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国妈妈”启示录
10861200000086

第86章 大学生在校应打下的七个学术基础

高中生报考大学,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本人,对大学的排名会有很大兴趣,很多人依据这些排名来圈定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学。而细心一点的学生则会考察大学专业的排名,认为选择专业比选择大学更重要。不论学生和家长如何选择大学,很少人会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应学到什么,应当打下什么样的学术基础。

就大学生的学术基础而言,人们会说,学医的一定要在生物、化学和医学上基础扎实,这样才可能有竞争力;读管理的学生人文科学知识一定要丰富。但对于学子而言,除了这些专业上的基础外,什么样的知识是他们需要在大学里必须打好基础,在未来发展上才会有更加广阔前途的必修课呢?

美国的教育和中国教育有一个很大的差异,那就是美国的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性基础知识,而中国教育则更偏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在高中阶段,美国的学校不分文理科,在必修课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修文科类或理科类的课程。如果要想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必须完成英文、数学、理化等科目所要求的课程。在大学阶段,很多大学要求大学生的基础课必须是文理课程兼修,如商学院的学生要完成数学、生物、化学或物理、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理科的学生也要选修人文科学的课程。

在中国,高中就开始文理分科,到了大学更是知识面越学越窄,因为文理科大分家,学生们只能是在自己所谓的专业领域钻牛角尖。文理兼通的学生犹如凤毛麟角,而这种知识过于偏向某一领域的教育从长期看最终也会束缚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虽然美国大学生在文理学科上都有一定的基础,但美国的教育专家仍认为现在美国大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全面。由美国100所大学组成的校董校友会是一个致力于学术自由、质量以及责任的非赢利组织,该组织认为,美国所有的大学生在学校应当在七个关键领域打下基础,这七个关键领域是数学、科学、作文、美国历史或政治、经济学、外语以及文学。

该组织的专家认为,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其知识面应当很广,应当知道比自己的专业更多的东西。在21世纪的社会和全球化的世界里,要想取得成功,这些领域的知识必不可少。然而,美国有数量惊人的学生可能只得到“薄弱教育”就毕业了。

根据一项调查,美国大学毕业生中只有31%的人能够读得懂比较深奥的书籍,而对美国雇主的一项调查更显示,在雇主眼中,只有24%的大学毕业生对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准备充分。在美国大四学生中,很多人在人文和历史知识上可谓不及格。美国的高等教育专家认为,即使是大学生,不论其是学文科、商科、理工科还是学法科、医科,都应当有着广泛和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美国大学校董校友会的专家说:“这些关键性知识领域的课程对学生的职业和生活获得成功是必需的,我们认为,大学教育至关重要的是,学生能够熟练地阅读和写作;懂得足够的数学、科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以便在21世纪的社会中生存;能用外语进行沟通,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相互联系的世界上;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政府机构,以便能够成为熟悉情况的公民。”

美国大学校董校友会的人员说,他们的调查结果令人感到意外,那么多大学生毕业,但得到的只是支离破碎的教育。他们没有被引导去学习他们需要知道的那些关键领域的知识,例如,在被调查的学校当中,有42所大学只要求学生学习两门或一门关键性知识,有5所大学要求学生学习6门关键性知识。

以前,很多常青藤名校和其他好大学都有核心课程,学生入学第一年或前两年的部分时间用于学习一些关键性基础知识、外语以及其他知识。后来,很多大学转而采用了不同的体系,学生可以选修范围广泛的课程,以满足先前的核心课程要求。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课程太偏了,对严肃的材料进行浮泛的处理,而学生选修这样的课程就可以达到要求,这也导致了大多数学生根本无法掌握一些关键性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