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必懂的卡尔威特教育法
10849400000037

第37章 适度限制孩子与玩伴的接触

孟子(即孟轲)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的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儿子读书上进,能够早日成才。

有一次,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儿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轲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儿,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说着,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孩子的模仿能力可以说是最强的,他和什么样的玩伴在一起,对他的将来会有很大的影响。卡尔·威特提倡的让孩子少接触其他孩子,在于他认为,这样最有益的是使孩子能心平气和地处理一些事情。由于孩子在家里没机会争吵,所以他就不容易被激怒。

就拿小卡尔来说,不管别的孩子怎么坏,都不能激怒他。因此很多人都很喜欢他,小卡尔长到14岁了,也从未跟任何人吵过架。

当然,在小卡尔的成长过程中,卡尔也并不是绝对禁止他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儿,而是提倡在家长的监督下进行有限的接触。因为是有限制的接触,所以他们就不会串通一气去干坏事。

卡尔对孩子的限制,结果证明效果非常好。孩子没有沾染上各种恶习,不同别的孩子争吵和打架。即便有的孩子恶意挑衅,他也想法避开。因此,凡是和小卡尔的孩子接触的人,他们都会很快地喜欢上他。

在卡尔带小卡尔去过的众多地方,临别时,那里的孩子都会对小卡尔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