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口才的言语交际活动,是由交际的主体和客体来共同实现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一种彼此依存的关系。主体的发送,需要客体的接受和反馈。能够使客体接受的因素,是主体通过言辞、形体、附加语等手段传递出的信息;主体能够获知客体的反馈的因素,也是客体通过言辞、形体、附加语等手段传递出的信息。离开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这种信息传递,言语交际活动就不能成立。事实上,言语交际活动,就是主体、客体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信息是这种沟通与交流中的纽带和媒介。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能否及时、准确、恰当地把握信息和传递信息,对主体和客体来说,是起决定作用的生命线。
一、口才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一)口才信息的含义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信息的世界,人无时无刻不在同信息打交道。各行、各业、各学科,都有关于信息的含义的解说。但它们都是只从自己行业、学科的角度来认定的,因而出现了几十种不同的阐释。
20世纪40年代,美国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和美国数学家申农是首先提出信息概念的人。他们对信息含义的解说,就已不同。维纳认为:“信息是我们用于适应外部世界,并且在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知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流的名称。”而申农则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都叫信息。”以后,世界各国的学者就各有各的说法了。就是我国面对大众的工具书,其解说也有不同。《辞海》说:“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现代汉语词典》“信息”词条注释为“音信、消息”和“用符号传送的报道,报道的内容是接受符号者预先不知道的”。《读报辞典》在指出“信息即音信和消息”时,特别强调“与情报有时是同义词”;要读者“参见‘情报’、‘情报服务’”。《新闻学简明词典》则说:“信息泛指情报、消息、指令、数据、信号等有关周围环境的认识。”这些说法,不管其角度如何,我们研究口才,至少可以获得一个认识:信息是人类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一种反映,是用来表征事物的存在方式、特点功用、运动状态及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各种消息、音讯、情况。
从实用口才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必去深究各种阐释的区别,只需把握它的实质——信息就是交际活动中,构成主体和客体交际关系的有关情况的通知。
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口才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只是有关情况的通知,只能传递而不能分配。市场上,一个农民有4只鸡要卖,我买了一只,这时农民手里就只剩下3只了。一个锅炉烧出8万卡暖气,平均通到10个房间,在每个房间都得到八千卡后,锅炉自身就没有热量了。鸡是物质,暖气是能量,是可以分配的。但人际交往中的口才信息则不然。如果那位农民不是卖4只鸡,而是要传递给我他所掌握的4条信息。他在告诉给我一条信息后,不能说他只剩下3条信息了,他将4条信息全告诉我后,不能说他就一条信息也没有了,他仍然掌握着先前的那4条信息。要是我再把我所获得的这4条信息传递给别人,别人再传递给别人,那么信息就会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增值,即所谓一传十,十传百。每一个传递者都传递出去了信息,而他自己却仍然掌握着原有的信息。同样,接受者在获得信息的同时,也可能反传递出他所掌握的信息。正是在这种相互间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主体和客体实现了沟通,达到了交际的目的。这就是口才信息的真正含义。
(二)口才信息的特征
1.口才信息的普遍性
任何人都离不开言语交际,即使是没有学习过哑语的聋哑人,都会凭借形体语来表情达意。人只要交际,就一定会有信息的传递。历史的、现实的、外国的、本国的、他人的、自己的,天文地理,鸡毛蒜皮,无所不包,无所不涉。对发送主体来说,没有信息,他就无从发送;对接受者来说,没有信息,接受就不能成立。可以说,口才信息与人类生活共依共存。
2.口才信息的主观性
本来,按照信息的要求,应当是客观的。但是在人际交往中的口才范围内,信息就不可能做到客观性。由于发送活动是由人的思想感情支配的,传递什么样的信息,要由发送主体当时的动机、情绪、立场、水平、能力来决定。就是发送主体非常想客观,但在事实上也很难完全做得到。更何况人际交往中的复杂性,隐瞒、编造、撒谎、欺骗、蒙蔽、狡辩、饰非等现象就不可能绝对避免。
3.口才信息的可感知性
在交际活动中,只要主体与客体构成交际关系,发送主体送出信息,接受客体一般都是能够感知的。发送是用声音传递的,接受则以耳朵的听觉感知;发送是以形体传递的,接受就以眼睛的视觉感知。此外,接受还可以用手、脚、皮肤等触觉来感知。如一个因伤而致耳聋、眼瞎的人,别人同他握手,他会感知到对他的慰问、关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感知不是听解;感知了,不一定听解了。
4.口才信息的滞后性
滞后就是一种情况发生在另一种情况之后。口才信息只能产生于发送主体的发送之后。如果一个发送主体有信息要发送,可他最终没有发送(无论是言辞的、形体的,还是附加语的),只隐藏在他心底,那么这就谈不上口才信息。只有当他发送出来,并为其交际客体所感知之后,信息才成为可能。
5.口才信息的可处理性
对任何信息,发送主体和接受客体都可以按自己的意图和交际的需要进行处理,收集、分析、归纳、综合、概括、选择、取舍以及加工都可以。比如,甲目睹了公路上发生的一起车祸,他在向别人传递这一信息时,可以不厌其详,也可以三言两语;可以绘声绘色,也可以轻描淡写;可以直接告诉,也可以录音广播。而接受客体在感知这一信息时,可以全部听解,也可以部分听解;可以单纯听解,也可以补充丰富;可以直接感知,也可以录下音像。
6.口才信息的知识性
既然信息是人类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不同反映,发送信息,就是将活动的情况传递给接受客体。接受客体听解了,就意味着他获得了对这种情况的认识,从而减少了对客观事物的不了解、不肯定和持疑义的程度。这在公众传播活动如电视、广播、演讲、讲课等中表现尤为明显。即使发送主体发送的是虚假的信息,接受客体也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对虚假获得认识。
7.口才信息的时效性
口才信息虽然不是物质、能量,不会磨损、消耗,但只能限定在一定的时间范畴。因为客观事物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每次变化都会有新的情况产生,原来发送的信息就不一定能够反映已经发展变化了的客观事物的活动状态了。如甲告诉乙:“某地的猪肉10元一公斤。”这确实是真实的。但过了一段时间乙到该地时,已经涨为12元一公斤了。乙就不能认为是甲欺骗了自己。
8.口才信息的反馈性
发送主体在发送出信息后,接受客体无论是否听解,都会产生对该信息的反应:认可、赞同、否定、反对、漠然。这些反应再反传递给发送主体,发送主体就获得了反馈的信息。因为这种反馈,发送主体就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发送,使交际得以完成。
9.口才信息的扩散性
一个信息经发送主体发送后,其接受客体只要感知了,就可能成为新的发送主体再行向新的接受客体发送。不管这个信息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都不可避免。大众传播不用说了,即使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也是如此。所谓满城风雨,不胫而走,就是这种扩散性的写照。
10.口才信息的多向性
口才信息的传递方向是多方面的:你传递给我,我传递给你,我传递给他,一个传递给众人,众人传递给一人,组织传递给组织,组织传递给群众,群众传递给组织,组织传递给个人。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由此呈现出多向的色彩。
11.口才信息的实用性
口才信息的传递是以交际为目的的。发送主体之所以要发送信息,接受客体之所以要接受信息,是因为彼此构成了交际的关系。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对着墙壁大发议论,他虽然也发送了信息,但由于没有与之构成交际关系的接受客体,那么他发送的信息就没有任何实用的价值。
12.口才信息的现实性
发送主体发送信息和接受客体接受信息,立足的是彼此的现实交往。即使所涉及的信息是历史的、外国的、他人的,也是用以为现实的沟通、交流服务的,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己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事实上,越是现实的(如新问题、新经验、新消息、新情况),就越能沟通彼此的交际。
13.口才信息的针对性
俗话说:“看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从人际交往的角度看,就是指口才信息的针对性。发送主体要发送什么信息,要考虑自己的接受客体和交际的环境。这样,发送的信息才会被客体接受,至少不致强烈反对。不讲针对性的信息,会影响交际的进行和交际的效果。
二、口才信息的类型
人际交往中涉及口才的信息,包罗万象,不可胜数,由于划分的标准不同,其呈现的类型也有不同。主要有这样几种。
(一)按摄取和感知的方式划分
1.直接信息
从发送主体方面说,他摄取的信息是直接依靠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从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具体的事那里得到的。如他用眼看到黄河水已经干涸,用耳听到火车的轰鸣,用鼻闻到野花的清香。从接受客体方面说,他感知的信息是直接依靠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从发送主体那里得到的。如他用眼看到发送主体向他招手,用耳听到发送主体在批评他的行为。
2.间接信息
与直接信息相反,发送主体的摄取和接受客体的感知,都不是直接来自具体的事物,而是经过直接摄取和感知的那个人的加工后再传递给他的。如他获知黄河水的干涸,是从电视新闻中看到的;他获知某人在批评他,是旁边的人告诉他的。
(二)按发送的形式划分
1.有声信息
有声信息主要是指交际中一方向另一方发送的言辞,即所说的话。其次还包括附加语手段,如语调、语速、语气、口气、拟声、哭笑、叹息、感慨等等。
2.无声信息
无声信息指的是发送者对信息的发送不是用声音,而是以形体语向接受者发送信息。如眼神、表情、手势等等。
(三)按信息的状态划分
1.动态信息
动态信息指的是新近发生的、还在发展变化的信息。如电视中报道:“今日凌晨,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了轰炸。”
2.静态信息
静态信息指的是已成为历史的、比较稳定的信息。如老师对学生说:“鸦片战争从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前后持续了两年多。”
(四)按信息的时间性划分
1.短期信息
短期信息指的是信息作用的时间较短,往往是一次性的。如课堂上,老师对一位一直在埋头看小说的学生说:“请把那本书拿给我。”
2.长期信息
长期信息指的是信息作用的时间较长。如导游向省外游客介绍说:“贵州山清水秀,有公园省之称。”
(五)按信息的价值性划分
1.有用信息
有用信息是指发送主体所发送的信息对接受客体来说是有用的。如听老师讲课、听新闻联播、看见恋人传情的眉目、同事告诉你一件你所不知道的事。
2.无用信息
无用信息是指发送主体所发送的信息对接受客体来说是无用的。例如,一个人肚子很饿,口袋里又没钱,同伴告诉他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使肚子不饿。”他急忙问:“什么办法?”同伴说:“只要吃饱了,肚子就不会饿了。”
(六)按信息的内容性划分
1.意义信息
意义信息是指信息在内容上有实实在在的意义,接受者能够从中获得什么。如甲告诉乙:“黄河的含沙量很大。”
2.语法信息
语法信息是指信息在内容上没有实实在在的意义,不能让接受者从内容上获得什么,而仅仅从语法上感知了发送的存在。如甲问乙:“黄河的含沙量很大吗?”
(七)按信息的需要性划分
1.追求信息
追求信息是指接受者对发送者发送的信息很感兴趣,不仅愿意接受,而且希望发送者继续发送。如教师对学生精彩的讲课,推销员对用户详尽的产品介绍,恋人之间的娓娓叙谈。
2.排斥信息
排斥信息是指接受者对发送者发送的信息不感兴趣,不仅不愿接受,而且竭力排斥。如找上门来的推销员反反复复、唠唠叨叨地向你推销你根本用不着的商品。
(八)按信息的表现性划分
1.显形信息
显形信息是指发送者的信息是以非常明显的形式发送出来的,接受者一下就能感知并理解。如登台演说者对自己观点、见解的明白阐述,台下听众对演说赞赏的热烈鼓掌。
2.隐形信息
隐形信息是指发送者的信息发送并不明显,而是曲折、隐瞒地表达出来,接受者需要思索才能悟出其信息的含义。如正话反说、一语双关、含沙射影、委婉暗示等情况就是如此。
(九)按信息的针对性划分
1.公众信息
公众信息是指发送者发送的信息是针对公众接受者的,希望被公众所感知。如广播、电视、演讲、作报告、讲课等交际活动中传递的信息。
2.个体信息
个体信息是指发送者发送的信息只针对某一个或少数几个接受者的,只要求这一个或少数几个接受者感知。如谈心、聊天、私下会谈、密谋等交际活动中传递的信息。
(十)按信息的渠道划分
1.正道信息
正道信息是指通过正式渠道发送的信息。如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播送新闻,登台演讲、作报告,在课堂上讲课,在展销会上介绍产品,在谈判桌上谈判,在会议上发言。
2.非正道信息
非正道信息就是人们所说的“小道消息”。它不是通过正式渠道对信息进行传递,而是私下的、非正式的沟通。小道消息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谣言。有些小道消息是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而不能通过正道才不得不走小道的。
三、口才信息的沟通过程
(一)沟通的要素
人际交往活动,就是一个信息的不断沟通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如下要素:
1.信源
信源就是信息的发送者。任何信息都必须要有发送者,而言语交际中的任何一方、任何一个人,都是信息发送者。从大众传播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到单位、组织的领导,从同事、朋友到夫妻、父子,从论辩对手到洽商伙伴。只要投入言语交际活动,就有信息发送者的存在。没有信息发送者的存在,就没有信息的产生。
2.编码
信息被接受者感知,必须要有一定的表现形式。编码就是信息的发送者将信息的内容编制成各种符号——或言辞,或形体语,或附加语,以及何种言辞,何种形体语,何种附加语。
3.信道
发送者要使自己发出的信息被接受者感知和理解,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媒介、工具和手段。这些途径、媒介、工具和手段是信息传递的通道,简称为信道。如语言、语调、手势、动作以及电台、电视台、电话、讲台、会场、麦克风、话筒等。信道有时不是完全畅通的,存在着各种噪声或其他因素的干扰。噪声,如教师讲课时教室外的喧闹;其他因素,如看电视时突然停电。
4.解码
接受者感知了发送者发送的信息,并不等于他理解了信息的意义。要理解,必须有一个感知清楚后的分析、综合、消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解码。接受者如不能解码,发送者发送的信息就不能实现与接受者的真正沟通。
5.信宿
信源是信息的发端地,信宿是信息的目的地。发送者发出的信息最终要有信息的接受者。这接受者,是信息的归宿,简称为信宿。没有信宿的存在,发送者就不能实现信息的沟通,其发送就没有交际意义。
6.反馈
发送者对接受者发送出信息,必然会在接受者那里产生反应。不管这种反应是什么性质——赞同、反对、漠然,发送者都能感觉得到。这种从接受者那里反传回来的情况,称之为反馈。反馈也可能出现某种干扰而使发送者不能准确把握。如果发送者对接受者发出了信息而毫无反馈,那就说明其发送根本未能被接受者感知——没听见,没看到。因此,信息沟通的成功与否,主要是通过反馈来检验。
(二)沟通的路线图示
按照对信息沟通的六个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用图形来对单向和双向这两大类的沟通进行表示。
1.单向沟通
2.双向沟通
四、口才信息的信息量
(一)信息量的意义
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有的发送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天,结果接受者从中获得的信息很少,大多数是无意义的废话。这说明该发送没有多少信息量。信息量指的就是在单位发送中所传递的信息的多少。衡量一个人的发送活动,不是看他说了多少话,而是看他所说话中蕴涵的信息量有多少。
按照申农的观点,信息是用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人投入交际,总是希望通过交际减少或消除自己认识中的不确定性。如果别人的发送不能够减少或消除这种不确定性,甚至反倒增加了这种不确定性,那么他的发送就没有信息量,或者说,他的发送,信息量等于零。
交际中,发送者向接受者传递信息,如果发送者认为自己所传递的信息是可以减少或消除接受者认识的不确定性的,但对接受者来说,这一信息是已经知道、了解了的,那么这种信息的信息量也是等于零的。曾经有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花朵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花朵的是奴才,第三个把姑娘比作花朵的是蠢材。为什么一个比一个糟糕?因为第一个的比喻是别人都不知道的,含有最丰富的信息量。第二个的比喻是有些人不知道的,含有一定的信息量。第三个的比喻是人人都早已知道的,也就没有信息量了。没有信息量的信息,是人人都厌恶的。人们之所以反对言语交际中的那种陈词滥调、冗词赘句,就在于其信息量少,或者等于零。有的领导不管事大事小,作起报告来,一开口总得几个小时,翻来覆去,颠三倒四总是那一套,没有信息量,听报告者怎么可能感兴趣?无怪会场秩序会乱糟糟了。
因此,言语交际中的发送者为了获得最佳的交际效果,就要努力丰富信息量。如果需要传递的信息不多,发送时间又不能过长,那就要选择最必要的信息,利用最少的表现手段,来传递最多的信息量,做到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如果发送者需要有大量的信息传递,发送的时间又不能过短,那就要注意增大信息量,不说废话,做到言之有物,微言大义。
(二)丰富信息量的途径
1.信源充足
信息是从信源发出的。信源枯竭,也就谈不上信息发送的信息量。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源头不断有活水流入,所以池塘才如此清澈。发送者要肚内有货,口里才有话可说,说出来的才是蕴涵信息量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一些领导、名人到了某个地方或参加某种活动,本来并没有要讲话的打算,可临了,他出于某种考虑——身份、地位、面子、盛情——也就“讲几句”起来。由于没有准备,对情况并不那么了解,信源不足,所以往往东拉西扯,不着边际,空洞抽象,高谈阔论。当然,也就无所谓信息量了。
2.信道通畅
信息要通过信道来传递。信道堵塞或干扰严重,信息就无法传递或不能很好传递,有再丰富的信息量,也不能为接受者感知了。1999年3月25日,江泽民主席访问瑞士时,由于一些人的喧闹,致使联邦政府欲举行的欢迎仪式未能举行。对此,他在伯尔尼联邦大厦发表演讲中批评说:“中国的孔夫子说过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发生的事情,使人难以理解。”如此庄重的信道都会出现不通畅的现象,确实使人难以理解。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信道的不通畅就更加不可避免。因此,要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保持信道的通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3.手段强化
信道受堵塞和干扰,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又十分正常的现象,发送者绝不会因为有此现象的存在而不发送或中止发送信息。一方面,任何信道都不是唯一的;另一方面,发送者可以通过强化发送手段的方式来减少或排除造成信道不通畅的因素。1999年4月22日,北约炸毁了南联盟正在播送新闻的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可它的广播、电讯又接着播送。并且,在电视中断6小时以后,又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开始播送。江泽民主席未能在欢迎仪式上阐述中国的立场、观点,可在联邦大厦的演讲中,他圆满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手段强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安装扩音器、提高声音强度、辅以形体语和附加语、重复关键部分、延长传递时间等等。
4.热点制造
热点就是能够引起接受者兴趣的、为接受者关心的那些信息。人都有求新的欲望。新的东西是最易产生兴趣、最受人关注的。如新情况、新问题、新发现、新知识、新观点、新变化、新发展、新结局。这些信息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信息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接受者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因此,发送者要善于挖掘信息中的新的东西,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热点来。当然,对任何一个信息发送者来说,都不可能时时、事事找到新的东西。问题在于“制造”。有些看上去似乎并不新的东西,由于发送者把握的角度不同,认识的程度不同,表现的手法不同,也可能会给接受者以新的感知。苏东坡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他看西林寺的一峰,由于角度的不同,就有不同的感知。这对我们信息发送的热点制造,何尝不是一个启迪?
5.密度加大
密度是单位载体中所含信息量的多少。要使密度加大,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无信息言辞,让信息高度浓缩于所发送的言辞之中,在有限的言辞中蕴涵最多的信息量。比如1951年9月29日周恩来在北京、天津高等学校教师学习会上讲话时提到自己说:
我小的时候读章太炎先生发表在《国粹学报》上的文章,当时虽读不大懂,却启发了我的爱国的民族思想。中华民国成立以后,袁世凯、北洋军阀的专横卖国,更使我增加了爱国的思想,因而积极参加了反对“二十一条”、反对中日军事协定等爱国活动。
这段话虽然很短,可包括了诸多人物、事物、事件,表达了多么丰富的爱国情感。其信息密度是高度浓缩的,其信息量当然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