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58800000033

第33章 欢乐喜庆的元宵节食俗

元宵节作为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其食、饮大都以“团圆”为旨,象征全家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时祝愿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相传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及至汉武帝创建了“太初历”,进一步肯定了元宵节的重要性。元宵节的食品最初是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这些食品主要是用与祭祀,真正意义上的节日食品则是元宵。

关于元宵的来历还有一段民间传说。在春秋末期,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这便是流传后世的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

元宵是正月十五的标志性食品,由糯米粉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元宵的历史很为久远,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这应该是元宵的前身。到了明朝,人们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做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闻名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元宵节吃油锤

唐宋时,元宵节的食品有油锤。宋代《岁时杂记》中说:“上元节食焦锤最盛且久。”说明油锤为宋代的汴梁(今河南开封)元宵节的节日食品。油锤的做法和形态在《太平广记》有详细的记载:油热后从银盒中取出锤子馅,用物在和好的软面中团之,将团得锤子放到锅中煮熟,用银笊捞出放到新打的井水中浸透,再将油锤子投入油锅之中,炸至沸取出。油锤吃起来“其味脆美,不可言状”。实际上,当时的油锤就类似于现在的炸元宵。

元宵节吃面灯

元宵节的另一种传统食品是面灯,也叫面盏,是用面粉做的灯盏,在正月十六落灯之日煮或蒸而食之,多流行于北方地区。面灯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做灯盏十二只(闰年十三只),盏内放食油点燃,或将面灯放锅中蒸,视灯盏灭后盏内余油的多寡或蒸熟后盏中留水的多少,以卜来年12个月份的水、旱情况。清乾隆年间陕西《雒南县志》载:“正月十五,以荞麦面蒸盏燃灯,按十二月,以卜雨降。”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

由此可见,中国的元宵食俗多种多样,在不同地区饮食凤俗也不尽相同。清代李行南《申江竹枝词》记载了上海过元宵节的情景:“元宵锣鼓镇喧腾,荠菜香中粉饵蒸。祭得灶神同踏月,爆花正接竹枝红。”可见,在上海、江苏的一些农村,元宵节还吃“荠菜圆”的习俗。陕西人元宵节有吃“元宵菜”的习俗,即在面汤里放各种蔬菜和水果;而在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元宵节还有吃枣糕的食俗等等。

袁世凯和汤圆的故事

传说元宵改称“汤圆”与袁世凯有关。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这年正月十五,正是卖元宵的时节,大街小巷的经营者不仅悬挂“元宵”的招子,还沿街高声叫卖元宵。因元宵与“袁消”同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所以元宵成为袁世凯的莫大忌讳,于是他密警事厅勒令卖元宵者,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为此,老报人景定成在《洪宪杂咏》中有诗曰:“偏多忌讳触新朝,良夜金吾出禁条。放火点灯都不管,街头莫唱卖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