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绝妙的发明
10820200000089

第89章 家用缝纫机

缝纫机的发明为现代成衣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结束了手工缝制衣服的历史。最早研究缝纫机的是英国人托马斯·山特。1790年他用木头做机体,缝纫零件采用金属,制成了手摇式缝纫机。不过这台机器只能缝制鞋和靴子,类似于今天鞋匠们的补鞋机器。由于当时没有用机械缝制衣服的先例,因此他的发明没有受到关注,以至于在角落里沉睡了83年,直到1878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上,人们又复制了一台供参观。

另一个独立发明缝纫机的是法国裁缝泰莱米·蒂蒙尼埃,他为了解除手工制作衣服的烦恼,于1830年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缝纫机,他发明的机器比托马斯·山特的机器先进,能够较大程度不依赖手工。这使他异常兴奋,因为从此以后他再也不用手工缝制衣服了,他的速度会大大提高。这台机器不但能够使他富有,而且他会比别人省力得多。不过,蒂蒙尼埃并没有高兴太久,他很快就为自己的发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蒂蒙尼埃发明出机器后,立刻在巴黎开设了一间生产军用制服的工厂。开始时,一切都朝他预期的方向发展。可是,他遭到了别的服装商人的攻击,那些依靠手工制作占有市场的商人们害怕蒂蒙尼埃拥有了机器后,他们会被这个行业淘汰,于是雇佣人袭击并捣毁了他的工厂。在遭到袭击的时候,蒂蒙尼埃仓皇逃离巴黎,离开巴黎后他继续改进缝纫机,虽然取得了专利,但是却没有赚到钱,一直到去世。

对蒂蒙尼埃的缝纫机进一步改进的是美国的发明家沃尔特·亨特和埃利亚斯·豪,二人综合了各种发明和专利技术,使缝纫机的结构更加完善。1851年,他们造出了规范定型的缝纫机,并建立缝纫机制造厂,开办缝纫示范中心,同时在世界各地设立缝纫机销售分公司,缝纫机就此从美国走向了世界。1860年,日本人去美国考察,从美国把缝纫机带回了亚洲。19世纪末,缝纫机由西方传入我国,1905年,上海已经开设了缝纫机维修商店,制作一些简单的零部件。到了20世纪下半叶,上海、天津、广州、苏州、青岛等地都相继开设了缝纫机商行,以服务为主,提供维修和配件,之后陆续出现了一些制造工厂。

大型缝纫机在全世界被使用的时候,伊萨克·梅里特·辛格发明了第一台家用小型缝纫机。到1930年的时候,小型的手动和电动缝纫机已经风靡全世界了。辛格的缝纫机不但小巧好用,而且造价低廉,他对这种产品的最大贡献就是采用了成批生产的方法,从而让更多产品进入了普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