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孙子原来这样说
10789200000041

第41章 首尾相应,协调一致

“原典”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古句新解”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部队自我策应如同“率然”蛇一样。“率然”是常山地方的一种蛇,打它的头部,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的腰,头尾都来救应。试问:可以使军队像“率然”一样吗?回答是:可以。那吴国人和越国人是互相仇视的,但当他们同船渡河而遇上大风时,他们相互救援,就如同人的左右手一样。

孙子在这里描绘了精诚团结、协同作战的画面,以常山之蛇“率然”的特性来说明军队作战协调一致的重要性。常山,即今山西浑源之南的恒山,率然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神异经·西荒经》记载:“西方山中有蛇,头尾差大,有色五彩。人物触之者,中头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腰则头尾并至,名曰率然。”孙子在本篇中提到“常山之蛇”,就是以这种蛇的特殊自卫功能来说明军队作战要“齐勇若一”,这样才能提高战斗力。就像常山之蛇,凡有外物接触时反应灵活,打它的头,尾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的中部,头尾都来救应。其最大特点是整体各部分能相互协调作战,整体与部分密切沟通,动作整体如一。

“常山之蛇”之喻,包含着一种系统论思想在里面。常山之蛇就像一个结构严整功能齐全的系统,作为系统的整体,都是由部分构成的,但整体力量并不简单等于部分力量之和。现代系统论认为,如果把局部力量合理地排列组合,整体力量会大于局部力量之和。现代化的军队已发展成为诸兵种的合成部队,协同作战是现代战争的客观要求和必然方式。服从指挥的军队,协同作战,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因敌应变,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则战斗力倍增,否则,就是乌合之众。

“常山之蛇”之喻,还包含着军人牢固树立集体主义观念的重要性。俗话说,军令如山倒,个人英雄主义是用兵的大敌。孙子说:“深入则专,主人不克。”其中“专”字即专心一意、团结一心的意思。军队是武装的斗争集团,要有严格的组织和铁的纪律,组织强,纪律强,团结一心才能有战斗力。也就是孙子讲的,只有“齐勇若一”,作战时指挥千军万马“携手若使一人”,这样才能“并敌一向,千里杀将”。

既然是协同作战,有两点是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其一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其二是团队要有非常好的协调性。就第一点来说,高素质的团队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网罗人才就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善于网罗人才并能把人才很好地组织起来形成协同作战的整体,就能保证事业的成功,战争如此,其他社会活动也是这样。

项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西楚霸王成就了霸业但没能成就帝业,因此,在回顾历史的时候,项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失败”的代名词,都是反面教材的典型人物。项羽乃至楚汉争霸对于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都有不少的借鉴和警醒意义。“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古语在项羽和刘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对前者来说是失败,而对后者来说是成功。刘邦之成功,离不开由众多人才所组成的协同作战的团队。刘邦身边人才济济,文有张良、陈平、萧何等,武有韩信、樊哙、彭越等,也正是这些文臣武将充分弥补了刘邦个人能力的不足,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型团队,最终成就了帝业。反观项羽,名副其实的霸王,身边真正用得上的得力助手只有“亚父”范增和“堂叔”项伯,对项羽来说,单打独斗的力量永远比不上团队作战。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分别以自己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组成自己的智囊团。因为他们都知道人才是关系到事业成败的根本。各类人才,发挥自己的特长,像滚雪球一般集聚而来,渴望施展自己的抱负。曹操经荀彧推荐得到了程昱,程昱继而推荐郭嘉,郭嘉又推荐刘晔,刘晔又推荐满庞、吕虔,满庞、吕虔又共同推荐毛玠。就这样,曹操的智囊人物短时间内便济济一堂。在东吴一边,孙权15岁继位为吴主,重用和选拔一茬又一茬年轻人。周瑜向孙策推荐了江东二张(即张昭、张纮),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接着又向孙权推荐了诸葛瑾,张纮又推荐了顾雍,以后“连年以来,你我相荐”,文得阚泽、严唆、薛琮、程秉、朱桓、张温、骆统等;武得吕蒙、陆逊、徐盛、潘璋、丁奉等,形成了东吴集体的骨干力量。可见选拔人才并形成自己的智囊团,是成就事业的前提条件。智囊团就是一个协同作战的整体。

《淮南子·兵略训》中记载:“夫五指之更弹,不如卷手之一桎;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也。”就是说,五个指头轮番敲打,不如攥紧拳头牢牢箍住;一万人轮番进攻,不如一百个人同时动手力量强大。这就是孙子所谓“并敌一向”。团队精神与整体协调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也有重要启示。企业要实现管理绩效的最大化,就必须使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有机协调起来。首先是内部系统的相互配合,要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使各子系统有机结合,局部力量与整体力量相统一。

杰克·韦尔奇通过经营思想的转变,让员工感觉到他们与公司的未来紧密相关,韦尔奇希望在通用电气的员工和业务之间注入一种共存精神,推出“合力促进”的计划。包括:增强员工对管理层的信任、对员工充分授权、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加速传播通用电气的企业文化。

“博克”牌洗衣机的诞生最能说明通用群策群力的管理思想。在通用电气的家电部有一个专门生产洗衣机的工厂,从1956年建厂以来的30多年间,经营得非常不好,生产出来的老式产品经常卖不出去,1992年亏损了4700万美元,1993年上半年又亏损了400万美元。1993年秋,公司决定卖掉这家企业。这时候,一个名叫博克的公司副总裁站了出来说,“这么多工人怎么办?请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想办法使公司转危为安。”博克先生首先召集了20个人,采取群策群力的方法,用20天时间向总部提交了一份改革报告,韦尔奇总裁支持这个改革方案,马上批给7000万美元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群策群力”讨论会不仅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能让职工广泛参与管理,感受运用权力的滋味,从而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热情。群策群力活动把本来毫不相干的人们聚集到了一起,人们看到公司的言行一致,他们的信任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长,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过去只被要求贡献时间和双手的员工们现在感到他们的头脑和观点也开始备受重视了。现代管理学特别强调领导的协调性,认为领导的主要职责就是协调。作为一个单位的主管,掌握好协调艺术,善于协调,就像乐队指挥掌握指挥艺术一样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