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枭双雄:刘邦
10788200000023

第23章 荥阳解围

项羽在攻下荥阳之后,本来应该乘胜攻取成皋,突破刘邦在巩县、洛阳一带建立的新防线,向函谷关进军,迫使刘邦退守关中。刘邦的势力如果被锁在关内,项羽在收拾关外的反叛势力后,再集中力量进军关内,本来还有可能战胜刘邦。可是项羽的战术是想寻找刘邦进行决战,他认为只要打死或俘虏刘邦,就解决了他与刘邦间的全部问题。所以他听说刘邦在宛县,就没有集中力量再进攻刘邦在巩县、洛阳的防线,反而追踪到宛县,想与刘邦在那里决战。项羽的这种战法,无疑延误了占领荥阳乘胜东进的战机,因而使刘邦喘了一口气,有了巩固新防线的时间。从战术上说,这是刘邦的一大胜利,而项羽却上了刘邦的当。

刘邦在彭城之战失败后,彭越占领的城市又都被项羽夺去。彭越没有随刘邦向西撤退,而仍带领着自己的军队退至巨野泽一带的济水上,在自己的家乡积蓄力量和等待复苏的机会。

当刘邦与项羽在荥阳、成皋一带激战的时候,他趁项羽后方空虚的机会,用游击战的方法,不断袭击项羽的后方运输线,切断他的粮食供应,并乘虚攻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市,不但影响了项羽前线军队的作战供应,而且严重威胁着项羽后方的安全。

项羽派项声和薛公率军击彭越,在下邳一战,薛公战败被杀,彭越的力量更加强大,对项羽后方的威胁也更大。项羽感到如不亲自出兵除掉彭越这个心腹之患,就不能集中力量对付刘邦。于是项羽决定留其将终公据守刚刚攻下的成皋,自己率兵东击彭越。

刘邦见项羽的主力被彭越引去,项羽在成皋的守军单薄,就趁机从宛县回师北上,击败了终公,收复了成皋。

项羽的军队击败彭越后,听到刘邦收复成皋的消息,来不及进一步追击彭越,项羽又挥师西进,再次包围了成皋。

在项羽的围攻下,刘邦在成皋不敌,与夏侯婴乘车独自从成皋的北门逃出,渡过黄河至修武(今河南修武县东)。这时韩信和张耳率军伐赵,正在修武一带清除残敌。刘邦逃来后,没有敢暴露自己的身份,先在当地住下。第二天一早,自称是刘邦派来的使者,进入韩信和张耳的军营。这时韩信和张耳还没有起床,刘邦进入他们的卧帐,将其印符夺过来,然后召集众将领前来集合,向他们发布命令。

韩信和张耳以为来的是刘邦的使者,可是等他们起床后仔细一看,才知道是刘邦,他们大吃一惊,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刘邦只身从成皋逃出,来到韩信和张耳的军营,是想调他们的军队支援成皋的战场。可是他又怕独身一个人来,万一韩信和张耳看到其狼狈相,不听他的命令,不但军队调不成,自己还可能发生危险,所以才冒充刘邦的使者,先把韩信和张耳指挥军队的印符夺过来,然后才暴露真面目。

其实,韩信和张耳这时羽翼还未丰满,他们还需要依靠刘邦,所以对刘邦突然冒充使者夺了他两人的兵权,并没有反抗的表示。这样刘邦就顺利地夺了他们的兵权,让张耳守赵地,任命韩信为相国,要他在赵国征兵再去进攻齐国。

刘邦带着韩信、张耳的这支军队,想从修武渡过黄河,去进攻项羽。这时刘邦的卫士郑忠建议,暂勿出兵,坚壁据守,另派奇兵深入项羽的后方,配合彭越,进行骚扰战。

刘邦经过考虑,觉得项羽的主力在成皋一带,率这支军队去进攻项羽军,也未必能取得胜利。于是他听取了郑忠的建议,没有渡黄河,驻守河内郡,以等待战机。

刘邦派卢绾、刘贾率兵二万、骑兵数百,从白马津(今河南滑县)渡过黄河,进入项羽的后方,与彭越的军队联合起来,烧毁项羽的粮仓,切断项羽军的粮道,使项羽前线的军队发生供应困难。他们还在燕县(今河南长垣县西)西郊击败了项羽的军队,攻占了十余座城市。

由于彭越、卢绾、刘贾等人在后方的骚扰和破坏,使项羽在前线的军队供应困难。为了稳定后方,支援前线,项羽决定从前线抽出一部分主力军,回师东去,以清理和整顿后方的秩序。

项羽怕从前线抽走一部分主力后,刘邦的军队趁机反攻,丢失已经取得的进展。他临走时,一再嘱咐大司马曹咎说:“你留下率军坚守成皋,如果刘邦的军队来挑战,一定不要出击。只要守住成皋,刘邦的军队就不能东进,你就完成了任务。我十五天内,必定会平息彭越等人在后方的骚乱。等我的军队返回来,再与刘邦的军队接战,这点请你切记!”

项羽率军东进,先后攻下了彭越占领的陈留、外黄、睢阳等城。外黄坚守了数日才投降,项羽对他们不马上投降很忿怒,就令城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都集中到城东,准备把他们全部活埋了以示报复。

外黄县令的舍人,有个儿子才十三岁。他听到项羽要活埋十五岁以上男子的消息,就自告奋勇地去找项羽,劝说项羽不要报复外黄人。他向项羽解释说:“彭越强迫外黄人守城,外黄人害怕,才投降了彭越,被迫帮他守城,等待着你来了解救他们。现在终于盼着你来了,可你不理解他们的行为,又要报复活埋他们,你这样做,百姓还能拥护和支持你吗?从外黄以东,彭越还占领着十多座城市,你如果活埋了外黄的百姓,他们也会害怕投降后被你活埋,就会拼死据守反抗,你还能攻下这些城市吗?”

项羽听了这个小孩的话,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改变了活埋外黄人进行报复的做法。结果从外黄开始,彭越所占领的十多座城市,都没有什么反抗就很快被项羽攻下。

彭越和卢绾、刘贾的军队,在项羽的攻势下,被迫退守谷城(今山东肥城县西)。这时因为项羽的军队在成皋失利,项羽无暇再追击彭越,只得回兵阳夏(今河南太康县),准备返回成皋前线。项羽的军队西撤后,彭越又趁机攻下昌邑附近的二十余座城,继续骚扰项羽的后方,把得到的十余万斛粮食,全部支援了刘邦的前线军队。

彭越这支军队的骨干,是巨野泽的渔民。由于他们平时生活就飘泊不定,所以很善于进行游击战。当敌人的主力逼近时,他们不留恋已占据的城市,很快将力量转入山林水泽中;当敌人的主力离去时,他们又会很快出来攻陷敌人设防薄弱的城市,切断敌人的运输线,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给敌人以很大的威胁。项羽对彭越这支打游击战的军队很头痛,但又无法加以消灭。

刘邦在彭城之战后,从荥阳、成皋的主力防线上说,一直处于被动局面,荥阳和成皋先后被项羽攻占,他也是几次突围成功,才免当俘虏。但是刘邦在侧面和后方的战场上,却一直处于主动的地位。韩信的败赵降燕攻齐,都取得了顺利的进展;彭越在后方的游击战,更给项羽以沉重的打击。这些都减轻了主要战线上的压力,使刘邦在处境困难中得以坚持下来。

特别是彭越在敌后成功的游击战,迫使项羽几次从前线抽调主力部队,返回后方对付彭越。这不但使刘邦前线的军队得到喘息和反攻的机会,而且迫使项羽的主力军往来奔波,疲劳不堪,为刘邦击败项羽的主力创造了条件。

项羽让曹咎谨守成皋,他自己率主力回师进击彭越。刘邦在河东郡驻守的军队,见项羽率主力军回撤,马上渡过黄河,围攻成皋的项羽守军。曹咎一开始还牢记项羽的嘱咐,坚守不战,使刘邦无机可乘。

刘邦为了激怒和引诱曹咎出战,就派人连续辱骂他五、六天。曹咎被激怒了,他把项羽的嘱咐放在脑后,决定出击刘邦军,因而上了刘邦的当。

曹咎率兵出击时,刘邦军主动撤退过汜水。曹咎认为刘邦害怕,就率军渡汜水追击,在渡河中受到刘邦的反击。由于曹咎军无备,来不及组织迎战,结果被刘邦击败。

曹咎原来是秦朝蕲县的狱掾,参加反秦起义后受到项羽的信任,他因为不听项羽的嘱咐,擅自出兵迎敌,结果惨败。他自己觉得对不起项羽,无脸再见项羽,因而与投奔项羽的塞王司马欣,一同在汜水上刎颈而死。

成皋是项羽在前线刚占领的一个重要据点,他掠夺的大批金银财宝,还没有来得及运往彭城,结果又都被刘邦所得。

刘邦击败曹咎时,项羽正在睢阳一带与彭越作战,当他听到成皋失守的消息后,来不及继续追击彭越,就又匆忙率主力返回前线。这时刘邦的军队在占领成皋后,又在乘胜围攻据守荥阳的项羽大将钟离昧。刘邦的军队听说项羽的军队又回来了,大家都很害怕项羽,纷纷退至险要的地方据守,项羽不战而解了钟离昧之围。

成皋是项羽经过艰苦的围攻才占领的继荥阳之后的第二个军事要地,占领成皋就破坏了刘邦设置的荥阳、成皋防线,迫使刘邦的主力军不得不退守巩县和洛阳,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所以项羽占领成皋,在军事上是一大胜利。他回师时嘱咐曹咎严守成皋,也说明他对成皋这一战略要地的重视。

刘邦攻占成皋,是他从战略防御走向战略进攻的开始,而项羽则从主动进攻被迫转入防御,所以成皋的得失对双方都是一个转折点,刘邦从此在主战场上取得主动的地位,而项羽却开始转向被动。

项羽勇敢善战,所向披靡,可为什么他手下的将领多不是刘邦的对手呢?终公和曹咎的两次失守成皋,都是因为项羽不在。而且项羽在临走时还告诉了他们守城之法,可在刘邦的进攻下,都乱了手脚,不按项羽的嘱咐去守城,都是城破而死,这可能如陈平所说的,与项羽重用的多为亲属和亲信,并不按才使用有关。终公和曹咎,在守成皋之前均无战功记载,并不是有名的将领,项羽将这样的重任托付给他们,显然就不是量才使用,而是项羽根据个人的好恶作出的主观决定。项羽这样使用将领,当然就愈来愈缺乏独当一面的将才,因而不得不自己率兵到处往来奔命。这也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邦再次占领成皋以后,为了控制敖仓的粮食,就驻军敖仓西面靠近黄河的三室山上的广武。项羽解了守荥阳的钟离昧之围后,也驻军荥阳西南,与刘邦在广武的军队相对峙。

这时彭越在项羽的后方又活跃起来,攻城略地,切断项羽的粮食运输线,使他的军队难以再和刘邦持续对峙下去。项羽很想找一个能尽快解决战争的办法,这时想到了在他手中的刘邦的父亲和妻子。

彭城之战后,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就成了项羽的俘虏,项羽一直没有处理他们。这时为了尽快结束战争,迫使刘邦投降,项羽就想到了在他们身上做文章。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放在一个很高的肉案子上,派人对刘邦说:“你如果不马上投降,我就要把你父亲杀了。”

刘邦从小就与他父亲的关系不好,他父亲经常指责他不务正业。他见项羽以他父亲相威胁,不但没有设法救他父亲,反而不以为然地回答项羽说:“我和你都受楚怀王之命攻秦,并互相结拜为兄弟,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你如果想吃你父亲的肉,做好以后希望也能分给我一碗吃。”

项羽听了刘邦对他父亲毫无情义的回答,很愤怒,就想杀了刘邦的父亲作为报复。项伯怕杀了反而加深彼此的仇恨,就劝项羽说:“天下到底谁胜谁败,现在还很难断定。争天下的人,都不会顾及家属而舍弃取得天下的志向,所以虽然杀了刘邦的父亲,也不能迫使刘邦让步,反而会增加彼此的仇怨,还是不杀为好。”项羽听从了项伯的劝告,刘邦的父亲才保住了性命。

一计不成,项羽又想出了另一个办法,就是与刘邦进行个人的决斗,以决定双方的成败。他派人向刘邦挑战说:“因为我们两个人争天下,造成这几年战乱不休,生灵涂炭。我现在向你挑战,两个人决斗,看谁是胜利者。天下不要再因我们两个人的争雄,百姓跟着受苦受难了。”刘邦听了项羽的挑战,觉得很好笑。项羽是一代勇士,刘邦当然斗不过他,也不会与他进行个人的决斗,就回答项羽说:“我只和你斗智,不愿和你斗力。”

项羽见刘邦不敢与他进行个人的决斗,就令部下的一个壮士站出来,一再向刘邦的军队谩骂挑战。刘邦有一个射术很高的楼烦(今山西神池县一带)骑士,等到项羽的壮士第三次挑战时,刘邦令他射杀了这一壮士。

项羽见自己的壮士被射杀,怒不可遏,亲自披甲持戟全副武装上阵向刘邦挑战。楼烦骑士见项羽军中又出来一个壮士,他不知道就是项羽,正要向他射箭时,项羽对他怒目而视,楼烦骑士一看,十分害怕,手发抖,眼不敢看,射不出箭来,赶忙跑回军营里,不敢再出来。

楼烦骑士一直很勇敢,刘邦对他的这种反常表现很奇怪,就派人打听原因,有认识项羽的对刘邦说,项羽亲自出马来挑战了。刘邦听了也大吃一惊,他亲自到前线阵地一看,果然是项羽。

于是,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争夺天下数年的死对头,就在广武的前沿阵地,彼此进行了对话。

刘邦当面质问和数落了项羽的十大罪状:

第一,我与你都受楚怀王之命,出兵进出暴秦,有约在先,先入关中者王之。你为什么负约,不让我王关中,而王我于蜀汉?

第二,你为什么要假托楚怀王之命,杀了宋义,自己代他为上将?

第三,你救了赵国之后,已完成了楚怀王给你的任务,就应该向楚怀王报告请示,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为什么擅自带领诸侯兵入关?

第四,楚怀王有令在先,要反秦起义军入关中后不要暴虐,以争取秦百姓的支持。你为何烧毁了秦宫室,掘了秦始皇墓,把大量钱财据为己有?

刘邦的这一点指责是完全正确的。正是项羽入关后的残暴行为,损害了反秦起义军的形象,给关中百姓造成了灾难,也破坏了很多祖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第五,秦王子婴已经投降,你为什么还要杀了他?

第六,你为什么在新安用欺骗的办法,活埋了秦的投降将士二十万,反而重用镇压和屠杀反秦起义军的秦降将,分封他们为王?

第七,你的亲信分封的都是好地方,而改封原来的王到坏地方,新的封王驱逐旧的封王,互相不服,这不是要造成混乱吗?

第八,你把义帝驱逐出彭城,自己在那里建都,又夺了韩王的封地,合并了梁、楚的地方,为什么自己独占了这么多的地盘?

第九,义帝是大家拥立的,你为什么偷偷派人在江南把他杀了?

第十,你是义帝的臣,而却杀了主子;敌人已经投降了,你还把他们杀了;你想当霸主,可处理事情不公平;对于制定的盟约,你不守信义。你的所作所为,不是已经失去天下人的信任了吗?

这是刘邦对项羽总结性的责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已大逆无道,为天下所不容,所以必然会失败。

刘邦指责完项羽的十大罪过后,才明确回答不与项羽进行个人决斗的原因是:“我举义兵与各路诸侯共同反对你,是为民除害,并不是个人之间的仇恨。我指挥这批你看不起的刑犯罪人,就可以打败你,把你杀了。我用不着亲自与你决斗!”

不知项羽是不善于言辞,还是理屈词穷,反正史书上没有记载项羽对刘邦质问的回答。所以两个人在广武军阵前的这番对话,实际上变成了刘邦单方面的指责和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