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性格:布衣读《资治通鉴》
10857200000029

第29章 张宾张子房

石勒如果也成就朱元璋的功业,那么张宾的名气当不在朱升之下。

《明史》载,朱升在明末农民起义中,弃官隐石门,数避兵逋窜,然未尝一日废学,学者称枫林先生。朱元璋下徽州,因为邓愈的推荐,召见朱升问以时务,朱升建议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太祖善之。

十六国时人张宾,先用了这个智慧。晋怀帝永嘉六年(公元312),他劝石勒说:“天下饥乱,明公虽拥大兵,游行羁旅,人无定志,非所以保万全,制四方也。不若择便地而据之,广聚粮储,西禀平阳以图幽、并,此霸王之业也。邯郸、襄国,形胜之地,请择一而都之。”石勒听从张宾之计,进据襄国(河北邢台)。

接着,张宾又献二计,一是乘秋收之季,派人将周边县份的粮食给抢收来,增加襄国的粮食储备;二是派人向汉主刘聪陈说“宜镇此之意”。石勒又从之,一面分命诸将攻冀州,郡县壁垒多降,运其谷以输襄国,一面派人赴汉(刘渊建立)首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向刘聪要官,刘聪耳不聪目不明地就加封石勒为“都督冀、幽、并、营四州诸军事、冀州牧、上党郡公。”于是,石勒以襄国为革命老巢,为后来一统北方、建立后赵,奠定了基础。

石勒以张宾为机要谋主,刁膺为股肱,夔安、孔苌、支雄、桃豹、逯明为爪牙,终于成就了一番大事。石勒不读书,张宾却好读书,阔达有大志,常自比张良张子房。当初张宾听说石勒在山东打天下,认定此人“可与共成大业”,于是提剑诣军门,跳着脚在军门外大呼请见。石勒一开始并不怎么看好他,张宾主动献计献策,“已而皆如所言”,石勒由是奇之,署为军功曹,动静皆咨之。公元322年,张宾去世,石勒哭之恸,曰:“天不欲成吾事邪?何夺吾右侯之早也!”

历史真的很有意思,打天下的多是无学术之辈,要的恐怕就是其人身上的胆气,而辅成天下的却多是饱学之士,要的恐怕是其人腹中的谋略吧。这正应了班固的一个观点。其在《汉书》中说,道家“盖出自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其末流才去闲云野鹤,而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这个观点现在看来,实在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