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实用口才学
10766200000033

第33章 口才信息的控制

一、口才信息的获取

(一)观察

观察是交际者依靠自己的感官认识客观事物的知觉过程。感官包括眼、耳、鼻、舌、身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眼睛。有研究表明,人脑中储存的信息80%以上是通过眼睛的视觉活动来获取的。观察的目的,主要是了解事物的外部形态和特征,并通过其外部形态和特征透视其本质。观察不是简单的注视,而是与交际者思索、想象、联想紧紧相连的受交际者思维影响的系统知觉活动。

观察总的可分为有意观察和无意观察两种。

有意观察是指在一定的交际目的支配下,对事物所作的有意识的观察。这种观察较为认真、仔细、周密。如《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初进贾府,正与贾母及迎春、探春、惜春等人寒暄,忽听窗外有人高声叫嚷:“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十分纳罕:“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于是就要有意识地看看来者究竟是何等人士。她看得格外仔细、周密。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在这种有意观察中,林黛玉获得了极为丰富的信息量。不仅认识了来者的衣着、外貌,而且连身份、地位、性格都摸到了,知道不可等闲。于是“连忙起身接见”。在贾母介绍这是凤辣子王熙凤后,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无意观察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并无一定的交际目的支配,随时随地、不经意地对事物作了观察。这种观察较为随便、粗疏、概略。如林黛玉进贾府时,最先见到的是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对此三姊妹,黛玉仅仅是跨进贾府后目光自然所及,完全是无意识的,她并无与之交际的目的支配,所以只观察了个大体轮廓,获得的信息量是较少的。这与接下来对王熙凤的有意观察,就判若云泥了。

有意观察与无意观察虽是两种观察方式,但二者并无截然分明的界限:有时互相渗透,有时互相补充,有时互相转化。如托尔斯泰一次与普希金的女儿邂逅相遇,突然感觉到她的美丽。这是无意的观察。之后,他写作《安娜·卡列尼娜》,为写出安娜的美艳动人之处,他又特意去接触普希金的女儿,并作了仔细、周密的观察。于是产生了他笔下安娜那“全部姿态上所显露出来的端丽和温雅”和“她那迷人的脸上的表情带着几分特别的柔情蜜意”。

观察可以获取信息,但并非任何人的任何观察都是有效的,都能获取信息量。在同一环境中,针对同一事物,有的交际者能一下捕捉住信息,从中获得信息量;而有的交际者虽然观察了,却熟视无睹,让信息从眼底飞过,最终不能获得满意的观察效果。这是交际者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所致。能力,我们在前面第四章“主体的能力”一节和第五章“客体的能力”一节,已经讲到。方法,大体有这些可供选择:

1.总体观察与细节观察

总体观察是从宏观上把握观察对象,从中获取事物的总体印象的信息。这种观察既可防止以偏概全,又容易抓住事物最突出的特征。如郁达夫《故都的秋》对北京秋天的观察就抓住了北京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个总体印象和突出特征。

细节观察是从微观上把握观察对象,从中获取事物局部的、细致的印象的信息。这种观察可以补充总体观察的不足,体现出观察的深度。如《故都的秋》观察了北京秋色中的小院静观、槐蕊清扫、残蝉闲听、雨后风凉、枣红佳日五个场景,这就使总体观察中的印象具体化、鲜明化了。

2.单一观察与比较观察

单一观察是指只观察一个事物自身,或先把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分离开来观察。这种观察目标明确,焦点集中,能较快把握事物,获得信息。如郁达夫长期生活在美丽的江南,对江南的秋色自然是感受颇深的。但他到北京后却抛开江南的秋色,要“饱尝一尝这‘秋’,故都的秋味”。接着便集中写出他对故都这北国的秋的观察印象。

比较观察是指同时或先后观察多个事物,并就其相异、相似、相同之处进行比较。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比较,就有鉴别,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如郁达夫在先行对故都这北国的秋作了单一观察之后,又将他熟知的江南之秋拿出来与故都的秋相比较,觉得江南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3.动态观察与静态观察

动态观察是从动的角度把握观察对象,从中获取事物在运动状态中的印象的信息。这种观察由于立足于事物的发展变化,因此既显得灵活生动,又容易启迪思绪。如郁达夫观察北京的秋雨,说它“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

静态观察是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把握观察对象,从中获取事物在相对静止状态中的印象的信息。这种观察由于位置、角度、距离都是固定的,可以反复地观察,认真地观察,显得清楚分明,细致入微。如郁达夫观察北京的枣子树,“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4.表象观察与表里观察

表象观察是从事物的外在现象把握观察对象,从中获取事物外在印象的信息。这种观察是事物简单进入视野的直接反映,没有观察者的深层思考。如郁达夫生在江南,见惯了“二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这些印象都只是表象观察所得的外在信息,他没有感觉到它们有什么可以值得回味的地方。

表里观察是由表入里,透过表象看本质,从中获得事物的本质印象的信息。这种观察使表象观察中可能被掩盖的深层的、浑厚的信息得以认识,给观察者以更丰富的信息量。如郁达夫观察北京那极其普遍的槐树,比起他在表象观察中所提及的那些很有些名气的江南秋色来,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回味的。但是他在通过表里观察之后,感到“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阴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5.现实观察与联想观察

现实观察是从本事物到本事物的观察。观察者的视野只局限于此,看到了什么,就只是什么,不想其他,也不愿去想其他。他获得的信息,也只是来自该事物本身的印象。如郁达夫观察江南的秋,他认为:“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玩赏不到十足。”

联想观察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观察。观察者在视野所及某一事物时,会由该事物想象到其他事物或其他问题。他获得的信息不仅是视野所及的事物,而更多的则是由联想所生发出来的信息。因此,这种观察所获得的信息量是更为丰富的。如前面“表里观察”中所举郁达夫观察北京的槐树,他就由此联想了许多事物。

(二)体验

交际者有意识地突破个人的生活局限,投入到新的环境中去感受事物,从而获取信息的过程,叫做体验。体验是交际者设身处地全身心的投入,比观察更带有交际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它是一种有意识的信息获取措施,信息量不仅比观察要多,而且比观察要深。

体验不是任何交际者都能做到和做好的。其要求如下:

1.身到心到

交际者要体验什么,就要全身心的投入,不仅身到,更要心到,身到心不到,获得的只能是表象的、非本质的信息。心到了,才能有深层的认识,获得事物本质的信息。毛泽东曾说过,不要走马观花,而要下马看花。走马观花只能是身到,下马看花就是心到了。

2.感情充沛

体验在根本上来说是交际者感情支撑的行为表现。没有充沛的感情,他就不可能去体验,或者是“体”而无“验”。交际者要获得对某事物的真切感受,必须与该事物发生感情上的联系。感情如果淡薄,就会失去联系的动力。只有感情充沛,才会喜则喜,忧则忧,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了解事物。

3.抓住感受

感受是交际者感官受到外界物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相应的心理体验活动。感受是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对事物的观察、体验,就谈不上有什么感受。但是,有了观察、体验,也不等于说就一定会有感受。因为感受需要去抓取、去捕捉。否则稍纵即逝,白白地让本该获取的信息从眼前跑掉。有的人对某事物看了就看了,而有的人却从中发现了金子。这就是他抓住了感受。

(三)调查

调查是交际者从事情发生的现场及知情者那里获取信息的一种措施。这种措施是交际者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感知,是一种有目的、有对象地获取信息的行为。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经过调查后获取的信息,就使得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享有充分的发言权。

对交际者来说,调查除了可以使自己享有充分的发言权外,还由于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可以从中获得真实的、可靠的信息。另外,调查还可以验证已经掌握的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还有一点,调查可以促成调查者新发现、新观点、新认识的产生。因此,交际者必须重视调查。

调查的方法有这些可供选择:

1.普遍调查

普遍调查就是在一定的调查总体范围内,针对某个问题,对所有的对象进行调查。如全乡人口素质普查,全校教学质量普查。

2.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就是在一定的调查总体范围内,以某个问题为重点,对涉及该重点的相关对象进行调查。如全乡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中文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调查。

3.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就是在一定的调查总体范围内,选择有普遍意义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调查。如某乡某村农民卖粮难问题的调查,某校某班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突出的调查。

4.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就是在一定的调查总体范围内,随机抽出部分作为样本来进行调查。如一个村有200户,不加选择地随便抽出10户、5户来对他们进行调查,即可推知该村200户的大概情况。

由于调查是受调查者主观意图支配的行为,因此要求调查者必须具备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所获得的信息才可能满足真实、可靠的要求。

(四)查阅

查阅就是从现存的古今中外的图书、文献、资料、报刊中获取需要的信息。这是观察、体验、调查几种措施的很好的补充。现实社会中,任何交际者的时间、精力、活动范围都是有限的,都不可能做到对任何事物、问题都去观察、体验和调查。通过查阅,同样可以获取信息。因为写进图书、文献、资料、报刊中的信息,也是别人在观察、体验、调查中获得的,现实社会的交际者完全可以吸取为己所用。比如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就是因为有前人的记载书写。

由于每个交际者的条件不同,查阅也有不同。诸葛亮、陶渊明、朱熹都是查阅的高手,但各有区别:诸葛亮戎马倥偬,所以“但观大略”;陶渊明行为豁达,所以“不求甚解”;朱熹严于考究,所以“不放一字过”。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咀嚼消化。”在方法上,培根主张应采取蜜蜂式——遍采百花,精工酿造,吸食蜜汁。他所反对的蚂蚁式(只会一味地搬取堆放)和蜘蛛式(吃了一点就马上吐得一干二净),对我们也是很有启发的。

通过查阅获取信息,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也要付出艰辛,也会碰到难题。古人早有“攻书”、“攻读”之说,将查阅当做敌人的堡垒来攻克。叶剑英元帅也有诗云:“攻城莫畏坚,攻书莫畏难。”清末学者王国维非常形象地以宋词中的词句来概括治学的三个阶段,用以指导我们在查阅中对于信息的获取,也不是没有意义的。他认为,在开始查阅时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查阅中遇到困难时,应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经过一番艰辛之后,必然有所获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口才信息的储备

(一)储备的意义

获取信息说的是“得到了”,但在实际交往中,任何交际者都不可能一得到了信息就立马付诸运用。什么时间运用,哪种场合运用,运用哪一部分,怎样运用,这一系列问题对于交际者来说,他在获取信息时,一般都是不知道的。只有当他投入具体的交际活动时,才会根据交际的实际需要想起自己曾经获取的信息而加以运用。这就存在一个信息储备的问题。储备,也就是储存起来以备运用。这犹如部队的军火库,不打仗时,要先将枪支、弹药储存起来,一旦战争打响,就要打开军火库,将枪支、弹药源源不断地送上前线。如此才能保证战斗的胜利。倘若军火库空空如也,没有储存,那么这个仗就不消打了,乖乖地举手投降吧。言语交际何尝不像打仗?事不同而理同,概莫能外。

(二)储备的种类

1.随意储备

随意储备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对观察、体验、调查、查阅获取的信息不加选择、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笼统地储备起来。这种储备,储备者没有明确的目的,对信息的内容和范围也没有限定,获取什么就储备什么。对此,清人魏禧打比方说:“譬之富人私财,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粪土之属,无不预贮。初不必有所用之,而当其必须,则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玉同功。”这确实是比喻得很形象的。

2.系统储备

系统储备指的是储备者在明确的储备目的支配下,对获取的信息有条有理地按照各种信息的门类加以储备——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经济、人物、动物、植物、笑话、掌故、俚语等等。这种储备工作量大,时间较长,而且需要力求厚积。广采,博收,然后才有门类可分。茅盾也打一个比方说:“要跟奸商一般,只消风闻得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挖,弄到手方肯死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可称为‘货’的,便囤积,不厌其多。”这个比喻对我们也是一个不小的启发。

3.专题储备

专题储备指的是储备者为了某一个具体的交际活动和交际目标,有意识地围绕这个活动和目标作的信息储备。这种储备在信息的内容和范围上都有限定,储备的工作量不大,时间也较短,往往储备不久就付诸运用。邓拓曾经风趣地说:很应该向农民学习,随身带个粪筐,见粪就拣,成为习惯。农民的目标是让庄稼长得茁壮,多有收成。因此粪就成为他可使目标实现的储备。而且这种储备又不会很久,季节到了,立马就施到田地里去。

(三)储备的方式

1.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痕迹。交际者在观察、体验、调查、查阅中获取的信息,都会在头脑中留下印象,形成经验。将这种印象、经验装进脑子里,就是在储备信息,就是“记”。待以后交际时,再让头脑中储备的“记”跳出来,就是“忆”了。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从“记”到“忆”,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三个基本环节。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印象的信息,保持是巩固已获取的事物印象的信息,再认是恢复当初事物的印象的信息。比如王二在观察中,通过听觉的感知,获取了张三所说的“李四是个为人十分正直的人”的信息,他将此信息记入了脑海。不久,王二正好有事要与李四交际,当他与李四见面时,就会忆起张三曾经传递给自己的那个信息,于是就放心与李四交际。

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两种。

有意记忆是指在确定的储备目的指导下,凭借一定的方法有意识地去识别、记住事物,并让其保持在头脑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背诵。如学生背诵课文、定理、公式,律师背诵法律条文,司机背诵交通规则、演员背诵台词等,都是有意记忆的表现。我们平时说某某人记忆力特别好,主要指的是有意记忆。诸如博闻强记、倒背如流之类。

无意记忆是指没有确定的储备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而在不经意中对事物有所记忆。交际者只要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信息就会自然印入脑海,那些能激起自己情绪活动的事物,用不着特别去记它,它都会很容易地被自己记住,从而成为自己信息的储备。

人的记忆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博大仓库,其储备的信息,不可计量。可以说,言语交际中,人们运用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记忆的储备。因此,记忆是信息储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

2.记录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对任何信息都靠记忆来储备。生活琐事倒也罢了,对那些重要的,以及工作和事业中的有关信息,单靠记忆就于交际不利。俗话说,口说无凭,立字为据,就是对记忆的不可靠性的反对。记录一方面弥补了记忆储备的不足,另一方面又为交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法律的角度说,用记录储备信息,更有意义。

有的人记忆力很强,也习惯于以记录的方式来储备信息。像笔记、札记、卡片等。就是记录日常生活状况的日记,也是如此。日记是一种非常好的信息储备方式。所谓日记,就是将自己一天中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择要记录下来。它既可备忘,帮助回忆;又可储备信息,以为后用。鲁迅说:“写日记不要摆架子,因为是给自己看的,所以反而看出自己的真面目来,我想这是日记的正宗嫡派。”我们今天翻看鲁迅的日记,虽然大多是三言两语,但可以看出鲁迅以此储备信息的用心。

3.摘录

摘录是指交际者在查阅中看到与自己的研究、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有关而利于自己交际的信息,抄录下来加以储备。这种方式储备的信息,信息量是比较大的。徐特立曾说:“买书不如借书,读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他自己就以这种方式储备了大量的信息,受益匪浅。如果需要摘录的部分太长,可以复印。

摘录分为原文摘录与要点摘录两种。原文摘录,就是依样画葫芦地照搬照抄,不作任何变动。它主要是针对文字简短的格言、警句、妙语等。这种摘录由于是原文的照搬,摘录者不用动多大脑筋,而且日后引用的价值较大,有可靠的说服力。要点摘录简称摘要,就是将所查阅的图书、文献、资料、报刊等中的主要内容、观点,用自己的话写出来;有时也可将原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句照抄下来。这种摘录较原文摘录的难度稍大,摘录者需要动动脑筋,经过一番分析、综合、概括、提炼之后,才能写出来。

摘录不管是哪种,都要求做到:

①读懂内容。这是摘录的先决条件。只有读懂了,理解了,才能认识其价值,才会产生摘录的欲望,才会生发概括、综合、提炼的能力。

②认真选择。既然是“摘”,就不能太多、太杂。只能摘那些确有价值、确有必要的内容。因此,摘时要认真思考、仔细选择,以实用为目的,不要花费时间去摘一堆无用的东西。

③准确可靠。这是摘录的必要条件。为着日后利用时不致谬误,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原意。尤其是原文摘录,哪怕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改动。如果发现有明显的错误之处,可用括号批注;如果一段的某些部分不需要,可用省略号表示。

④注明出处。无论摘什么内容,都要注明篇名、作者、书名(资料名、报刊名、文献名)、版本、版次、页码等,一是便于自己查阅、核对,二是自己引用后可供别人查阅、核对。

4.札记

札记是查阅时有了心得、体会和有所校刊、考证,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感想、见闻、随笔予以记录下来的一种信息储备方式。其特点是信息广泛,内容扎实,文字简约,形式不拘。

我国古代很早就开始以札记的方式来储备信息。在纸未发明之前,以小木片写字,谓之“札”;以竹片写字,谓之“劄”。后来,“札”、“劄”相通,所以札记又称劄记。到清代,札记已十分流行。如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凡32卷,即为其读书有得,随笔记录,参验亲身见闻,穷极根底,考证得食,积累30余年乃成。还有如藏书家卢文弘的《龙城札记》、文学家姜宸英的《湛园札记》、考据学家阎若璩的《潜邱札记》、史学家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等等。

在现代的信息社会,札记运用更加普遍,涉及的范围日渐宽广:政治、经济、军事、历史、科技、工业、农业、教育、体育以及社会生活中的林林总总,都可记之。如徐特立的《虚心》、《学与用》,是关于思想修养的心得;刘逸生的《宋词小札》,是关于宋词“多绮语”的见解;邓拓、吴晗、廖沫沙的《三家村札记》,则海阔天空,囊括八方。

札记在“记”中没有什么讲究:在内容上,既可以针对所查阅的书文进行评论,又可撇开书文任思想自由驰骋;在表达上,既可叙述、描写,又可议论、抒情,还可说明,还可兼而有之;在语言上,既可严密论证,又可诙谐洒脱,还可嬉笑怒骂,还可隐晦曲折;在篇幅上,既可洋洋万言,又可寥寥数语。一般说来,札记以短小、直白为宜。

三、口才信息的选择

前面提到,信息储备是多多益善,要像商人一样,囤积居奇。但囤积居奇并非目的,目的是待价而沽。一旦市场上有了好价钱,就要及时抛售出去。由于囤积居奇的货物数量和种类都很多,在哪一个市场,针对哪些顾客,抛售哪一种货物,抛售多少,这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

在人际交往中,任何交际者都不可能在每一次交际中都将自己储备的信息铺天盖地地和盘托出,他只能运用自己所储备的信息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究竟用哪一部分,这就需要选择了。

所谓信息的选择,就是交际者在一定的交际目的的支配下,从自己的信息储备中挑选、拣择出适合的、恰当的信息来供运用。

(一)选择的原则

1.为交际的目的服务

这是根本的、第一位的原则。任何言语交际,都不是无目的的交际,交际者总有自己的意图。哪怕是胡侃、闲聊,至少可以联络感情,沟通关系;即使是骂街、发火,至少可以宣泄郁愤,出口恶气。因此,选择信息首先一定要考虑自己在具体交际中的目的的需要。凡是能够为这种需要服务的,就选;凡是不能为这种需要服务,甚至有害的,就不选。

2.把关要严

交际者在储备信息时,犹如储藏食物的蚂蚁,只是一味地堆积,管它是什么大的、小的、粗的、精的、肥的、瘦的,一概搬进仓库。其中必然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交际者总是希望不说则已,一说就应当有用,在最少的言辞中蕴涵最多的信息量。因此,在选择时,就要把严关口,不让那些与交际的目的无关或作用不大的信息通过。如都是可用的,就选那好的;都是好的,就选那更好的;都是更好的,就选那特好的。反正储备充足,可供选择的余地是很大的。

茅盾在谈到储备时主张“不厌其多”,在谈到选择时则主张要严。他说:“选用的时候,可就要像关卡的税吏似的百般挑剔了。整整一卡车的‘货’,全要翻过身来,硬的要敲一敲,软的要扪一把,薄而成片的,还得对着阳光照了又照,——一句话,用尽心力,总想找个把柄,便扣下来,不让过卡。”

3.具有魅力

能够吸引接受者的信息,就是有魅力的信息。一个人说话,总是希望接受者听得进、愿意听,或能够触动、震慑接受者。要如此,其选择的信息非具有魅力不可。哪些信息是具有魅力的呢?

①新颖的。新颖的有三层意思:一是接受者没有听说过的;二是虽然接受者已有所闻,但不具体的;三是虽然接受者已经知道,但发送者变换了角度、方式的。

②具体的。具体的就是不抽象、不笼统,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它要求发送者不要尽选那些官话、套话、大话、空话来讲。那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信息,只会使接受者感到厌烦无味。

③现实交际所必需的。再新颖、再具体的信息,如果脱离了现实交际的需要,接受者也不会感兴趣。如两人洽谈一笔服装生意正酣,其中一人突然告诉对方:“今天猪肉才卖8元一公斤。”这就十分扫兴了。

④能引起思索的。有些信息虽然平淡,但能在接受者心中产生波动,引起他的思索,这也是一种魅力。如犯罪嫌疑人拒不交代问题,公安人员对他说:“我们已经掌握了充分的证据,你要顽抗下去,后果你自己考虑吧。”

4.真实确切

真实、确切的信息不仅具有充分的说服力量,而且可以赢得接受者的信赖。虚假的信息,最多只能蒙骗一时,一旦戳穿,那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关于这一点,在前面主体和客体的要求中已经讲到,不再重复。

(二)选择的要求

1.认真鉴别

要选择信息,首先要鉴别信息。鉴别,就是对储备的信息进行识别,辨明其真伪、主次、好坏、轻重、大小、表里。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哪怕只是一瞬间,也要动一下脑筋:我选择这一信息用于自己的交际,它是真还是假,是主还是次。如果该用真的而用了假的,该用主的而用了次的,都于交际不利。只有经过思考,才能从信息中抽出其本质意义,不致将金子视为沙子或将沙子视为金子。

鉴别的方法有多种,如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建立因果关系等。

2.注意取舍

某个信息对交际确实有用,能很好地为交际目的服务,才选取;那种可用可不用的,就舍去。比较起来,舍去更难做到。好不容易储备了一个好的信息,弃而不用,往往有些难分难舍,不忍割爱。须知,兵不在多而在精,兵再多,全是老弱病残又有何用?一个人叽里呱啦地说了半天,都是废话、套话、官话,还不如不说的好。有的人不开口则罢,一开口就说到点子上,一句胜过十句,就在于他注意了信息的取舍,该说的才说,不该说的决不说。

3.考虑环境

环境对言语交际有影响和制约作用。有的信息适宜于这种环境却不适宜那种环境。因此,在选择时,所储备的信息即使再佳,但在现实交际的环境中不适宜,也不能选择。比如交际时间很短,就不能选择长篇大论的信息;接受对象文化程度较低,就不能选择深奥凝重的信息;接受对象遭遇不幸,就不能选择愉悦兴奋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