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的地域
10767000000079

第79章 2万年不变的魔术——“魔湖”之谜

小问号

艾耳湖,虽然有个叫“湖”的名字,其实它是澳洲干旱腹地的巨大洼地。干旱季节的艾耳湖,湖底盖满了盐层,四周还悬挂着一圈白霜似的矿物层。有趣的是,这副面孔并不是一成不变。它像幽灵一样,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大约8~10年就重复一次这样的游戏,而且已经持续了约2万年之久。因此,探险家们称它为“魔湖”。那么,枯水期和盛水期的艾耳湖有什么样的生态特征?作为神秘地域,人们是怎样逐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的?

自古到今,想一睹艾耳湖“真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数日子里,它展示给我们的都是两片荒无人烟的洼地,北面是一片大沙漠,东西两面是布满圆丘和风刻石的平原,南面是一串盐湖和干涸的盐洼。每隔8到10年,这里又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淡水湖,生机勃勃,与往日死气沉沉的那副模样儿,判若两人……

人类认识艾耳湖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早期的欧洲拓荒者都认为澳洲中部可能有湖泊,甚至有浩瀚的内海。因为人们一直不知道那些内陆的河流,究竟流向了哪里。其实,这都是艾耳湖耍的把戏。1832年,一支勘探队来到这里考察,发现一个小盆地,上面覆盖着一层盐,认为这里曾经是一个咸水湖而已。1839年,25岁的探险家艾耳想成为从南到北第一个穿越澳洲的欧洲人。当年,他从阿德莱德出发,越过弗林德斯岭,来到了盐湖区。面对一个无法通过的巨大马蹄形地带,他不得不惆怅而返。1840年,不甘心失败的艾耳再次出发,终于到达了现在以他的姓氏命名的艾耳湖。后来,他几次努力想穿越这片湖区,却都被湖底那浩瀚的沼泽地所困,只好放弃。唯一感到安慰的是,他成了发现澳洲腹地这个巨大湖泊的第一人。

随后,探险家们渐渐迷上了它。1858年,探险家沃布顿来到湖边,把这里的景象形容为“可怕的死寂”。两年后的1860年,又一支勘探队来到这里,发现这里又是一个碧波荡漾的咸水湖,与昔日探险家的见闻大不一样呢。第二年,这支勘探队再次来到这里,准备测量这个湖的面积,可是湖又不见了,水波荡漾的地方又成了一个小盆地。这让探险家们大为不解。“魔湖”之称由此而来。不久,探险家们纷至沓来,希望揭开这一谜团。1922年,哈里根从空中测绘了艾耳湖,发现北湖有水。第二年,他兴致勃勃地徒步到湖边,看到的水少得可怜,仅仅能托浮起一艘小船,大为失望。现在,人们终于弄清楚艾耳湖的“魔术之谜”了:每8~10年,艾耳湖才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淡水湖,这种循环已持续约2万年了。

枯水期的艾耳湖异常凄凉。水源中断后,湖水在高温下很快蒸发,盐分越积越多,淡水湖成了一个咸水湖。于是,生活在艾耳湖的各种动物都展开了一场与死亡抢时间的竞赛。那些没有长成的小鸟,要在湖水干枯前学会飞行。因为一旦湖里没有水,湖中的食物就会渐渐枯竭。面对这样的险境,身强力壮的鸟儿就会展开翅膀飞离这里,即使是母鸟,也会对羽毛未丰的幼鸟弃之不顾。淡水鱼则无法逃生,只能在咸水中慢慢煎熬,直至死亡。最后,艾耳湖的湖底以一层硬硬的盐壳包裹着沉甸甸的心事,却无法藏匿那令人恐怖的一片荒凉……

可是,只要有水,艾耳湖就会立即变得生机勃勃,美丽迷人。光秃秃的湖岸变得繁花似锦,长满雏菊和野蛇麻草等植物。艳红的豌豆会突然抽出芽来,迅速开花结子,仿佛要赶在水分消失前尽快完成其“生儿育女”的使命。藻类也悄然复苏了,埋在泥中的虾卵迅速孵化。不久,野鸭、反嘴鹬、鸬鹚、鸥等争先恐后地飞来了,有的甚至飞越了半个澳洲大陆来此相会。鹈鹕和长脚鹬在湖边造窝繁殖,有时鸟窝多达数万个,成为一道奇特的迷人风景。昔日沉寂的艾耳湖,变魔术似的,一下子热闹起来,犹如动物的天堂。

艾耳湖,在大自然的舞台上演了2万年的魔术:有时甜,有时咸;有时枯,有时荣;有时现,有时隐……无疑,这是世界上罕见的神秘之地。

“小档案”

世界上还有些奇怪的湖。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上,有一个名副其实的死亡之湖,即“死湖”。这个湖底有两个奇怪的洞口,长年累月、源源不断地向湖水里喷发腐蚀性极强的酸性水。这样,湖水里不但微生物不能生存,就连失足落水的动物也难以生还。在俄罗斯境内的库兹涅茨克地区有一个没有任何鱼类的湖。起初,人们以为其湖水有毒,导致鱼类不能生长,后来检测发现,湖水并没有毒。可是,人们把别处的鱼放入湖水中,竟然无一能生存。因此,它被称作“空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