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绝妙的发明
10820200000058

第58章 机 枪

自从人类发明出实用的枪以后,就一直希望有一种能够连续发射子弹而不间歇的枪。但当时的枪大都是手动上弹,打一次就要上一次弹。即使是自动枪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然而,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武器是否先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因此,欧美各国都纷纷研制起能够连续发射的枪,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研制出称心如意的机枪。

19世纪80年代以前,许多国家都研制过连发枪械。英国人J·帕克尔发明的单管手摇机枪于1718年在英国取得专利,由于枪身太重,且装弹困难,未能引起普遍重视。美国人加特林发明的手摇机枪,于1862年取得专利,首次使用于1861年~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为北方部队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因而很快就受到各国的重视。

世界上第一支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机枪,是英籍美国人马克沁发明的,1883年他试验成功了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1884年应用这种原理的机枪取得了专利。这是枪械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这种机枪的理论射速为600发/分,枪身质量却仅有27.2千克。后人称这种机枪为马克沁重机枪。马克沁重机枪在英国对南非的殖民战争(1893年~1894年)中被首次使用。此后其他国家也相继研制成了各种重机枪。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会战中,1916年7月1日,英军向德军固守的阵地发起总攻,德军在其防线上安置了几百挺马克沁重机枪,向排列整齐的密集队形的英军进行了猛烈持续的射击,使英军士兵成为德军的活靶子,一天之中竟伤亡6万人。这个战例足以说明重机枪的密集火力对目标的杀伤作用。

为了使机枪能紧密伴随步兵作战,1902年,丹麦人麦德森设计了一种有两脚架带枪托可抵后发射的机枪,全枪质量9.98千克,称为轻机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用飞机和坦克的问世,要求步兵有相应的防空和反装甲的能力,为了提高机枪威力,出现了大口径机枪。1918年德军首先装备了这种机枪。军用飞机和坦克也装备了航空机枪和坦克机枪。军舰则在机枪刚出现时就装备了舰用机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设计了MG34通用机枪,1934年装备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显神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研制的新型通用机枪相继出现,如美国的M60机枪,中国的67-2式机枪等。

机枪的出现,使战场进入了名副其实的“枪林弹雨”时代,使战争的样式发生了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