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伤科按摩学(中华传统医学丛书)
10824800000002

第2章 按摩的特点

按摩之道,古已有之,世代相传,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自成体系,独具一格。对某些病证,具有其他疗法所不及之疗效,为骨伤科、康复医学和老年医学领域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之一。已引起了国内外医务界的重视及各界人士的欢迎。其特点如下:

一、按摩,具有显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治疗手法

是术者以手、肘(尺骨鹰嘴)、足或借助于某些器械,针对不同疾病,辨证选用手法,直接作用于患者体表经络、穴位或相应部位以及运动肢体。借以调整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矛盾相互转化,改善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物理性刺激疗法。

二、按摩,经济、简便既不需要吃药、打针,又不需要复杂设备和特殊固定场所,只需操作技巧熟练,不论在家中、田野、矿山、学校、机关、连队、体育场上,或旅游途中,皆可施术。

三、按摩,易学、易行只要按书中所介绍的基本手法,刻苦练习,反复实践,就能熟练地运用于临床,而且可以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四、按摩,安全可靠临床时,只要诊断明确,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并能辨证选用手法和穴位,耐心细致地按操作规程施术,一般是不会发生不良反应和医疗事故的。

五、按摩,无创伤、无痛苦、无药物及其他疗法的副作用,或毒性反应每当治疗结束后,患者多感全身轻松舒适,症状也随之缓解,故男女老少皆可应用。

六、按摩,应用广泛既能治病于初起,防患于未然;又能增强体质、解除疲劳和延年益寿。

七、按摩,疗效显著目前,尚有不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疑难病,缺少特效药物治疗。如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突出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胃下垂、高血压、 慢性前列腺炎、小儿麻痹后遗症、脑外伤综合征和关节软组织急、慢性扭挫伤等,均为一般药物所不能奏效的,经一段时间的按摩治疗后,多可获得显著疗效。此外,对一些慢性病,或服药少效的疾病,只要没有演变到难以恢复的程度,或久病体弱者,经按摩后,也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使身体恢复健康。

八、按摩,治病有后效有些患者,经一段时间的按摩治疗,病情有了好转,但还有部分残存症状时,就停止了治疗;或某些患者,在治疗期间疗效并不明显。当停止治疗,休息一段时间后(1~3个月),即使没有再经其他方法治疗,由于原来按摩的效果,仍在体内发挥作用,加之,体内的自身调解机能,其病情多可逐渐好转,有的还能完全恢复健康。

九、按摩,既有独立治病之效,又有综合疗疾之功如与中西药物、针灸、局封、理疗和泉疗等配合应用,可收到相得益彰之功效。

十、按摩,不仅适用于城乡千家万户,也适用于各级医院、疗养院、宾馆,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厂矿和农村卫生所,设置按摩专科,则对于劳动力的保护和国家经济建设更加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