书城政治中国历代政治演进(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66400000044

第44章 甘露之变

被宦官所掌握的皇帝中,并非所有的皇帝都任由宦官胡作非为。他们中还是有人想铲除宦官势力,重振当年祖上的荣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文宗所发动的甘露之变。甘露之变是唐文宗大和九年(835)谋诛宦官而失败的一次政变,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朝班几乎为之一空,宦官因此更加专横。

唐代后期,宦官擅权专政达到了极点。文宗即位后,即企图惩治宦官,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公元834年秋季,文宗提升李训为宰相;又任命郑注为凤翔节度使,作为京师外援,逐步开始打击宦官。

835年的一天,唐文宗上朝的时候,韩约上殿启奏,说禁卫军大厅后院的一棵石榴树上,昨天夜里降了甘露。原来,封建王朝是最讲迷信的,天降甘露被认为是好兆头。李训当即带领文武百官向文宗庆贺,还请唐文宗亲自到后院观赏甘露。

唐文宗命令宰相李训先去察看。李训装模作样到院子里去,兜了一转回来说:“我去看了一下,恐怕不是真的甘露,请陛下派人复查。” 唐文宗又命令仇士良带领宦官去观看。仇士良叫韩约陪着一起去。韩约走到门边,神情紧张,脸色也发白了。仇士良发现这个情况,觉得奇怪,问韩约说:“韩将军,您怎么啦?”正说着,一阵风吹来,吹动了门边挂的布幕。仇士良发现布幕里埋伏了不少手拿明晃晃武器的兵士。仇士良大吃一惊,连忙退出,奔回唐文宗那里。李训看到仇士良逃走,立刻命令埋伏的卫士赶上去。哪知道仇士良和宦官们已经把文宗抢在手里,把他拉进软轿,抬起就走。李训赶上去,拉住文宗的轿子不放,一个宦官抢前一步,朝李训劈胸一拳,把他打倒在地。仇士良趁机扶着文宗的软轿,进内宫去了。

李训预谋失败,只好从小吏身上讨了一件便衣,化装逃走。仇士良立即派兵出宫,大规模逮捕一些参加预谋的官员,把他们全都杀害。李训东奔西逃,走投无路,在路上被杀。郑注正从凤翔带兵进京,得到消息,想退回凤翔,也被监军的宦官杀死。

唐文宗和李训、郑注策划的杀宦官的计谋彻底失败,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经过这次宦官的大屠杀,朝班几乎为之一空。历史上把这个事件称为“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后,宦官一直牢固地掌握军政大权,君主的废立、生杀也是掌握在宦官手中。“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此后很长一段时期,中书、门下省官员入朝都与家人辞别,因为说不定何时就会被杀。唐文宗更受到家奴歧视,一次问当值学士周墀:“朕可方前代何主?”周墀答:“陛下尧、舜之主也。”李昂叹道,“朕岂敢比尧、舜,何如周赧,汉献耳!”周墀:“彼亡国之主,岂可比圣德?”唐文宗说:“赧、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因泣下沾襟,周墀伏地流涕,自是不复视朝。直到朱温在903年大杀宦官后,唐朝的宦官势力才消失,然而唐朝不久亦为朱温所篡而灭亡。

延伸阅读

甘露的由来

甘露在我国古代人们的心目中,是件了不得的“神物”,被人认为是“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天下升平则甘露降”,就像龙、凤、龟、麟一样,一向作为吉祥的瑞征。有些帝王听说城中喜降甘露,连当时的年号也以甘露命名。汉宣帝刘询,吴国的归命侯孙皓,南北朝时前秦的符坚等,都曾以甘露作过年号。传说甘露还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圣药”,“其凝如脂,其甘如饴”,吃了能使“长寿者八百岁”,所以称为“天酒”、“神浆”。于是,它便成为那些妄想长生不老的封建帝王、贵族豪强们所梦寐以求的珍宝。但所谓甘露,根本就不是什么天降的“神灵之精”,说起来实在可笑,它不过是一种蚜虫的排泄物。蚜虫是一种附生在草木枝上叶上的小虫,又名蝣蚁、地蚤、木虱、油虫,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有200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