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性格:布衣读《资治通鉴》
10857200000071

第71章 一君之身

“东西”一辞用以指物,盖源自《周易》,易曰:“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在易象中,离卦代表日,坎卦代表为月,先天卦位“离”在东方,“坎”在西方,故言。日月经天,圆缺阴晴一目了然,後之君人法此,谨修身以敦风教。

我认为,《通鉴》中的“司马光曰”可以媲美“太史公曰”,论事鞭辟入里,很耐读。他说:“天下信未尝无士也。武帝好四夷之功,而勇锐轻死之士充满朝廷,辟土广地,无不如意,及後息民重农,而赵过①之俦,教民耕耘,民亦被其利。此一君之身,趣好殊别,而士辄又应之。诚使武帝兼三王之量,以兴商周之治,其无三代之臣乎。”

司马光的这个话很有道理,设使武帝好仁治,自然会有伊尹、周公之辈应景辅佐。武帝好长生不老,方士不就大大地吃香,遂而有巫蛊案发。就像文化大革命的互相揭发,互扣“反革命”高帽,彼时民人也“转相诬以巫蛊”,官吏则互相弹劾“大逆无道”,弄得人人自危,朝不保夕。不像後来人,以祖辈父辈在文革期间的经历为自矜的本钱——说明其祖其父曾阔过。历经劫余的人们,在片言只语的回首中,无不流露不堪往事的感慨。有一本叫《人有病天知否》的书,淡淡说当年,读来心惊。

唐德宗信用卢杞遭遇泾兵之变,銮舆播越途中,倍受贫困乏钱之苦。匡复长安之後,大肆聚敛财物,遂致宫市之弊。所谓宫市,就是宫中所有吃穿用度,皆令“宫市使”上街去买,“宫市使”手下置宦者“白望”数十百人,看到中意的,但称是宫中所需,也不知真假,强买强卖,多是中饱私囊,无人敢问,“人不堪其弊”。记得《卖碳翁》么,砍柴烧碳南山中,最终一车碳被白拉了去,指的就是此时的现状。“白望”是指他们于市中左望右望,白取民物,故称“白望”,现今的“白吃”一词概源于此。

更有“宫市五坊小儿”之类,其主要职责是张捕鸟雀,却经常以暴力取人财物。这些小儿太坏了,在别人家门口张网,不让人出入,张网在井上,不让人汲水,胆敢出入近前,“惊供奉鸟雀”,不但要被揍个半死,还要出钱出物讨饶方罢。上酒店吃酒,“醉饱而去”,敢要钱,也要打。或者拿一袋蛇来抵,却说:“这些蛇是捕鸟的诱饵,你要好生看待,别饿坏了它们。”店主人“愧谢求哀,乃携而去。”

周作人先生说:“我始终相信二十四史是一部好书,他很诚恳地告诉我们过去曾如此,现在是如此,将来要如此。历史告诉我们的在表面确只是过去,但现在与将来也就在这里面了。”之所以如此,只不过世道人心本是如此罢了,无论古今,也无论中外。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是进化的,人性是否也进化,我持否定的态度。

注:

①赵过:汉武帝时人,籍贯、生卒年不详。大约在汉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被任命为搜粟都尉。《汉书·食货志》记载了他在农业生产动力、技术和工具三个方面的创造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