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的地域
10767000000053

第53章 “上古遗存,天下奇迹”——麻塘坝悬棺

小问号

乘船沿长江顺流而下,途经四川、湖北、湖南等地,举目望去,可见两岸陡峭崖壁上高高悬置的一个个棺木,令人惊叹不已。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悬棺葬——凝固在“万仞悬崖上的千年风情”!据古代资料记载,最早的悬棺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福建武夷山一带,距今已有2000多年。那里是古代百越族的居住地,所以有人说百越族是悬棺葬的创始者。后来,悬棺葬遍及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其中,位于川、滇、黔三省邻接处的宜宾市珙县,是古代悬棺葬最典型、最多的地方,在县内的麻塘坝和苏麻湾等地现已发现悬棺遗址41处,计有悬棺288具。令现代人百思不解的是,放置悬棺的地方,上至峰顶、下距空谷,都有数十米到一二百米,而且到处都是异常陡峭的石壁,无路可通。古人又是怎样将这些悬棺放置到悬崖峭壁上去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做?高挂悬棺的那些万仞山崖无疑是世界上最为神秘的地域,也是震惊世界的奇景奇观、不解之谜,被学者称为“上古遗存,天下奇迹”……

悬棺俗称“挂岩子”,是古代川南一带僰族的葬制。僰bó人早在战国时期就在宜宾地区群居,并建有僰侯国、僰道县。因其剽悍骁勇,为其历代统治者所不容。他们栖身于荒野荆棘之中,有“披荆斩棘”之誉。明代,僰人称“都掌族”。神宗元年(1573),四川巡抚曾省吾、总兵刘显率14万大军将其杀绝,可是他们留下的悬棺仍然还在。置棺方式,一为木桩式,即在峭壁上凿孔2~3个,楔入木桩以支托棺木;二是凿穴式,即在岩壁上凿横穴或竖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间的天然洞穴、裂缝盛放棺木。棺木头大尾小,多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头固定。采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尸身,随葬品置脚下两侧。随葬品中主要有陶瓷器、木竹器、铁器和麻织品,以麻织品最多,也有少量的丝织品。悬棺所处的山崖,猿猴都无法爬上去,飞鸟也为之发愁。僰族人能够把沉重的棺木安放在悬崖,并且都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充满了古老而神秘的色彩,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麻塘坝是僰人悬棺的核心部分。麻塘坝东西宽300~500米,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对峙着21座连绵起伏的山崖,悬棺就分布在绝壁上。现存223具,以木桩悬棺为主。绝壁上还有密如蜂眼的桩孔遗迹和红色彩绘岩画200多幅。岩画内容丰富,有骑射、舞蹈、杂技和各种动物、武器、几何图形等,形象古朴生动。这些悬棺放置的高度一般距离地表10米至50米,最高者达100米以上。

僰人不论男女,都要梳着高高的发髻,男子在娶亲之前必须要敲掉左右两颗牙齿。女孩子在出嫁前也同样如此,父母去世后,儿女也要敲掉两颗牙齿,然后放进棺材里,表示和他们永别了。僰人悬棺一般都是用上等楠木制成,棺形多为船形,每具约重半吨左右,僰人或者利用木桩或天然岩缝,或者把棺木悬在万丈绝壁上,或者把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岩洞中,他们这种巧妙的设计简直是鬼斧神工。

那么,僰人为什么要将棺木高悬于绝壁上呢?

今天人们推测,把棺材放到悬崖峭壁上,可能与这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关。他们依山傍水居住,自然环境决定了生活习性以及观念意识等。悬棺放在靠山临水的位置,表明他们对山水的依恋与寄托。

也有一种说法,把棺木悬挂在悬崖绝壁上,可能出于一种孝道观念。唐代《朝野佥载》一书中记载,王溪蛮父母死后,置棺木“于临江高山半胁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不过,这些仅仅是一种推测罢了,并没有事实依据。

那么,悬棺是如何放置于陡峭悬崖呢?

有人猜测说,古人可能就像今天人们造房子时使用梯子一样,沿着悬崖一层一层地修起栈道,棺木沿着栈道一层层地递上来,直至到了安放地方为止。许多人也不赞成这种说法,理由是,放置悬棺的悬崖许多是单独成逢,山势非常陡峭,没有缓坡可以用来修栈道。况且,岩壁都很坚硬,想要架起有百米多长的栈道,对于古代工程技术极其落后的少数民族,是很难想象的。

也有人提出棺木是用长长的悬索挂上去的。他们先在山崖顶上就地取材造好棺木,装殓死者后用大绳索吊下去,放在事先凿进岩缝的木桩上。许多人认为古人使用了这种最简单的机械原理完成了悬棺于绝壁的壮举。

悬棺隐在云雾缭绕的峭壁之上,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僰族为何悬棺而葬?刀耕火种的年代如何置棺高崖?这些谜都还有待研究者进一步解答,也是那片悬崖绝壁成为神秘地域的理由之一。

“小档案”

在我国西北的陕西南部商洛,在1988年文物普查时,意外发现了大约3000座和悬棺有异曲同工的崖墓。这些崖墓都是90度角凿刻的,崖壁完全是平面。类似于悬棺,但又不是悬棺。据1988年陕西省文物普查统计,这类遗存在商洛境内有600多处。这是东汉时期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特殊墓葬,考古界谓之崖墓。一般以石室、石穴的形式修建于河流两岸的陡坡峭壁上。目前,已经在东起商南、南达山阳,东西约180千米、南北约100千米的范围内都有发现。崖墓多数都是选择在河流两岸面水背山的陡峭崖壁上开凿,尤其是在大水系与小支流交汇处分布得较密集。距离地面高度从2~300米不等。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崖墓远离河岸而选在荒僻深邃和十分隐蔽的谷岭之中开凿。从结构上分析,商洛崖墓基本可以分为单室墓、双室墓、三室墓、多室墓、崖洞砖室墓和异型墓等六大类型。据专家推断,这些崖墓年代最早为西汉晚期,最晚的已经接近东汉中期,持续构筑时间将近200年。崖墓也堪称墓葬中的一大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