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与太阳一起行走
10830000000015

第15章 千垛菜花?千岛风光

是一个晴朗的下午,与朋友相约,踏足兴化缸顾的千垛田,大大小小,无数个垛子,或长,或圆,或方,或密集,或疏离,像颗颗灿黄的珠子零星地撒落在水面上。一幅“河有万弯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自然风貌,不得不令人怦然心动。

河如阡陌,千岛花黄,来到这里,才知道,原来这里就是梦中无数次到过的地方。

初来乍到者定不会想到,这里曾是泥土特缺的泽国水乡,也不会想到,这烂如云霞的垛田,竟是兴化的先民们一方土一方土从水里捞出,似燕子衔泥,种上油菜,堆成风景,如此,才有了这千般的心动。

蜂拥而来的游客,成了千垛菜花间最跳跃的音符,打破了这里的沉寂,使小镇变得生动起来。原来,又是一年菜花黄,今年,是兴化第二届千垛菜花节了。

或许是从没见过这飘浮在泽国水乡菜花开放的姿势,或许是这蓬勃的气势太过于热烈,太过于恢宏,太过张扬。和别处的菜花不一样,千垛菜花却是有点让人恍惚,恍惚间,千垛菜花又有什么不一样的东西与我们僻面相逢呢?

垛为泽国,大大小小的,四面环水,如此,垛与垛间往来,皆需舟楫,老农悠悠地驾着小船,橹声浆声飘荡在水中,舒心的笑意写上了他们的脸庞。扎红头巾的船娘摇着晃悠悠的小船,蝴蝶般地在花间穿行,有风身边轻轻划过,有云天上悠悠飘过,轻描淡写中,岁月并从身边淡淡流过。

用木头架起的一座座长桥穿行在阡陌之上,将无数星星点点的垛田连接起来,桥桥相连,于是垛田与垛田就有了一气呵成的流畅气度。

有花轿唢呐吹吹打打花间穿过,于是,一些欢声,一些笑语并淹没在小桥流水间。还有情人相掺相扶缓缓踏上了小桥,这时,锁雾烟迷的小桥,则成了淡墨描绘的一抹轻颦。

花间的脚步因为翘首眺望,因为驻足留连,或是散漫的,或是轻快的,不过,这里的许多脚步最终都留给了小木桥。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走过桥,走过时间,走过此刻,走进花间,同时,也走进了郑板桥的故乡,更是走进了兴化的历史和未来。

菜花是一样的菜花,一样的朴素无华,一样的晶莹剔透,一样的金黄灿然,环顾四周,挤挤挨挨,相亲相爱,蓬蓬勃勃。在里下河水乡,菜花漫乡遍野,比比皆是,而像兴化的千垛菜花只有一个,景致和别处却是大不相同,一个个独立的垛田像一只只金盏盛满玉液琼浆,黄得耀眼和动人,这样的炫目是实实在在的唯一,只有静下心来细细观察,才会体会与别处的真正不同。因为有了水中的美丽船娘,花间的朴实老农,桥上娇羞的情人,所以,这里的菜花少了几份洗炼和超拨,多了一种散淡与写意,少了一份浪漫和华贵,多了一份平白和朴实,少了几份妖娆和辉煌,多了一点人间烟火味。

登高远眺,轻波流韵,独特的创意,视觉的冲击,让初来乍到者心花怒放。如果说千垛田的每枝菜花是一口井,那么这千垛田里的数枝菜花就是一条河流了。那么,这里的老百姓就是这条河流里的故事,是创造一个个活生生故事的根源和因果。因此,这菜花就多了点别样的特色,也许就叫着所谓的兴化特色吧。因此,我见到的这些也就是兴化劳动人民勤劳的见证,智慧的结晶,也是打动我们的最初和永恒。

梧桐蔚生,有凤来仪。正因有了这样的别致和生动,得到了来自上海、南京等大都市人的认可,他们按下快门在花间留下永恒的美好回忆,把这种最原始的美丽和形态带回家中,永久珍藏。

作为兴化的千垛菜花,那些扎大红头巾的船娘与江南女子的青花头巾有着某种形式上的区别,但又有着某种内在的精神联系和质的相似,这些女子都代表了最勤劳朴实最丰富的生活缩影,她们都与日常生活已达成了默契,从而在日积月累中沉淀为坚定的理念和方程式,他们春天生活在万花丛中,秋天收获果实无数,春蒸秋偿,教导子孙,直将千垛菜花深沉为焕发着熠熠光华的乡土文化。

高耸入云的塔,划破水面的影,一如兴化的历史,恰似一个漫长而短促的叩问。不徐不疾,是行人从容的步伐,游人和光影里的千垛菜花仿佛成为一对深爱的夫妻,琴瑟相和,地久天长,时光亦如高高吊起的一桶水,冲洗着来自都市里的人们一颗浮燥的心。

绵延的河水弯弯曲曲,曲曲弯弯,悠悠地,深邃无边,仿佛告诉我们,生活本平淡无奇,但不泛美丽的元素存在,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创造,一定会从身边挖掘美丽,挖掘财富,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