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还原真实的自然
10770200000063

第63章 尼安德特尔人灭绝之谜

伴随着人类进化的脚步,大概在50万年前,直立猿人演变而成为智人。大多数人类学家都把尼德特尔人列为智力的一个亚种,并称之为尼安德特尔智人,约310万年前,他们就有群体存在。1856年,在德国莱茵省杜赛道夫市郊尼安德谷一处考古地,发现一个颅骨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其他的骨骼。接着在欧洲、北美及中东等地,相继发掘出许多尼安德特尔人骸骨。

根据出土的颅骨,尼安德物特尔人看起来有些像猿,但脑容量跟现代人不相上下,甚至有的还要大些。他们的体型和身高与现代的爱斯摩人差不多,长得粗壮结实。尼安德特尔人有的住在洞穴,有的扎营而居,大多居住在靠近动物迁徙的路线附近,以保证充足的肉食供应。此外,他们还捕鸟、捕鱼。他们已懂得如何取火,会制作兽衣。他们已有了审美观。他们知道照顾病人和弱者,知道埋葬死人。因此,他们可能有某种形式的宗教信仰。

尽管尼安德特尔人具备了各种技能和社会组织,但是他们还是灭绝了。他们是否不能适应约四万年前冰期最后阶段所造成的环境变化?或者被技能更先进的种族取代?或是与较低代人种杂交,在持续的进化过程中受到同化?有的专家认为,尼安持尔人的头盖骨越来越大,婴儿出生越来越困难。也许是上述种种原因,造成了尼安德特尔人的灭绝。

尼安德特尔人真的灭绝了吗?现在的一些偏远山区,可不可能还有他们的后裔孤绝地散居?这种可能性与荒诞的喜马拉雅山雪人和北美洲巨足人传说风马牛不相及,因为尼安德特尔人仍有孤遗分子的看法,大都以前苏联以及蒙古学者的研究为根据。本世纪70年代,前苏联教授波里斯·朴契涅夫发表了一些探讨这个问题的论文,重新引起了人们对亚洲地区存在野人的连篇累牍的报导争论不休。

前苏联科学院曾在50年代报导在西伯利亚东北部寒冷偏僻的地区,发现一群称为丘丘拉(被遗弃者或流浪者)的野人。据说这些野人说话音域非常狭窄。这可能是遗传突变的结果,也可能是显示他们乃尼安德特尔人后裔的迹象。

然而大多发现野人的地点是在高加索山脉到戈壁沙漠的中亚地带。从15世纪起,当地的部落民族和探险家就不断有发现这些神秘的难以亲近的生物的报导。20世纪初,一名在俄国革命期间驻防帕米尔山脉的红军军官据实宣称他的士兵追到一个这样的生物并将之射杀。他在描述那个生物时,往往使用这些相同的字句:前额倾斜。中等高度。这些特征与我们知道的尼安德尔人极为吻合。因此,那些士兵很可能是杀死了一个世界上最后遗留下来的尼安德特尔人。

具体经过是这样的:

1925年前苏联红军图哈切夫斯基将军奉命率部追歼白俄罗斯匪帮的残军。几经激战,白俄残军向前苏联南部帕米尔山脉逃窜。红军则乘胜追击,进入帕米尔地区。部队在冰上行进,突然,侦察分队的战士们发现冰上有一行人的脚印,脚印弯弯曲曲地向旁边的一座山上伸展。战士们感到很奇怪,什么人能赤脚在冰雪的天地里行走呢?于是他们按照指挥官的命令,沿着脚印向上搜索前进。

山很陡,很难攀登,战士们搜索着,突然发现脚印开始乱了,脚印旁出现了一堆屎,样子像人屎,内含有许多干干的颇像桑叶的残渣。战士们正在看着,突然附近的一个山洞里传来了一阵奇怪的叫喊声。战士们立即持枪上前,将洞口团团围住,仔细听着,喊声很大,但谁也听不出这到底是什么语言。大家隐蔽在洞旁,向洞中喊话,要他们出来,但是,回答他们的只是阵阵凶狠的叫声。众人无奈,以为是白俄残匪,于是忙请示指挥官。随后,他们端着机枪一边向洞中开火,一边冲入洞中。

洞中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战士们点着火把,在洞中查看,很快在洞的深处发现一头中弹的人类生物。战士们立即将其抬出洞口。这个人类生物样子很像人,浑身是毛,口中还在喘气,并不时发出微弱的叫喊声,但过了不久,它不动了,死在战士们的脚下。这头颇似人的生物到底是什么呢?战士们忙向指挥部报告。

图哈切夫斯基听到报告后感到很奇怪,于是立即骑马来到前面。他仔细地查看着这个生物,也十分困惑不解。他在报告中说:我第一次感到自己可能站在一个高级猿的躯体面前,它的身体完全被毛包住。但据我所知,帕米尔山脉中并不存在高级猿。但这个人类生物的身体却又那么像现代人的身体。

这个人类生物的发现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供科学家们进行研究和解剖。于是,图哈切夫斯基命令部队抬着这个人类生物的尸体,将它转交给随军医院。不久,随军医院一位医生送来一份报告,报告称:这个人类生物并不是现代人,但我在解剖中却不能清楚地分辨它和现代人之间有什么重要的区别。它的生殖系统同现代人一样,两臂长度也如同现代人,唯一不同的手掌比现代人的掌略宽一些,两条腿又比现代人腿略粗和略短一些。

简单来说,除了未穿衣服和全身浓密的毛(除两个膝盖骨、手脚和脸)外,这个人类生物身体的其他部分同现代人完全一样。此外,这位医生还说:它的眼睛是黑色的,牙齿很长,但很整齐,像现代人的牙齿一样排列着。它的前额很平,露出两个很凸的颧骨。脸庞很像蒙古族后裔。鼻子则有些扁,下鼻骨肥大。同现代人比较还有更相像的地方,即它的眼睛很大,牙齿裸露着。

军队还要继续前进,无法保存这个人类生物的尸体,于是,医生们只好恋恋不舍地将它掩埋了,坟上垒上一堆石块,因为俄国人认为,他们的祖先——尼安德特人40000年前习惯将死者以这种方式埋葬。

虽然这个人类生物的尸体未被送去进行专门的研究,但任何一个研究考古学的人只要读了上述叙述,都不难发现它同解剖学中称为尼安德特人的密切联系。甚至有关它的头颅的叙述也好像是从研究书籍中摘录出来的。但是,人们唯一不大清楚的是,这个人类生物全身的毛。因为尼安德特人的画像上,身上并没有毛。但无论怎样说,尼安德特人的画像是科学家们画的,他们绘画时,主要依靠出土的骨化石的结构,因此,估计他们也很难断定它全身到底有没有毛,所有的这一切还需要科学家们的进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