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40岁后要懂的120个养生常识
10852700000066

第66章 服用饴糖——胃痛时就去吃点它

医学界有句很有名的格言:作为医生不要害人性命,作为普通人不要自以为是害自己。人过40岁后,要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异常变化来辨别自身机体的健康情况,就不能自以为是,而是需要做系统、科学的学习。饮食起居是指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睡眠、言、行等。正常的饮食起居是各脏腑功能正常协调工作的结果。当脏腑功能异常时,势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活动。因此,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异常变化,就可以辨别机体的健康情况。

饴糖有着食用价值之余,亦有其食疗功效,它性温味甘,与水溶解后会化作葡萄糖,作为医学上的营养料,可用作养颜、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滋润内脏、开胃除烦、通便秘等,主治脾胃虚弱、气短乏力、纳食减少、虚寒腹痛、肺燥咳嗽、干咳少痰、咽痛。

饴糖,又名麦芽糖。麦芽糖在大自然中一般在发芽的米粒中存在,而在麦芽中存在最多,所以叫做麦芽糖。我们知道,淀粉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应转化为酶,在这个过程,就会生成麦芽糖。我们平常食用的麦芽糖,一般是由糯米和小麦加工制作而成的,它既香甜又可口,是一种很有营养的食品,而且易于消化,容易吸收,但是价格却非常的便宜,是一种非常大众化的食品。

麦芽糖的营养成分很多。麦芽糖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达到82%,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能量,麦芽糖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都达到0.2%。每一百克麦芽糖中含有的热量为331千卡路里,还含有尼克酸2.10毫克,核黄素0.17毫克,硫胺素0.10毫克。

医经《本草经疏》中有文曰:饴糖,甘入脾,而米麦皆养脾胃之物,故主补虚乏,仲景建中汤用之是也。肺胃有火则发渴,火上炎,迫血妄行则吐血,甘能缓火之标,则火下降而渴自止,血自去也。《伤寒论》中还有个温中补虚的名方叫“小建中汤”,也是现在中医常用的方剂。它主要是由芍药、桂枝、灸甘草、生姜、大枣、饴糖组方的,而饴糖所占的比例最大,是主打的一味药。当然,饴糖的作用远不止于此,经实践,有如下验方与药膳:

(1)麦芽糖两匙,开水化服,治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有缓解胃痛之效。

(2)麦芽糖拌入红皮萝卜(切成片),放置一夜,溶解成糖水饮服。治咳嗽,咽喉痛。

(3)指头疔疼痛,用麦芽糖水频搽患处有效。

(4)白萝卜汁一杯,麦芽糖15克,炖化服食,治慢性支气管炎。

(5)杏仁、陈皮各15克,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麦芽糖20克服用,每日一剂。治慢性咳嗽,痰多,乏力。

(6)海螵蛸、白芨各50克,陈皮25克,共研细末,每次用3-5克,用麦芽糖水送服。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胃脘痛,泛酸、嗳气。

(7)炙黄芪20克,白芍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适量麦芽糖服用。治喜温喜按,饿则痛、食则缓之脾胃虚寒症。

(8)川百合、北沙参、太子参各20克,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麦芽糖30克服用。有补气,养阴,滋益身体作用。适用于气阴不足之气短、口渴,干咳,自汗,手足无力等症。

(9)香橼炖麦芽糖:新鲜香橼1-2个,麦芽糖、开水适量,同蒸数小时,蒸至香橼烂熟为止,早晚各服一次,每次服一汤匙。有止咳化痰,健胃润肺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痰多,喘咳,气急等症。

(10)新鲜白萝卜洗净捣烂取汁一碗,加入麦芽糖30-50克,隔水炖化后趁热饮服。有清热,化痰,止咳,润燥作用,适用于支气管炎,风热咳嗽,咽喉炎,肠燥便秘等症。

(11)麦芽糖豆浆:麦芽糖一汤匙,用滚沸的浓豆浆冲服。有补虚益阴作用。适用于体虚哮喘,干咳无痰日久不愈之患者。

(12)麦芽糖500克,红枣70枚左右,同煮汤,煮至红枣熟烂后食用。有滋阴润肺,健脾补虚作用。适用于肺虚咳嗽,面色苍白,血虚头晕等症。

麦芽糖的食用方法很简单。把甘蔗汁加热成胶质状态,再加上适量的米粉和麦芽继续熬,在熬的过程中不断搅拌,防止粘锅,一小时后,麦芽糖就做好了。拉扯成各种形状,就可以直接食用。另外,在街头,常可看到一种小吃,使用筷子把麦芽糖卷起来,夹到两块梳打饼里食用,这就是麦芽糖夹饼。

关于麦芽糖,还有个传说故事:

在山东省沂蒙地区,在农历的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举行一种民间活动“辞灶”,家家户户用麦芽糖祭“灶王”。据说“灶王”吃了麦芽糖,嘴被粘住了,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现在的年轻人知道这个传说的已经不多了,但是过小年吃麦芽糖的习俗却依然存在。

近年风靡食品行业的益生元、益生菌,实际上就是麦芽糖的一种——低聚异麦芽糖,许多食品中含有此营养物质,如雅客V9维生素糖果、蒙牛益生菌牛奶、叶原坊麦芽加应子、优之元儿童益生菌营养片等等,并都借此概念在市场上获得不小成功。

综上所述,有胃脘冷疼,咳嗽,呕吐酸水的朋友不防常买点当零食,说不定就治好了你的胃病。但中气弱、消化力不足、体内有湿热、体胖多病的朋友则要慎用,因麦芽糖会助湿生热、令人易于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