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与太阳一起行走
10830000000018

第18章 荷风莲影尽芳菲

去了“中国荷藕之乡”的宝应荷园,才真正领略到“接天莲叶无穷碧,菡萏轻摇鬓含香”的真正意韵。那浩瀚湖荡中竞相开放的荷花,红的娇艳妩媚,白的纯洁如玉,绿叶映衬下,或娇憨、或妖娆、或淡雅、或孤傲,行色各异,舞尽风情。难怪杨万里称其为“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撑把伞,迈着细碎的步子,与江苏微型小说研讨会的老师们一同步入享有“苏中沙家浜”美称的万亩荷园深处。碧水翠树,烟云流泻,亭阁舍宇,烟柳画桥,逐波廋舟,迆逦连绵,风车飞旋,一景一物,都是水墨大师笔下的泼墨豪情,皆让荷乡泽国蒙上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未喑神秘。

荷园不过万庙,然而,历史已过千年。相传很久以前,宝应五湖四荡除了东一簇、西一垄的芦苇、蒲草,就只有白水一片。一日,玉帝和王母信步瑶池,拨开云层俯看人间,只见安宜东荡一泓碧波,方圆百里,湖荡风光,水天一色,唯缺少花卉点缀,玉帝遂命荷花仙子捧出瑶池莲子,撒向湖荡。从此,湖荡莲叶田田,粉白嫣红,恰似瑶池仙境。

也许是来的人多了,扰了荷的清静了吧,它们比平日少了一份热烈和激情,多了一番温婉和韵致,翠绿而硕大的荷叶上,经不住炽烈的阳光直射,晶莹剔透的水珠,实在挽留不住了,便让一颗滚圆的心倏然滑落水中,那动作仿佛与情意绵绵的情人,去作一次心灵的远行,而不得不依依惜别,荷叶与水珠的那份娇羞与柔情,轻易就把心事染却得微暖。

空气里游浮着一层荡涤一新的水气,鲜洁、清爽。碧水清澈见底,鱼、虾、蟹、龟、鳖在荷间随意挥洒,率性而为。伸手水中挥撩一把,如绸纱沾身,舒缓柔情,又如青丝浮动,婉约飘逸,有种缠绵悱恻的暧昧之缘,包围于一片清凉的飒爽境地。

“美人红”、“大紫红”、“雁来争”、“野莲”、“鄂莲”、“洪湖莲”、“太湖莲”、“太空莲”一个个都有着鲜活的名儿,仿佛向世人敞开着的一幅幅古典而又现代的山水写意长卷,淋漓尽致地铺陈于沧澜大地之上,收缩于恒远心灵的意醉之间。

流波荡舟,荷红藕胖。这样的场景让人有了大声放歌的欲望,这时,宝应文联的一位女同志轻启朱唇,舒展歌喉,湖面上立时飘荡出一串串音符,一首水乡情歌带着泥息气,土滋味,滴滴的脆。接在后面的劳动号子,绝对的水乡原生态,让久违的情愫袭上心来,令同样生在水乡的我差点落下泪来。

水中肥叶如扇,左摇右摆,憨态可掬,数点嫩红隐在其中,如无数双纤纤素手,美玉天成,擎出水面,蜻蜓点缀其上,濯弄起一湖碧波涟漪,成了盛极一时的大舞台,花摇叶颤,碧叶婆婆,正如从大唐盛世的一首《霓裳羽衣曲》的古典悠远中走出一群衣容绚丽的少女,翩翩起舞,裙袂飘飘,自然如泉水流淌,空灵如鸿羽飘旋,此刻,穿过湖面的风,掠过湖面的鸟儿,在视野里舞出好个歌舞升平的盛况。

有了歌声相伴,并又有了另一番心境。龙趣岛、水上乐园、湖心茶坊、一品亭、忘忧长廊、荷韵曲桥、七彩风车尽收眼底,采片莲叶当帽作伞,田田的荷叶,袅娜的花朵,硕大的莲蓬,缕缕的清香,凝碧的波痕,脉脉的流水,仙境般的景致,感觉岁月静好。

从宝应文联同志口中还了解到这片荷园是江苏省莲藕新品种引进和良种培育基地。风靡国内外数十年的电影《柳堡的故事》曾在这里拍摄,一曲“九九艳阳天”传唱了几代人。

一路荷花,一脉心香,恬静淡雅如蝶翼翕动,似熹风猝涌,扑跌入怀,无限清逸、爽朗,就像啜了一口地道的芬芳清茶,心胸肺腑里鲜活地走了一遭,滋润了一道,心神就醉在那一心一意的自在里,整个的我就成了一首侠骨柔肠的抒情诗,诗情和画意一起疯长。此时,每颗观荷的心就是含苞素荷一朵,不定何时会“噗哧”一声,花开蕊吐,绽放成一片美景。一片叶子就是一个奇思妙想,一朵荷花就是一个警言譬喻。无论是小舟泛荷,还是顺着湖岸慢慢地走,遍地的锦言绣句波光涌动,只恨脚下太慢,读不尽这风情万种。

湿衣看不见,落地听无声,不该是深藏古籍里宁静的诗情,而属于天下芸芸众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灵感。生命的际遇让我有幸与这片荷塘僻面相逢,有了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很想偷偷采一个成熟的莲蓬装进口袋里,希望来年在我心灵深处某处水域也能长出一片新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