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的地域
10767000000080

第80章 波光水影里的“生物博物馆”——贝加尔湖之谜

小问号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以一种空灵、清澈、灵动的美让人类着迷,而把水聚集成潭、河、湖、海的,那是大自然的大智慧。贝加尔湖就是这样。它把许多谜团集于一身,让人类为之费解,神往,沉思。它是欧亚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面积约3150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730米,淡水储藏量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比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的贮水量大1倍。可是,谁也不会想信,在这个美丽的淡水湖中,竟然长着一些海洋生物。它们来自哪里,是天生于此?为什么会远离大海?湖面上为什么会有神秘的巨大黑影?种种神秘现象,让我们心系于它,难以割舍……

我们中国人对贝加尔湖并不陌生。古时候,中国古代称它为“北海”。它的湖面狭长而弯曲,好像一弯新月镶嵌在崇山峻岭中,所以又称它“月亮湖”。这里曾经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主要的活动地区,也是汉代使者苏武牧羊的地方。苏武的传说故事仍在那片风雪弥漫的神秘地域代代相传。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它是不可侵犯的“圣海”,是“荣耀之海”。这里的水极其清澈,透明度达40.5米,被誉为“西伯利亚明眸”。夏天,贝加尔湖减弱了周围地区的暑热程度;冬天,贝加尔湖所蓄藏的热量也减缓了西伯利亚严酷的冰冻,而贝加尔湖本身,即使在最暖和的季节里,湖面温度也只有7℃左右。这里阳光充足,雨量稀少,冬暖夏凉,有矿泉300多处,是俄罗斯最大的疗养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具神秘色彩的湖泊之一。

如果我们沿着宽阔的柏油路从伊尔库茨克弯弯曲曲地穿过丘陵,古老的乡村,现代的建筑物,在不远处就会看到宽阔的安加拉河,突然,目之所及,惊讶之余,你就会发现一大片平静、蔚蓝的水面,这便是神秘的贝加尔湖。它的淡水不仅储量惊人,而且还越来越长呢。众所周知,世界上的一些著名湖泊,水量几乎都是逐年减少,可是它却在逐年增加。这一点,让俄罗斯人既幸福自豪,又感到几分神秘。

戴着“生物博物馆”的桂冠,使贝加尔湖更加魅力达人。在贝加尔湖那美妙的波光水影里,生活着1200种动物、600种植物,其中有700多种动物是它所特有的。有些生物极为珍贵,只在几万年甚至几亿年前的古老地层里才有与其类似的化石。有一种水螅,只有在我国的南方湖泊才有,可是贝加尔湖里也有。有一种长臂虾,只有北美洲的湖泊里才有它的同种,但是贝加尔湖依然是它的乐园。这里还生活着世界上惟一的淡水海豹,还有其他的湖泊里找不到的海绵——它有1米多高,在湖底长成浓密的“丛林”,外形奇特的“贝加尔龙虾”就在这“丛林”中生长繁衍……是什么原因使这些生物在这里扎根安家?它们的祖先原来就在贝加尔湖吗?如果不是,它们又怎样不远万里来到了神奇的贝加尔湖?人们至今没有弄清楚其中的原因。

在淡水湖里发现了海洋生物,这不能不是生物奇迹。贝加尔湖是淡水湖,可是湖中生活着许多地地道道的海洋生物,如海豹、鲨鱼、海螺、奥木尔鱼等。贝加尔湖的湖水一点也不咸,为什么会生活着如此众多的“海洋生物”呢?对此,科学家们作了种种推测。最初,一些科学家认为,地质史上贝加尔湖是和大海相连的,海洋生物是从古代的海洋进入贝加尔湖的。前苏联科学家维列夏金根据古生物和地质方面的材料推测,中生代侏罗纪时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曾有过一个浩瀚的外贝加尔海。后来由于地壳变动,留下了内陆湖泊——贝加尔湖。随着雨水、河水的不断加入,咸水变淡,而现在的“海洋生物”就是当时海退时遗留下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人们在贝加尔湖滨打了几个很深的钻井。在取上来的岩芯样品中,没有发现任何中生代的沉积层,只有新生代的沉积岩层。其他的一些材料也证明,贝加尔湖地区长时间以来一直是陆地,贝加尔湖也是地壳断裂活动中形成的断层湖,从而否定了湖中海洋生物是海退遗种的说法。那么,湖中的“海洋生物”到底从何而来呢?它们又是怎样进人湖中的呢?贝加尔湖的海洋生物之谜,为它披上了又一层神秘面纱。

曾几何时,贝加尔湖的巨大神秘黑影轰动一时。有一年,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发现贝加尔湖冰面上存在两个神秘的巨大黑色圆圈,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后来,专家们表示,那两个巨大黑圈是从湖底升腾而起的沼气导致的。湖底释放沼气能够产生上升的温暖水流,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水流发生旋转,在湖面形成了两个巨大的黑圆圈。可是,为什么只形成两个黑圆圈,而不是一个或三个?湖底究竟有多少沼气?为什么会冲出湖面?等等问题还漂浮在人们的脑海里,时常被人们津津乐道。

“贝加尔湖异常美丽,难怪西伯利亚人不称它为湖,而称之为海。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岸上群山连绵,森林覆盖。”这是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契柯夫写给贝加尔湖的赞歌。今天品读起来,仍然感到十分亲切、贴切,它像一颗镶嵌在寒冷的西伯利亚荒原上的明珠,永远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小档案”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湖底为沉积岩,第四纪初的造山运动形成了该湖周围的山脉,湖区地貌基本形成的时间迄今约2500万年。贝加尔湖下面存在着巨大的地热异常带,火山与地震频频发生。据统计湖区每年约发生大小地震2000次。最近,航空观察发现的贝加尔湖冰面黑圈直径达到4.4公里,在1985年和1994年贝加尔湖冰面也曾经观测到黑色圆圈。地球观测卫星也曾观察到了贝加尔湖冰面上由于冰层变薄而形成的黑圈。俄罗斯自然资源部指出贝加尔湖可能一直存在湖底天然气体的释放,这种气体释放每隔几年就会在冰面上形成巨大的黑圈。不过由于黑圈面积巨大,只有从高空才能发现,而在附近山上或冰面上根本发现不了。贝加尔湖底释放沼气引起了专家们的担忧,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会导致贝加尔湖春季的冰面快速消失,影响湖里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因为那些最稀有的淡水动物群对于进化科学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