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孙子原来这样说
10789200000039

第39章 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

“原典”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古句新解”

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士卒就可以同他共患难;对待士卒像对待自己的儿子,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

将帅对士兵就像对待婴儿一样关心,那么士兵就会与将帅一起赴难蹈险;将帅对待士兵就像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那么士兵就会与将帅同生共死。这种思想是《孙子兵法》一贯坚持的军队建设与作战指挥的思想。这段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君人者制仁”的思想精髓。

在官兵的关系上,孙子主张将帅既要爱兵,又要威严治军。他提出要爱,在当时的环境下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对后世的官员和军事家们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公元前660年,狄军进攻卫国。卫懿公率卫军主力与狄军战斗。由于卫懿公平日为人苛责,不知体恤士兵、爱护民众,因而卫军士卒们都不愿为他作战。两军开战后,卫军士兵一触即溃,狄军乘势掩杀,杀死了卫懿公,进而占领了卫国都城。

西汉名将李广为人清廉,每次得到朝廷的赏赐,总是立刻分给他的部下。他十分爱护士卒,行军打仗时,总是和士卒吃在一起、睡在一起。当部队缺水缺粮时,士卒没有水喝,他就一口不喝;士卒没有吃饱,他就粒米不进。由于李广体恤士卒,爱兵如子,所以他的部下都很爱戴他,很乐意跟随他一起出征。

1799年,拿破仑因久攻阿克尔要塞不下,决定从叙利亚撤军。他在命令中明确规定,所有骡马、车辆都要集中起来,供伤员使用。全体高级将领一律步行,不得有任何特殊。当管理马匹的军官认为总司令应当例外,向他请示要留下哪匹马时,拿破仑非常生气,说:“全体步行!我第一个走。这是命令!”就这样,拿破仑硬是和普通士兵一起步行撤出了叙利亚。

战场上,将领要爱护自己的部下,部下才会奋勇杀敌,取得战争的胜利。在企业管理中,领导也要关心、爱护员工,如同家人,这样,员工才会热爱领导,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在企业中奋力工作以回报领导的关爱。员工具有如此的积极性,必然会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企业也会因此而兴旺发达起来。当然,对于职工,除了爱护之外,还要严格管理。孙子指出:“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爱和严应该双管齐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某些企业家从劳资矛盾中悟出了“爱员工,企业才会被员工所爱”的道理,因而采取软管理办法,对员工进行感情投资。法国企业界有句名言:“爱你的员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美国惠普公司创立人惠利特说:“惠普公司的传统是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尊重员工。”该公司以定期举行“啤酒联欢会”的方式来维系员工的感情,增强“家庭感”。联欢会上,全体员工可以畅怀痛饮,一醉方休。豪饮中穿插各种节目,唱公司的歌,公布公司的经营状况。公司领导人频频举杯,大张旗鼓地表彰每一位值得表彰的员工。员工们无所不谈,尽兴尽情,增进了情感,激发起更加努力工作的热情。

日本一些企业家更是重视企业的“家庭氛围”。他们声称要把企业办成一个“大家庭”,注重员工的福利。当员工过生日、结婚、晋升、生子、乔迁、获奖之际,都会受到企业领导人的特别祝贺,使员工感到企业就是自己的家,企业领导人就像自己的亲人长辈。日本桑得利公司员工佐田刚进公司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公司总裁岛井信治郎率领一些员工到殡仪馆帮忙。丧礼结束后,总裁又叫了一辆出租车,亲自送佐田和他的母亲回家。佐田后来当上了主管,常对人提起这件事:“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为了老板,即使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可见孙子所说“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说得的确有道理。佐田为回报公司总裁的关爱奋力工作,成了桑得利公司的顶梁柱,对公司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类似情况在中国企业也屡见不鲜。山东活塞厂厂长杨本贞平时关心职工生活,他提出要“视老年职工如父母,视青年职工如子女,视人才为厂宝”。并且要求干部们“时时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一次,厂里有个职工下班时带走一塑料桶柴油,被传达室执勤人员发现,有关部门要按厂规处以罚款。当杨本贞知道这名职工因家中做饭有困难而偷拿柴油时,便亲自出马多方奔走,争取来二百个液化气罐指标,以相当优惠的价格卖给了急需的职工。一位女检验员因患血癌而住院治疗,厂里为她支付了几万元的治疗费,使她的病情大有好转。一件件感人的事震撼着职工的心灵,大家以优异的工作来报答厂领导的关怀。从1986年到1990年,该厂在产值、利税、产品质量诸方面,连续五年保持全国同行业的最高水平,夺得了“五连冠”。

卡耐基说过,对别人好不是一种责任,而是一种享受,因为它能增进你的健康与快乐。你对别人好的时候,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时候。作为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企业管理者,李嘉诚对于古今中外的管理理论都有着深入的了解,而在他管理实践的过程中,更推崇的一种管理理论是经营之道与做人之道的统一,纵观世界知名企业的真正高水平的经营,做人之道与经营之道不仅是统一的,而且形成了良性循环,企业经营者重视做人之道,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唯利是图,不讲道德,追求短期收益,是社会机制尚未健全阶段的短期现象。经营者讲做人之道,不是向公众施舍,企业人的形象和信誉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和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