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孙子原来这样说
10789200000040

第40章 知天知地,知彼知己

“原典”

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古句新解”

所以说,了解敌人,了解自己,取胜才没有危险;在此基础上懂得天时,懂得地利,取胜才有完全把握。

孙子说,将帅如果只是了解自己,或只是了解对方,或只是了解双方而没有了解地形,这都不够,必须是知己、知彼、知天地,并且灵活变通地将这些要素综合起来加以运用,这样才是真正懂得用兵作战的将帅,也才能获得胜利。这就是说,作为影响战争的三个重要因素:人(己与彼)、天(天时)、地(地利),对一个优秀的军事家而言,都应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确保战争的胜利。

孙子认为战争胜败的关键取决于是否善于掌握“战道”,也就是战争规律,而“战道”就是指“知彼知己,知天知地”,要一切按规律办事。诸葛亮草船借箭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格外的“神通”,而是由于他了解曹操的多疑性格,掌握了魏军不擅长水战的弱点,观测了当时的天象和地形,才导演出了这么精彩的一幕。如同他自己在与鲁肃谈论时所说的: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晓阴阳,不看地图,不明兵势,那他便是一个庸才。

公元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8月)唐高祖李渊派秦王李世民率数万大军攻打薛仁杲。同年11月,薛军以十万余人迎战,唐军坚守不出。双方对峙两个多月,薛仁杲粮草用尽,人心逐渐离散,李世民见时机成熟,遂令梁实率军出击诱敌,薛军出动精兵良将来攻,梁实据险不出,等到薛军疲惫时,增派庞玉的军队在浅水原布阵牵制敌军,而秦王李世民则亲自率领唐军主力冲进敌阵,薛军大败。

李渊建立唐王朝后,为统一天下,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而秦王李世民在这场统一战争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在攻打薛仁杲的过程中,李世民没有死拼硬打,而是首先做到“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然后把握有利战机,主动出击,最后一举消灭了薛仁杲的大军,为唐王朝的统一扫除了障碍。

同战争规律一样,从事经营的公司主管要想知道市场竞争能否获胜,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实力,了解自己胜算的把握有多大,还要了解对手,了解对手的实力,了解对手取胜的把握有多大,这还不够,还要把双方的力量放在实际的市场空间中比较分析,从而了解到哪些条件对自己有利或不利,哪些条件对对手有利或不利。而一个企业能否做到知彼知己,关系到经商活动的成败。而要做到知彼知己,就必须注意收集经济信息,了解市场需求,掌握商业行情,摸透竞争或谈判对手的意图等。这是经商活动极为重要的策略。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对经营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十分清楚。因此,“知”的内容和方法必须符合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不仅要知道本企业和同行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洞察经营的外部环境,以便正确判断经营方向从而掌握经营主动权,及时抢占“制高点”。

日本精工手表在与瑞士手表的竞争中,首先看到在未来10~20年内,市场上对于手表的需求量最大的将是走时准确而价廉物美的石英电子手表。于是放弃了在机械表上与瑞士手表的竞争,全力投入开发石英电子表,从而在市场上占得先机,最终击败瑞士,登上世界钟表“王位”。

1994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率70多位专家到中国考察,欲投资建设中新合作裕廊工业园区,经过半个月的调研未果,准备回国时,途经苏州停留几小时,听到市长随意的介绍,苏州是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城,人文荟萃,教育发达,历史上是中国状元之乡,如今是院士之乡,享有高素质人才全国之首的美誉。当介绍到优越的地理位置时,天堂之美的赞誉,引起李光耀浓厚的兴趣,决定将行程推迟一天进行实地调研。

苏州是距上海最近的开放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交通便捷,其南北两侧分别有沪宁铁路、三条公路及两条水道;苏州所辖的张家港、常熟和太仓港是内河连接东海的远洋良港;有万顷碧波之称的太湖,苏州占有三分之二面积,可称得上鱼米之乡,物产丰富,生活富裕,这一优越的地理环境是接受上海龙头经济辐射的最佳位置,是发展现代工业的理想地区。

李光耀总理慧眼选中苏州,经过中新双方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于1994年2月26日在北京签署中新两国政府双边协议,决定在苏州城东金鸡湖地区,合作开发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具有世界水准的国际化、现代化工业园区。经过10年时间,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在引进外资、推动高科技工业发展、出口创汇、园区管理等方面均取得可喜成绩。

在现代的信息社会中,只有掌握大量信息,捷足先登,方可在激烈的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

本篇除了结合九种战略地形详述了所应采取的不同战略行动方针,而且还强调了将帅应结合士卒在不同战略地形中的心理变化、鼓舞士气,善于掌握全军,投之于险,陷之死地,使其不得已而战,以这样的状态,制定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夺取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