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性格:布衣读《资治通鉴》
10857200000064

第64章 是非如麻

吾人读史,有时也拍案不起来,兴亡之际,是非并不如黑白的分明,有时“是”可能是“非”,“非”直当是“是”,是非乱如麻,却需要以尘垢百姓为代价,所谓权宜之计也。

五代十国之吴,润州团练使徐知谔,专干邪门之事,游燕废。一天突发奇想,在牙城西侧建了几间店面,自己当起老板,吆喝叫卖。徐知诰闻之怒,把徐知谔身边人的叫来,责以辅佐不力,知谔惧。心腹劝徐知诰,“借使知谔治有能名,训兵养民,于公何利?”知诰感悟,“待之加厚”,也就是说任其为非作歹去了,等机会再来收拾,很有《郑伯克侧段于鄢》的味道。

东魏行台郎中杜弼,以文武在位多贪污,要求丞相高欢严加惩治。高欢给杜弼分析说,今督将家属多在关西,宇文泰常相招诱,人情去留未定;江东复有一萧衍,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我若急正纲纪,不相假借,恐督将尽归宇文泰,士子悉奔萧衍。人物流散,何以为国!你放宽心,吾不忘之。

可是老杜一根筋,在高欢行将出兵与西魏交战时,又力请先除内贼。高欢问内贼为谁,“一根筋”说:“诸勋贵掠夺百姓者是也。”高欢不应,让军士张弓注矢,举刀,按槊,夹道罗列,命杜弼从中间走过去,结果杜弼战慄流汗。高欢于是说,你看,“矢虽注不射,刀虽举不击,槊虽按不刺”,你就亡魄失胆,而“诸勋人身犯锋镝,百死一生,虽或贪鄙,所取者大,岂可同之常人也!”杜弼顿首谢不及。史言,高欢权时施宜以凝固其众,舍小过以成大功。

唐僖宗乾符六年,黄巢北趣襄阳,刘巨容等败之。或劝巨容穷追,贼可尽也。刘巨容曰:“国家喜负人,有急则抚存将士,不爱官赏,事宁则弃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贼以为富贵之资。”众乃止。

刘巨容是否有如此大的本事,可以尽贼,不得而知。而刘巨容玩寇之志,历史上多有翻版,比如袁世凯袁大头,就是一例。只可惜不知是计的百姓,兴亡皆苦,唉哉。

注:徐知诰是徐温的养子,徐温是吴国实际的掌权者,徐知谔是徐温的亲儿子。徐知诰后来建立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