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参加劳动,了解劳动的艰辛、财富来之不易。可让他们参观农民和工人的劳动,适当参加一些简单劳动,体会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卡尔·威特也倡导要让孩子知道获得一点报酬是多么的艰难,并尽量教他们珍惜劳动果实。卡尔教育小卡尔花钱要买一些可以永久发挥作用的东西,不去买那些没有意义的东西。但有时卡尔提醒小卡尔,在节假日给朋友和穷人家的孩子买点礼品,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每当附近的人们遇到什么天灾人祸等不尽人意的事,卡尔都会带着小卡尔前去看望那里的人们。小卡尔也总会拿出自己平时积攒的钱来慰问受灾者。这时,卡尔总会加上几句表扬的赞语:“小卡尔,你做得很好,尽管你的礼物不多,但却可以给人以温暖。”
“每个星期,小孩都会数数自己手里攒了多少钱。”芝加哥犹太儿童早期教育中心主任南希·曼尼维斯说,这些钱可以被捐出来做慈善活动,或者为贫困的儿童买点东西。而后,家长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我们要怎么帮助这些贫困的人?”或者问问他,如果有5个一毛钱的硬币,他愿意拿出多少个捐给慈善机构或放到存钱罐里去。
从小卡尔小时候起,卡尔经常用《圣经》里的故事来教育他,他对于《圣经》里的人物和故事都很熟悉。所以每当卡尔小卡尔:“《圣经》里的某某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时,他就能立刻反应过来,或者努力做好事,或者停止做坏事。
在卡尔看来,能否同情和关心别人,关系到一个孩子将来能否被社会所接受,所以这点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想要孩子长大后具备同情心、爱心,就必须从小就不失时机地开始对他们加以培养。
卡尔夫妇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性情教育。为了防止孩子变成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小卡尔的母亲在小卡尔只有两岁多的时候,就开始教他心疼妈妈。她教他在妈妈生气时为妈妈消气;妈妈生病时给予妈妈体贴,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些教育很有效果,卡尔夫妇成功地培养起了孩子的同情心,使他对别人的情感和思想非常敏感,从而为他人减轻痛苦,替他人分忧。他周围的人都喜欢与他交往,因为他们能明显地感受到小卡尔的纯真情感。
一次,小卡尔的钱少了许多,卡尔发现后感到非常奇怪,因为孩子一贯不乱花钱,而且一旦需要开支,无论是买书还是买学习用具,都会告诉父母,并且征求他们的意见。
为此,卡尔就问他怎么忽然“消失”了好些钱,他则告诉了父亲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原来,孩子认识了一个小朋友,名叫豪斯,他是一个农民孩子。豪斯喜欢学习,可是家境贫寒,没有得到受教育的机会。或许是天生的缘故吧,豪斯却对书充满浓厚的兴趣。孩子告诉卡尔,他们的交往源于书本。一天,小卡尔捧着心爱的书坐在田野的一块石头上看。正当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他发现有人躲在自己的背后,这个人就是豪斯。
豪斯坦白地告诉小卡尔,他也很想看书,可是家里根本没有这些对他来说很奢侈的东西。他很想知道书里讲的故事。小卡尔的玩伴不是很多,所以那天他就像遇到了知己,给豪斯讲了许多书中的知识。
豪斯也给他讲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他的父亲是个非常勤劳的人,整日辛勤地劳作,为了家庭付出了一切。他的母亲很善良,虽然没有受过教育,但她希望豪斯能成为有作为的人,她教育豪斯要勤劳、向善。她常因为缺少良好的条件,不能让孩子去读书学习而黯然泪下。
豪斯告诉小卡尔说他非常羡慕小卡尔所拥有的条件,因为他有书和学习用具。如果他也有这样的条件,自己也一定会为成为一个有知识有作为的人而努力。
小卡尔为之深受感动,他立刻跑回家拿了一些纸和笔,并在自己的积蓄中拿出了20戈比给豪斯。
他对豪斯说:“这是我给你的帮助,尽管微不足道,但也是我对你的一点心意。但愿你能从现在开始好好地学习,上帝是不会辜负你的愿望的。”
后来,豪斯的父亲带着他亲自到卡尔家来道谢。他说:“卡尔先生,您的孩子像天使一样,他把爱给予了我的孩子。真令人羡慕啊。愿上帝为他赐福。”
卡尔给小卡尔钱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懂得学习的好处,同时培养他的善行。让他从小就知道自己可以去帮助他人。
为了鼓励孩子学习,卡尔的做法有时候非常天真。当他看完或译完一本书时,父母都会兴奋地起喊着作者的名字,如:“荷马万岁”、“维吉尔万岁”等。他母亲听到后,也会参加进来为他们祝贺。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对于孩子富有同情心的行为和表现,家长应及时予以肯定,使孩子的同情心日益稳固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