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性格:布衣读《资治通鉴》
10857200000058

第58章 限年取士论

魏世祖黄初三年(222),曹丕下诏说:“今之选计与孝廉,犹古代诸侯向天子荐士(贡士),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于前世也。因此,郡国选人,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有司负责纠察名不符实者。”

诏书表明,至少曹魏存在按年龄取士的风气,可比现在的干部年轻化。诏书中提到的吕尚、周晋是以奇老奇少入仕的典型。《易林》“观之未济”云:“积德不怠,遇主逢时。载喜渭阳,身受荣光。”是说姜太公以八十余龄为周文王师的典故。旧时取士,除了明令“永不叙用”的禁锢外,天下士人无论年龄,都有机会应征王室,实现出来做事的宿愿。这样做的结果是,普天之士,特别是明达的布衣,更加勤勉自励,养学养德养身,不敢懈怠光阴,荒忽德业。因此,不管是朝野,均显示出一种朝气,向上的朝气。当然志在高飞远引的除外。而高飞远引之流,亦以洁身自好相尚。

而限年取士,人为地把人才匡在朝廷之外,尤以时下的干部年轻化为烈。干部年轻化的好处固不必说,但其所带来的负面问题,也不可低估。坊间早已风闻,有官员变更户口薄上的年龄,以实现“年轻化”的做法,此其一也。其二,年轻化无望,而又过了提拔的年龄,多数人认为多干也是无益,於是敷衍本职,空拿国家俸禄而不干事,养成一潭死水的暮气。其情形之严重性,到了不得不精兵简政的地步。

南朝之齐永明年间,根据御史中丞沈渊的建议,实行七十退休的制度。当年退休的官员,又没有退休工资拿,多数生活无着,穷困潦倒,晚景凄惨。建武元年(494)年,齐明帝诏令,仍依旧的办法铨叙百官,不再实行七十退休的制度。齐明帝此举,体现国家对老臣的眷顾之心,而现在人退休,有退休工资,比古人强多了,却又有“59”岁现象,从而孽生了多少政坛“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