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的智慧
10823400000014

第14章 言之不怍,为之也难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论语·宪问》

“译文”

孔子说:“说大话而不惭愧,好像十分容易,可是具体做起来却很困难。”

“故事”

敏于事而慎于言

有一次,夫子给弟子们讲解“言行”一词及“言与行的关系”。

孔子说:“言行谓之言语与行动。关于‘言与行的关系’,我已讲过多次了,最基本的在于‘敏于事而慎于言’,多做少说,做好说少,先做后说,说到做到,不说大话、空话、过头话。对此,你们还有什么认识?”

子路说:“在言与行的关系上,确实有些人言行不一。例如,在我的家乡卞地有如此兄弟俩。老大叫卞敬,家里很富,他为了骗仆人多出力,便对他们说:‘只要你们为我拼命干活,年终每人发给你们50两银子!’结果,仆人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他多方借故,每人只给了5两银子。老二叫卞武,是个吹牛不用口的人。一天,他向泉地的刘老汉求亲:老伯,在卞地,我的家庭院落最大,站在房门口,看不清楚院墙。如果你女儿嫁给我,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刘老汉暗自去卞地打探,得知卞武是个败家子,父母双亡,分家时分得的家产已被他花光了。眼下,只剩下三间空房,连个院儿也没有,站在房前怎能看清楚院墙呢?这次,卞武吹牛谋亲的图谋又落空了。

子贡说:“有些人好说大话,说了不兑现、不负责。对此,老师是怎样看待的?”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孔子解释道:“那种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惭愧)的人,做起来就困难了。”

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著名经济学家李嘉图九岁那年,有一天在放学的路上,看见一家百货商店的橱窗里摆放着一双鞋口有皮毛的鞋子,式样很新,从没见有人穿过。李嘉图心想,要是穿上这双鞋子同学们肯定会很羡慕,于是就想买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回到家里,他吵着要家里人把那双鞋买来。大人们都说:“你没有看清那双鞋的样子,买来也不一定适合你穿!”

李嘉图说:“我就要那双鞋子,别的鞋子都可以让给弟弟妹妹穿!”

父亲答应给他买那双鞋子,不过条件是买来一定要穿,直到穿小为止,李嘉图爽快地答应了。

可是当鞋子买回来李嘉图才发现,这是一双木鞋,是专门用来做样品的,穿起来不但不舒适,而且在马路上行走时,还会发出很大的“咔哒、咔哒”的响声,让别人都盯着他看。本来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结果反而在同学面前丢尽了脸,甚至全校都认识了穿木鞋的李嘉图。为了让声音小一点儿,他走路的时候不得不尽量放轻脚步。

一位要好的同学问他为什么不换一双舒服点的鞋子。他说:“我已经把我的几双鞋子都送给弟弟妹妹,没鞋可换了:再说我已经答应我爸爸必须把这双鞋子穿小,才能再换别的鞋子!”

那个同学又说:“我可以从家里为你带来一双鞋子,你在学校里偷偷地穿,放学回家再换上那双木鞋!”

李嘉图说:“谢谢你,可是我不能那样做,我已经和爸爸有约在先,我爸爸已经按照约定给我买了这双鞋子,我也必须遵守约定一直穿着这双鞋子,不然就是不守信用。我爸爸说,不讲信用的人是永远不会有成就的,一定要让守信成为习惯。”

就这样,李嘉图一直到脚长得穿不进去这双木鞋的时候,才开始换别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