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末汉初那些事儿
10785900000015

第15章 定都陈县

陈县定都,商讨大事

起义军在陈县休整了几天,陈胜便召集当地的三老、豪杰商量下一步行动。

三老就是当地有文化的人,主管地方的教化工作。秦制,十里一亭,有亭长;十亭一乡,有三老掌教化,有法官(兼税务官),有公安捕盗贼。豪杰是地方精英,其中一些可谓地方实力派——包含了一个经济的因素。三老、豪杰都说:“将军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社稷,功高,应该为王。何况您还要领导大家继续战斗,不立为王,怎么行呢?愿将军立为楚王。”虽然有些奉承,但也很有见地,符合当前形势。

陈胜为此专门征求另外两个人的意见。这两个人颇有一些来头,一个叫张耳,一个叫陈余。

张耳是故魏国大梁人。不是说信陵君魏公子无忌有食客三千吗,张耳就是其中之一。食客当中也有能人,一位七十岁的打扫城门的人,还有一位屠夫,竟帮信陵君完成窃符救赵、大败秦军的壮举。张耳跟这些人混在一起,多少也能长一点本事。估计是犯了法,他从大梁逃匿至外黄(两地相距五十五公里),名籍也被削除。这样更好,可以换张脸重新做人。

外黄有一个富家女,很漂亮,嫁了个庸夫,不甘心,遂离家出走,投到父亲宾客门下。此人素知张耳,对叛逆女说:“欲求贤夫,可嫁张耳。”于是女子请他帮忙,跟前夫离了婚,再嫁张耳。她家有钱,嫁妆丰厚,张耳摇身一变,成了富人,跟着做了外黄县令。又娶妻,又发财,又升官,逃亡者时来运转了,千里之远的宾客都来投奔。其中就有刘邦。那时他还没当亭长(泗水亭亭长,距外黄三百五十里),一到张耳门下,就停留好几个月。

陈余也是魏国大梁人,好儒术,是个知识分子,与孔子的八世孙孔鲋有交情。秦始皇焚书那一年,他跟孔鲋说:“秦现在要灭先王书籍,您为书籍之主,很危险啊!”孔鲋说:“我学的都是无用之学,也只有朋友知道我,会有什么危险呢?我要把书藏起来,以待来者。一旦有人求书,危难就过去了。”陈余多次游于赵国苦陉县(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镇),被一个有钱人看中,做了他家女婿。

张耳大,陈余小,陈余把张耳当父辈伺候,两人遂成忘年之交。

秦始皇灭魏大梁,张耳正在外黄。没过几年,朝廷听说张耳、陈余是魏国名士,悬赏千金求捕张耳,五百金求捕陈余。张耳再次潜逃,陈余跟随,两人更名换姓,一起来陈县(在外黄之南一百零五公里)当了杂役,管看门及清洁卫生等事。有一次,小吏故意找碴儿,拿鞭子抽打陈余。陈余想奋起反抗,张耳却把他按住,让他吃了一顿鞭子。等小吏走了,张耳把他拉到桑树底下没人处,数落了一顿:“当初我跟你怎么说的?你想因为这点破事,就死在小吏手上?”陈余点头称是。

朝廷布告天下,继续求捕两人。两人贼喊捉贼,号召周围居民一起来抓通缉犯,才避开嫌疑。像他们这种有本事的人,忍辱负重,所为何事?朝廷不能争取他们,敌人就会争取他们。

他们终于等来了希望。队伍刚进城,他们就来求见陈胜。陈胜及左右都曾听过两人大名,但没见过面,现在主动找上门来,自然很欢喜。

三老、豪杰建议陈胜自立为楚王。张耳、陈余说:“先莫称王,急引兵西向。再寻找六国后人,立他们为王,为秦多树敌人,您则趁势攻战咸阳,号令诸侯。诸侯因为您而重新称王,自然感激您。您以德服之,则帝业可成矣。您一人称王,只怕天下不肯跟随。”

陈胜不听,自立为王,号为张楚,有张大楚国的意思。这是秦二世七月的事,距大泽乡起义才不过一二十天,可见他们的速度有多快。

有人批评张耳、陈余,而赞同陈胜,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张耳、陈余的谋略主张固然不对;陈胜不听,则是出于私心,而不是他更高明。张耳、陈余说过,“刚到陈就称王,显得您有私心,愿将军先莫称王,急引兵西向。”葛英从蕲县分兵以后,也立了一个楚王,在九江郡,比陈胜晚。听到消息,就把那个短命楚王杀了,赶至陈县说明情况,肯定没有背叛陈胜的意思,知错即改,反倒是个忠臣。等他赶到陈县,陈胜却把他杀了——还有比私心更恰当的解释吗?不过,从当时的形势看,陈胜称王,为反秦事业树立一面旗帜,有积极、正面的谋略意义,比其私心重要得多。杀葛英是一个重大错误,为那些分裂起义队伍的野心家提供了口实。

陈县决策奠定了起义军的反秦基础,至少也算一个临时政府,因为陈县成了天下的反秦中心。《史记》一书三次提到“张楚”,考古发现也证实了它的存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土星行度表》里面,有“张楚”纪元的确凿记载。为了与别的“楚王”区分,也考虑到他姓陈,又在陈郡、陈县设立临时政府,史家把他称为“陈王”。

起义烽火成燎原之势

定都陈县,等于有了临时政府。天下反秦的起义烽火迅速成为燎原之势时,原先被秦灭亡的六国贵族也开始蠢蠢欲动了。这些人被降为普通人后非常不甘心。但如果他们要造反,作为原先的剥削阶层,老百姓们不可能支持他们。因此,他们顶多是搞一些暗杀。当农民的革命如火如荼时,他们便怀着不同的动机投奔了陈胜。

至于各地出现的小规模农民起义,则更是数不胜数。《汉书·严安传》中记载:“及秦皇帝崩,天下大叛。陈胜、吴广举陈,武臣、张耳举赵,项梁举吴,田儋举齐,景驹举郢,周市举魏,韩广举燕,穿山通谷豪士并起,不可胜载也。然皆非公侯之后,非长官之吏也。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长地进,至于霸王,时教使然也。”

下面的描述显示了追随盛况:

《史记·陈涉世家》: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史记·秦始皇本纪》: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者,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

《史记·高祖本纪》:陈胜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陈王奋臂为天下倡始,王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响应,家自为怒,人自为斗,各报其怨而攻其仇,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

《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自带粮食影子一般追随)。

《汉书·晁错传》:陈胜行戍,至于大泽,为天下先倡,天下从之如流水者。

跟随起兵或来投靠的人,数不胜数:

陈涉打到陈县,张耳、陈余即来拜见。

陈涉称王,故魏国公子魏咎过来跟从,他是参与反秦的六国后裔中唯一的真公子。

上蔡人蔡赐(李斯的老乡)应召而来,拜为上柱国。上柱国本为楚怀王设的官职,现在等于陈涉的丞相。

周文,原系项燕部属,应召而来,说自己懂得带兵,陈涉派他西击秦,攻至戏这个地方,距咸阳四十公里,把胡亥吓了一大跳。

齐鲁儒生带着孔子礼器投奔陈涉。孔子的八世孙孔鲋(即孔甲)也在其中,拜为博士,与陈涉一起死了。

刑徒英布与秦番阳县令吴芮,在长江流域聚众数千人叛秦。

张良聚少年百余人反秦。晃荡了一阵子,听说秦嘉势大,想去投奔,道遇刘邦,很投缘,遂从刘邦。

秦嘉、朱鸡石等五人起兵,围攻东海郡守(东海郡的行政长官)。

刘邦初起沛县。

项梁、项羽杀会稽郡守(会稽郡的行政长官)起兵。

齐人田儋杀狄县令,自立为齐王。

东阳少年杀其县令,相聚数千人,推举陈婴为头领,着青帽,称苍头军,一起投奔项梁。

高阳人郦商聚少年起事,得数千人。

在南越,龙川县令赵佗杀秦官吏,聚兵自守。秦灭后,自立为南越王。

在东越,勾践的后人反秦,率众投奔番阳县令吴芮,跟随诸侯灭秦。

还有一些不是立刻追随的造反者:彭越初为盗巨野泽中,项梁起兵一年之后,聚众千余人在昌邑;刘邦的同乡王陵,在刘邦入咸阳时,聚众数千人在南阳。

这些人当中,有秦帝国的官吏(吴芮、陈婴、赵佗),有原六国贵族(魏咎、项梁、张良),有普通农民(秦嘉、朱鸡石、刘邦),有知识分子(陈余、孔鲋),有刑徒盗贼(英布、彭越),还有民族地区人员。官、兵、士、农、工、商,除“商”之外,各阶层人士都起来反秦了,可知秦王朝的暴政是如何不得民心,也是陈胜建立临时政府的意义。唯有关中地区,秦帝国的根据地,一直平安无事,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