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情况各异,如何加快发展,不可能采用同一种办法,但也有一些共同的问题要解决。缺乏发展的资金就是广大中西部地区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虽然不能说有了资金就有了一切,中西部地区就发展起来了,但有了资金,就可以引入技术、引入设备、引入人才,就可以建设道路,发展通讯,改善各种基础设施。这就是说,有了资金这种粘合剂就可以把各种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就可以把沉睡于地下的物质资源开发出来,把闲置的人力资源开发出来,由此生产出产品,生产出劳务。当然,资金只能解决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硬件”,但有了“硬件”,“软件”也会好起来的。人们都说,中西部的人观念落后,是发展的障碍。所谓观念落后,说到底就是缺乏市场经济的观念,或者说现有的观念与市场经济相 牾。但观念这个东西虽然有其相对独立性,但归根到底要受经济基础的决定。如果市场经济不发展,除少数人以外,多数人如何可能具有市场经济的观念?“硬件”发展了,经济发展了,作为“软件”的一部分的观念也会变的。沿海地区人们的观念不就是这样转变的吗?
那么,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资金从哪里来?动员中西部地区自身的资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吸引中西部地区以外的资金(包括东部地区和境外资金)更是重要的途径。但是,中西部地区要吸引外来资金谈何容易。这里似乎有一个跳不出来的怪圈。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社会不发达,或者说硬件、软件投资环境差,外面的资金就吸引不过来,而外面的资金吸引不过来,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就发展不起来,硬件、软件投资环境也难以改善。不仅如此,在此情况下,不仅外面资金吸引不过来,而且中西部地区自身的资金都会留不住,会不停地往外流。怎样跳出这个怪圈,令人深思。由此想到,一辆汽车“抛锚”了,司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发动,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让人来推一把,在初始的人力的推动下汽车滑行起来,接着发动机点着了,汽车就自己跑起来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需要有初始力的推动,也就是需要有资金的初始投入,特别是外来资金的投入,使经济发展的轮子转起来,然后,他们自己就会转下去。其实,沿海地区开始发展时,也借助了初始资金的投入。有的地方靠的是外资。最初不过是来料加工,或者办一些很不起眼的投资不多、技术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的地方侨眷多,外面寄来的钱成为初始的资金投入。有的地方靠的是走私,虽然这不合法,是犯罪,但一些人靠这个赚了钱,就有了资金的投入。这初始的资金投入,有人叫“原始积累”。不管叫什么,没有这初始的资金投入,就不会有日后的发展。像深圳这一类地方,更是靠“外引内联”发展起来的。
当然,对于中西部地区中的少数地区来说,已经不是需要初始投入的问题,它们的经济已经在发展。但总体来说,要使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起飞,仍需有大量的初始资金的投入。如果仍用汽车作比喻,中西部地区中有的地方,“汽车”已经发动并跑起来了,有的地方“汽车”刚刚发动还没有跑起来,大部分地方“汽车”还在抛锚,或者还没有“人力”去推动,或者推的“人力”太少了,发动机还没有点火,需要增加“人力”的推动。问题是:大量初始投入的资金从哪里来?如果吸引外来资金,那么如何将它吸引过来?如果动员当地资金,那么如何使其不流出?
最近,到德国访问,得到一点启示。
东西德是在1989 年柏林墙被推倒后于1990 年统一的。统一前的东德,在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东西德统一后,东德成了德国的类似我国的“中西部”的地区。与西德相比,那里的企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1996 年12 月我访问设在柏林的特别任务联邦管理局(前身是负责东德国有企业改革的托管局),据该机构的负责人说,东德的化工企业的技术还是30 年代的。东德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西德的31%。在统一时,为促成统一,西德政府实行了1 东德马克换1 西德马克的汇率,给东德人民带来很大好处。但是东德马克大幅度升值,突然使东德的产品完全失去了竞争力,东德的企业陷入严重困境,纷纷亏损,破产,倒闭??大量职工失业。为了重建东德,提高东德人民的生活水平,德国政府和西德人民付出了沉重代价(联邦政府花了一万多亿马克,西德人民至今还在缴纳“团结税”)。怎样解决统一后的东德部分(德国叫“新的州”)的重建和发展以及东德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我曾经写过两篇文章来讨论。这里不拟多说。
最近在德国访问,西门子公司安排到西门子德累斯顿芯片厂SI MEC参观。这是一家最现代化的芯片厂。比去年我在慕尼黑参观过的西门子的芯片厂更加现代化。德累斯顿位于原东德境内。统一后遇到了与东德其余地区同样的问题。为了重建和发展东德地区,德国联邦政府鼓励到东德去投资,就像我国政府鼓励到中西部地区去投资一样。西门子公司为什么要到东德的德累斯顿去建一个庞大的最现代化的芯片厂,而不把这个厂建在经济发达的西德地区,这是耐人寻味的。据介绍,德累斯顿有相当不错的大学,培养着半导体等方面的人才,除此以外,德国政府给了西门子以优惠的政策,这就是欧共体、德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给了西门子公司相当于总投资的30%的补贴(欧共体有一笔钱资助欧共体内的不发达国家如葡萄牙、希腊等国,在东西德统一后,也把东德纳入需要资助的不发达地区,欧共体这笔钱是由欧共体的一些国家出的,德国当然是最大的提供者)。这就是说,虽然在有些条件方面,东德地区不及西德地区,但这占总投资30%的补贴仍把西门子公司吸引来了。西门子公司在这里的投资就成了启动德累斯顿发展的“初始”投入。在德累斯顿,西门子的芯片厂是最大的一家工厂,它还设有庞大的研究机构、销售机构等等,吸收了当地七八千人就业,他们的工资都相当高。
那么,为什么联邦政府、州政府要给西门子30%的投资补贴呢?当然是为了吸引外部资金的投入,以便加快东德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德地区间的差距,而这又有助于促进民族的团结和社会安定。仅仅从这个角度看,应该说这笔补贴也是值得的。其实还不仅如此。据西门子公司的人介绍,政府投入的这笔补贴只需5~7 年就可以收回。因为,不仅西门子芯片厂要上交税收,而且由于建立了这个厂,增加了七八千人就业,与西门子芯片厂有直接、间接联系的企业、事业都带动起来了,这样政府的税收也相应增加了,所以只需5~7 年,这笔作为对西门子芯片的投资的补贴也就收回了。政府的补贴、西门子的投资,就像给一辆“抛锚”的汽车以初始推动力的人力那样,它使德累斯顿这辆“汽车”的发动机点火发动了。我在几年前就听德国朋友说过,东德地区将成为欧洲技术最先进的地区。这话一点儿也不过份。原先东德地区的通讯很落后,现在已全部换成了最先进的程控电话,其先进程度远运超过了西德地区。西门子德累斯顿芯片厂的现代化程度超过西门子慕尼黑芯片厂又是一个例子。这真像毛主席所说的,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我国中西部地区也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问题是谁去画?怎样去画?
就我国的情况来说,为了发展中西部地区,德国的经验是值得参考的。当然,我们没有欧共体可以资助企业到中西部地区发展,我们的中央政府也不像德国联邦政府那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但为了吸引中西部地区以外的国内外资金投入中西部地区以启动其经济发展,还是有办法可想的。例如:
中央财政用于投入中西部地区的建设资金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就是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不妨设想一下,除了某些必须全部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资金来兴建的项目以外,如果采取德国的补贴投资的办法,那么用同样多的财政投入当可吸引更多民间的和国外的资金用以兴建更多的项目。例如,如果中央政府(不考虑地方政府)将100%用中央财政资金兴建的某个项目的资金分为五份,用以补贴吸引外来资金,如果每个项目的投资规模与前述项目的投资规模相同,补贴的百分比也相同,即每个项目的投资补贴都占其总投资的20%,那么用一个项目的投资就可吸引五个项目的投资,同一笔财政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作用也相应地增加了四倍。如果补贴的项目选得对,经营得好,那么这笔资金通过税收得到的回报将比全部单独投入一个项目得到的回报更多。
目前我国的公司发行股票和上市仍由证券主管部门实行下达上市指标的办法。这个办法虽不好,但可以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除了给需重点发展的中西部地区以更多的发行股票和上市的指标外,还可考虑如果东部地区的公司和海外公司到中西部地区办企业也可有选择地给予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指标(如何选择可由政府事先作出政策规定)。而这些公司从发行股票和上市所获得的资金必须用于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兴办的企业。
还可以采取给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或海外公司在中西部地区兴办的企业以更多的发行企业债券或可转换债券的指标的办法。如果中央政府的财政有能力的话,更可以用补贴其债券利息的办法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中西部地区。还可以在经国务院批准后让中西部地区发行地方债券,筹集发行所需资金。
用实行减免税的办法来吸引中西部地区以外的资金到中西部地区兴办企业,这是在特区和开发区实行过的有效的办法,其实质也是由政府的财政来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只不过与直接的财政的投资补贴在方式上不同而己。我想,如果计算一下,可能会得出与上述西门子德累斯顿芯片厂相同的结论,即政府财政在减免税方面减少的收入,在几年内可以由经济发展所获得的税收的增加弥补上。
还可以有其他办法(如组建重点用于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基金等)。
以上谈的都只是一些设想,实施中会出现许多要具体解决的问题。由于中西部地区面积很大,只能把有限的资金先集中地用于启动中西部地区中条件较好的地区或城市的发展,并通过他们来带动邻近和相关地区和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必须选择好恰当的企业。德国政府补贴西门子公司在德累斯顿投资办最现代化的芯片厂,肯定是在地点和企业两个方面都作了认真的考虑的,如果选择得不好,德国政府的补贴就会像打水漂那样有去无回了。
总之,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还应该多动点脑筋,多想点办法,还必须有政府的政策的更多的支持。
1998 年6 月6 日,于黄山市黄山国际大酒店
原载于《中国民航报》,199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