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性格:布衣读《资治通鉴》
10857200000033

第33章 意气相期

孙权与周瑜,投分结好,意气相期,终成一段佳话。

公元191年,孙坚阵亡,孙策当时才十七岁,去见袁术。袁术认为孙策一个小毛孩,成不了大事,于是同意让他统领孙坚的旧部,也才千把人。可就是这千把人的家当,成就了后来江东的基业。

与孙策同岁的周瑜,并不嫌弃孙策单弱,相反还带兵前去迎接他,连军粮都帮他出了。孙策说,“吾得卿,谐也。”意思是说,有你周瑜帮助,这事就算成了。胡三省这样评论说:“史言推分结好,正当於此观之,又当於此别分好二字。英雄相遇於草泽,一见之顷,靡然为之服役,此岂声音笑貌所能为哉。”

胡三省的笔意真是好,余亦极喜读这样的文字,很是快意,仿佛就是在下的结交得人。不过,胡三省略用了文学的笔法,“一见之顷,靡然为之服役”,则是说他们的少年相知,并非真是初次相见。

孙坚常年在外打仗,把家小留在寿春(安徽寿县)。十几岁的孙策在家就喜欢结交朋友,舒县(桐城)人周瑜闻之,前来拜访。两人一见如故,推心置腹起来。举个例子,周瑜劝孙策把家搬到舒县,孙策当即表示同意。于是,周瑜把大宅让给孙家住,还去内堂拜见了孙母。这事在现代人看来,不过是庸常的礼貌之举,可在当年,外人要能入内室,便与自家人无异。他们的创业就从这里开始。

《三国演义》把蒋干写低了,实是“蒋干以才辨独步江淮之间,”才气了得。蒋干出使东吴归来,对曹操说:“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闻也。”不独敌国人这样评价周瑜,东吴旧人也对周公瑾的胸襟,敬佩有加。

程普,东吴老将,孙坚时的旧人,人呼程公。程普开初不大喜欢周瑜,老是借故刁难,“颇以年长数陵侮周瑜”。周瑜不但不与之计较,还折节下之,始终对程普客客气气。时间久了,程普不好意思起来,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不管做大事做小事,人与人之间相交相知如此,真是快哉,少吃二餐都觉得神清气爽。此中一番妙意,确非言语所能及。

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周瑜依然辅佐孙家。210年冬,周瑜病死。死前给孙权写了一封信,并不以身家性命为念,却是遗憾心中志愿再也未能实现。他向孙权推荐了与自己有隙的鲁肃,认为鲁肃为人忠烈,临事不苟,可以接他的担子。唐太宗对尉迟敬德说:“丈夫意气相期,勿以小嫌介意。”即此之谓也。

周瑜后来病死巴陵,时年三十六岁。纵观周瑜一生,确也不负孙策相期。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写周公瑾,“羽扇纶巾”、“雄姿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