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实用口才学
10766200000029

第29章 形体语手段(上)

一、形体语概说

(一)形体语的含义

形体指的是人的形迹和体势;形迹包括神色和动作,体势包括姿态和服饰。形体语就是人们在交际中,通过神色、动作和姿态、服饰这些非有声的言辞手段来传递信息,形成彼此的沟通交流。

(二)形体语的价值

有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除了专门的信息传递者(如教师、播音员、讲解员、主持人、宣传员等)外,其他的交际者平均每人每天用于讲话的时间是11分钟,平均每句话占有的时间是2.5秒。而这一交际中,有声言辞部分传递的信息量只约占35%,非有声言辞部分传递的信息量则约占65%。这就是说,发送者的信息传递和接受者的信息获取,主要是依靠形体语来实现的。心理学家经过多次实验后得出过一个公式:信息的传递与获取=7%的有声言辞+38%的语音+55%的形体语。这个公式概括得是否完全准确,我们不必去深究,但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一个认识:形体语是人们交际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辅助手段,具有超过有声言辞信息量的价值。

在人类出现初期还没有有声的言辞以供交际,却有可供交际的形体语。发送者通过自己形体的展示来表情达意,接受者则通过对发送者展示的形体的视觉的印象来感知发送者的情感和意图。到了语言出现以后,形体语不仅没有稍减,而且愈加发展、丰富,其交际效果有时远比有声的言辞更具风采。

对于接受者来说,通过视觉所获取的信息不仅在量上大大超过听觉,而且在质上也远非听觉可比。发送者只凭借有声言辞发送信息时,如果音量不足、吐字不清、错说漏讲,都会给接受者的信息获取造成障碍,势必影响交际的效果。而发送者再加上形体语的辅助来发送信息时,接受者通过视觉的帮助,就能够清晰地、准确地获取发送者的信息传递。比如听广播与看电视,对播音员播送的同一条消息,接受者的感觉就不一样,看电视的印象就比听广播深得多。而看电视,又不如发送者面对面地向接受者传递。为什么在抗洪前线牺牲的“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事迹报告团,要不辞辛劳地在全国各地巡回作报告,而不将磁带、录像带发行全国而自行听、看?原因就在这里。

二、形体语的运用(上)

(一)神色语

1.眼神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个什么模样,都可以通过这扇窗户透露出来。交际中,用不着开口说话,发送者的喜、怒、哀、愁、乐,只凭眼睛的神态就能传递出内心的这些情感;接受者也不一定要听发送者说话才能获取其传递的信息,只需看看发送者眼睛的神态,就能领悟其内心的活动,知道他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眼神所传达的感情,往往超过有声言辞的发送。所谓“会说话的眼睛”,就是由此而得。

《祝福》中的祥林嫂,开口说话极少,可是眼睛说话却不少:祥林嫂初到鲁四老爷家帮工时,眼睛尚有神采;再到鲁四老爷家时,因丈夫死了,儿子被狼吃了,便是“没有神采的眼睛”了,“眼光也没有那样精神了”。她碰到人时,“直着眼睛看他们”;“孩子看见她的眼光就吃惊,牵着母亲的衣襟催她走”。当别人嘲笑她时,她“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她沦为乞丐后,“我”碰见她时,“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向“我”打听有没有魂灵、地狱之事时,“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祥林嫂的眼睛,充分表达了她内心的悲苦之情。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十分善于运用眼神语。

保尔·拉法格回忆马克思说:“当某一个人在谈话中夹入几句俏皮话或机敏的答辩时,他的黑眼睛便在浓密的眉毛下快活地嘲弄地闪动起来。”

李卜克内西回忆恩格斯说:“他在观察人们和事物的时候,不是用玫瑰色眼镜或黑色眼镜,而是用明察秋毫的目力。他的目光从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总是要洞悉底蕴。这种明察秋毫的目力,这种‘慧眼’,这种自然之母只赋予少数人的洞察力,都是恩格斯所有的。这一点我在第一次会见他的时候就觉察到了。”

普·凯尔任采夫回忆列宁说:“他演说时的姿态,他的纯朴,而首先是他的一双目光炯炯能看到人们内心深处的眼睛——都使我觉得是非凡的。”

交际中,眼神的运用是通过目光注视来形成彼此间的沟通交流的。对发送者来说,他在发送过程中,目光要注视着他的接受者。如果接受者是单一的个体,这种注视的指向是集中的,发送者的目光只在该个体的身上。而身上,又只能是腹部以上,可以是眼睛、面部、胸膛。如果接受者是几个,这种注视的指向是移动的。发送者的目光应根据自己表达时的主旨、倾向,在兼顾众人之时,不时地分别指向其中的某一个体。如果接受者是一个较大的群体,像教师讲课、领导作报告、登台演讲之类,这种注视由于视域广阔,指向则是发散的。发送者的目光不能只盯着某一个或某几个,而要扫视、虚视整个群体。对接受者来说,他在接受过程中,目光也要注视着发送者。以便从发送者的眼神语中获得更准确、更丰富的信号,从而确定自己的交际对策。

比如,发送者的眼神暗淡无光,表明其内心有忧伤,自己就不要神采飞扬;发送者眼神突然明亮,表明其对自己或自己的表现产生兴趣,自己就应趁机表达自己的思想;发送者眼神游移躲闪,表明其慌乱心虚,自己就应穷追猛击;发送者眼神沉静坚毅,表明其成竹在胸,自己就不可轻率表态。

总之,无论是发送者还是接受者,都可以根据对方的眼神来构建交际的桥梁。因为任何一种眼神——正视、斜视、傲视、逼视、鄙视、仇视、俯视、仰视、蔑视、窥视,都包含着明确的意义,传递出清晰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交际各方就可以及时作出调整,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此,交际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交际的目的也才能得以实现。

有的交际者在交际中不注意目光注视,往往因此影响交际。如无论是发送还是接受时,低头看脚、抬头看天、左顾右盼、目光该指向甲时却指向乙。这种交际者要是处于发送位置,接受者会感到你心不在焉,根本无心交际,只不过应付、敷衍罢了;要是处于接受位置,发送者会感到你不懂礼貌、藐视自己。那么,这种交际还会有什么好结果呢?当然,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交际双方也可以从中明白:交际已不能再进行下去。

目光注视并不是说在交际中要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英国学者莫里斯说过:“眼睛对眼睛的注视,只在强烈的爱或强烈的恨之时才发生;其他人在通常情况都不喜欢被人一直注视。”确实,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一对恋人,彼此都会深情地注视对方的眼睛;两位情敌,彼此也会狠狠地注视对方的眼睛。美国学者迈克经过试验认为,双方交谈中,如果彼此注视的时间超过交谈时间的60%,那就说明彼此互感兴趣超过了交谈本身。因此,交际中,如果不是强烈的爱或强烈的恨,注视对方眼睛的时间应控制在60%以内。无论是发送者还是接受者,在整个交际过程中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会使对方感到局促、难堪,甚至会产生被挑衅、侮辱的感觉。为了避免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以及一点不盯对方的眼睛,可以将注视的视域稍加拓展:既注视眼睛,又注视面部表情,还注视手势、姿态、动作等等。

2.脸色

脸色,就是脸上的表情。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想说什么,是可以通过脸色来表达的。《左传》中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别人要知道某人的内心活动,也可通过观其脸色来获得。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这就提醒人们:在交际中应当留心别人通过脸色传递出来的信息。时下,老百姓形容一些党政机关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批评他们高高在上,不为或不热心为老百姓办事。当有老百姓找上门去时,在他们的脸上表现出冷漠、厌烦、鄙夷、傲慢、拒绝等情绪,使人望而却步,可见脸色在交际中的影响。

脸色的构成,除了眼睛之外,还有眉毛、鼻子、嘴巴、肌肉、须发等。人的情感都可以通过这些构件表达出来。

比如眉毛:鲁迅说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其横眉,既表示对敌人的轻蔑,又表示自己的无畏,传递情感是非常准确的。如果换成“扬眉”、“皱眉”、“竖眉”之类,就不恰当了。扬眉表示的是兴奋、愉悦,皱眉表示的是讨厌、为难,竖眉表示的是气愤、恼怒,展眉表示的是舒畅、宽慰,锁眉表示的是忧愁、哀伤,低眉表示的是羞涩、顺从,垂眉表示的是不愿、不快,挤眉表示的是挑逗、嬉戏,等等。

中国的成语、俗谚中,有不少就是表现脸色而使人获得其传递的信息的。如满面春风、喜笑颜开,表达内心的喜悦与兴奋;和颜悦色、笑容可掬,表达出对人的热情与友好;道貌岸然、冷若冰霜,表达出对人的高傲与冷淡;羞羞答答、面红耳赤,表达出内心的羞怯与激动;面如死灰、目瞪口呆,表达出内心的惊悸、恐惧;疾言厉色、凶神恶煞,表达出对人的威压与要挟;涕泪滂沱、向隅而泣,表达出内心的痛苦与悲伤;须发倒竖、鼻翼开合,表达出内心的震怒与愤然。

在脸色中,最能体现传递信息、表情达意作用的,是笑与不笑。不笑,较为简单,传递的信息是很明确的。如痛苦、悲伤、忧愁、苦闷、愤怒、激动、恐惧、惊讶、厌烦、仇恨、斥责、声讨等情绪支配时,就不会笑,也不必笑。而笑,则较为复杂,传递的信息不很明确。一个人喜欢某人某事时,他会笑;可他不喜欢某人某事时,也会笑,一个人心里高兴时,他会笑;可他不高兴时,也会笑,甚至有时一个人在本不该笑时,他也要笑。

在人际交往中,任何人都会有笑,而笑所传递的信息又不很明确。如果一个人交际甚少,涉世不深,就难以把握得住别人笑的准确含义,从而造成交际的失误,甚至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就是交际较多,涉世颇深的人,也应当注意体会不同的笑。如欢笑、昵笑、讥笑、憨笑、冷笑、干笑、皮笑肉不笑、狞笑、奸笑、苦笑、谄笑、嬉笑、调笑等等。兴奋喜悦,是欢笑;亲密友爱,是昵笑;讥刺嘲讽,是讥笑;天真憨厚,是憨笑;鄙夷轻蔑,是冷笑;勉强做作,是干笑;痛苦哀伤,是惨笑;忧郁不快,是苦笑;情不自禁,是失笑;巴结奉承,是谄笑;逗闹取乐,是嬉笑;戏谑打趣,是调笑;凶恶狠毒,是狞笑;阴险狡猾,是奸笑;得意忘形,是狂笑……只要把握住这种种的笑,也就把握了发笑者的内心世界。无疑,也就明白了其笑所传递的信息。

交际中,最能促成彼此沟通交流的笑,是微笑。微笑是不出声音,通过面部略带的笑容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脸色。这种脸色好似和煦的春风,使人感到温暖、亲切和愉快,营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的交际氛围。《诗经·卫风·硕人》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就揭示了这种作用。

微笑脸色的语意十分丰富:高兴、愉悦、满足、乐意、友好、热情、亲密、欢迎、敬佩、赞同、鼓励、领悟,还有希望、企盼、请求,甚至还有自谦、内疚、致歉、否定、拒绝。有人说,微笑是交际的灵魂,这是一点都不假的。

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画了一位几个世纪以来都令世人为之倾倒的女人,成为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形象。按照我们东方民族的审美观,蒙娜丽莎算不上漂亮,而且多少还显得有些臃肿。可她的惊人之处,正在她那永恒的微笑。使人看去,总觉得心里舒畅、愉悦,产生好感。中国的商界很早就有句“人无笑脸莫经商”和“不会笑脸迎人,没有生意上门”的说法。老百姓中也有“拳头不打笑脸人”的俗谚。这些所指,就是微笑。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各行各业都在大力提倡“微笑服务”,所看中的就是微笑所蕴涵的交际魅力。

(二)动作语

1.头动

头动,就是用头部的活动来传递信息,表达内心的情感。在表现形式上,有点头、摇头、偏头、回头、仰头、低头、垂头七种,所含意思各不相同。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点头,表示赞同、肯定、鼓励;摇头,表示反对、否定、怀疑;偏头,表示岔移、犹豫、不解;回头,表示欣赏、拒绝、回避;仰头,表示景仰、傲慢、坚强;低头,表示娇羞、顺从、沉思;垂头,表示无奈、沮丧。

头是人身体上最突出的部位,其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作用非常明显。如何动,对发送者来说,是情感的表达;对接受者来说,则可由此获得信息。唐代诗人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小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没有奇特想象,没有华美辞藻,一个“举头”,一个“低头”,就把诗人旅思的秋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举头”,触发了遐思;“低头”,陷入了沉思。一“举”一“低”的两个头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

1924年7月,现代诗人徐志摩随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日本,临别回国时,日本侍女的一个低头动作,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感到这一低头,传递给他的是无比的温柔与娇羞:“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日本侍女的动人之处,他感受到的,不是明亮的眼睛、红润的嘴唇、雪白的肌肤、纤巧的手臂、婀娜的身姿、艳丽的和服,而单单感受到了夺人心魄的温柔的低头。我们今天读起这首诗时,打开形象思维的窗户,展开想象生发的翅膀,也会为那“一低头”而感触万端。

头动中,以点头和摇头最为多见。它们所代表的意义也很宽泛。尤其是点头,除了前面所提到的赞同、肯定、鼓励外,还可表示问候、致意、感谢、满意、理解、舒畅、表扬、拥护、放心、尊敬、佩服等等。交际中,可以根据现场的情景加以运用和予以理解。

比如,甲、乙二人相遇,谈起第二天将要开幕的博览会。甲问乙:“明天你要参加开幕式吗?”乙点点头,甲知道乙是在肯定,他要参加开幕式。甲又问乙:“老张要在开幕式上发言,你觉得怎么样?”乙又点点头,甲知道乙是赞同老张发言的。甲接着说:“对这事,我有点看法,不知……”甲抬眼望着乙,乙朝他点点头,甲知道乙是愿意听的、鼓励他讲下去。于是甲便打开话匣子,谈了起来。甲在谈的过程中,他注意到乙频频地点头。这样,甲便谈兴大增,他知道,乙对自己所谈是感兴趣的、是理解的。甲谈完自己的看法后,又补上一句:“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意见,希望不要让老张知道。”乙朝他点点头,甲知道,乙是让自己放心。至此,甲便满意地挥挥手向乙告辞,乙朝他点点头,甲知道,乙在向自己致意。整个交际过程,乙都没有讲一句话,仅仅是点头,便把自己的意图清晰地传达给了甲,使交际得以完成,并收到满意的效果。

摇头虽然在含意上不像点头那样十分宽泛,但有时摇头所指是并不确定的。在双方交际中,一方被另一方问及某人、某事、某问题时,他要表示反对、否定、拒绝,可以摇头;而他要表示不知道、回答不了,或者表示此时此地不宜回答、不宜谈此事,也可以摇头。这就需要交际者根据现场的情况及自己的经验去加以判断了。

2.手动

手动,就是用手(包括手指、手掌、手臂)的活动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亦即所谓的手势。

手动是人的所有动作中运用最频繁而且表情达意作用最突出的动作。在人的所有形体语,甚至整个辅助手段中,都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手动除了孔夫子在《礼记·乐记》中所指出的“言之不足”和“嗟叹之不足”则“手之舞之”外,在不言和不嗟叹的情况下,也常常用到,其表情达意效果甚至超过言之和嗟叹之。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婆婆强逼与丈夫焦仲卿分离,悲苦的丈夫送哀伤的妻子上路,分别时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夫妻俩久久地举着手,怅惘若失,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宋代的柳永,长期寓居汴京,后要去各地漂泊,在与他心爱的歌妓告别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手动的部位不同,动作的方向、形式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有时,就是同一个部位、同一个方向、同一种形式,表示的意义也不同。这里按部位分述如下:

①手指。人手掌上的五根指头,都可用以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篮球场上的裁判,以手指的比画表示其裁判的决定;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前掰着手指向战士演说的照片,令人难以忘怀。在现实生活中,将十指交错,两手钳在一起,显露出沮丧和局促;分开一手的五指一反一正摆动,表示数字“10”或全部;伸出一手的拇指和小指靠近耳边,表示打电话;两手的手指尖贴在一起,掌心分开,状如尖塔,显示出自傲和自信。

手指用得最多的是拇指和食指:拇指与食指构成一个圆圈,伸出其余三指,可表示很好、顺利;竖起拇指,伸出食指,既可表示数字“8”,又是手枪的象形。

拇指、食指在单独运用时,含义甚多。例如:

拇指,上竖,表示优秀和称赞;下竖,表示停下和就在此地;指向自己,表示“我”,而且显得粗骄;指向身后,示意在后面或留心后面;指向侧面,表明具体方向;将上竖的拇指对人频频弯曲,作点头状,表示致意、再见;伸出两手的拇指,靠近频频作相碰状,示意交锋、接触。食指在运用中的意义,比拇指还要丰富:上竖,用于发誓、诅咒以及引起注意;下竖,表示现在、此地;指向自己,表示“我”;指向对方,含有斥责、鄙夷之意;指向前方,提醒注意、观察;指向事物,则是明确告示。还有如将食指竖在嘴唇上,暗示别人不要说话、不要吵闹;弯曲食指朝自己方向摆动,是叫别人靠近自己;在别人给自己倒茶、斟酒时,以食指轻叩桌面,可表达对别人的感谢之意;在背后议论他人时的指指戳戳,用的也是食指。将两手的食指钩在一起,则表示团结、同心。

手指所具有的象形、暗示、指向、指示等作用,历来为人所重。秦时,赵高指鹿为马,其指,是对事物的具体指点;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其指,是敌人的指头、指责。成语中,与手指的运用有关的,随便就可以举出很多,如指不胜屈、指顾之际、指桑骂槐、指手画脚、指天誓日、指瑕造隙等等。

②手掌。手掌在交际中的辅助作用,主要体现在友好的沟通方面。比如摊开手掌,表示真切、诚恳、坦露。在运用中有三种情况:

首先是握手。

握手运用的场合较多、含义较广:与人相见,不管是生人还是熟人,与之握手,表示欢迎、问候;别人做出了成绩,与之握手,表示祝贺、道喜;别人帮助了自己,与之握手,表示感谢、道乏;别人有忧愁、悲伤,与之握手,表示安慰、理解;与人分别,与之握手,表示留念、祝福;确定共同目标后,彼此握手,表达信心、期盼;矛盾的双方握手,表示释嫌、化解。在握手的方式上,稍微碰碰就松手,或用力过轻,会显得冷淡、应付;而紧紧握住又长时间不放,又会让人感到难堪。因此,在握手的时间和轻重上应有分寸。握手一般只伸出右手与对方相握,表示特别亲热、特别诚挚时,可以伸出双手与对方相握,或者以右手相握,以左手搭其臂、肩。

其次是鼓掌。

鼓掌表达的意思主要是欢迎、鼓励、感谢、肯定、同意、赞扬、拥护及振奋。在《毛泽东选集》中,我们看到在毛泽东的一些报告、演说中,多有以括号标明的“鼓掌”、“热烈鼓掌”、“长时间热烈鼓掌”等字眼,这是听讲者以掌声表达的赞扬、拥护的心意。

1999年3月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朱镕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据代表统计,台下代表的鼓掌次数达24次之多,而且都是非常热烈的,长时间的。这充分表达了代表们对朱镕基报告的肯定与振奋。

再次是手拍。

手拍与鼓掌不是同一个概念。手拍所表达的意思,是以手拍击了他物。

手拍主要体现在这样一些方面:两人相见时,彼此手掌拍一下,这在表示问候上,比握手要亲近、密切些;两人分别时,彼此手掌拍一下,这在表示祝福上,也比握手亲近、密切些。双方要达成某种协议,或达成协议后,彼此手掌拍一下,表示守信和态度坚决,甚至还表示绝交。如汉代卓文君不遵父命,硬要嫁给穷困落泊的司马相如,而与其父三击掌断绝父女之情的故事。在欣赏音乐时,用手和着节奏拍打,表达出自己的投入之情。人在对某人某事突然表示感叹时,也会使劲拍一下手。有时作为一种暗号,也用手拍来表示。

手拍除了这些手与手的接触之外,还可以是手与人体其他部位或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如朋友相见,拍拍对方肩膀或手臂,表示亲热;长者拍拍孩子的脸蛋、屁股,表示溺爱;自己叹气,会拍自己的大腿;恍然大悟,会拍拍自己的脑袋;人懊悔,会连连轻拍桌案;人发怒,则会狠狠重拍桌案。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就是闻一多对国民党倒行逆施愤慨已极的情感表达。

③手臂。手臂动作比手指和手掌都大得多,也更容易引起别人注意。列宁演说中留下的那幅左手插入坎肩,右手伸向前方的照片,显示出列宁的无限风采。

手臂的含义是很丰富的:高举手臂,表示赞成、同意;屈肘握拳上举,表明决心、态度;握拳挥动,意为鼓劲、用力;握拳前伸,表示抗议、谴责;伸手向前上方,表示希望、信念;伸手向正前,是请客人先举步,伸手向屋内及座位,是请客人到屋内就座;手往下挥,表示坚决;双手下伸,表示无奈、无法;挥动右手,表示招呼、再见;对人摇手,表示拒绝、否定;双手朝两边分开,表示完了、没了;双手背在后面,有一种居高临下、不容置疑之感;双臂抱在一起,显出一种自信与傲慢;一手撑着下巴,是在思索,或有疑惑;双手托起脑袋,则是不安、无奈的表现;十指交叉往后抱住后脑,显出轻松、闲适;双手叉腰,表示自豪和挑战。

手臂动作主要是情感的宣泄,表达者为了引起注意,加重语气,强调内容,突出思想往往有手臂动作的运用。而接受者也往往在这些手臂的动作中获得深刻印象,受到深切感染。

3.身动

身动是整个身体的动作。交际中,人的情感表达和信息传递,可以由整个身体的动作来展现。

1954年,川剧名家周慕莲在重庆北温泉休假时看到一对夫妻吵架,她对那位妻子的身体动作很有兴趣。她对同行的人说:“我发现那个女人很有表演才能。她有一个很好看的动作:她哭的时候,肩膀耸得很厉害;就在耸肩的同时,我看到她的颈项是伸直了的,头微微朝下,腮腭之间有颤动,表示出‘忍泣吞声’的情状,这就既有‘外在’,又有‘内在’了。”周慕莲说的这位女人,就是以身动来表情达意的。

身动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运用于礼节场合。我国古代的下跪、磕头就是这种整个身体的动作。

清末,吴趼人在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说了这么一件事:

清政府的一个总兵要到停泊在长江边的英国军舰上拜会舰长。他来到江边,对着军舰便屈膝跪下,磕起头来,且边磕边喊:“下官前来拜会舰长大人!”英舰长莫名其妙,问道:“他这是干什么?”通事告诉他,这是中国人的礼节,他还满怀狐疑与不解。

现在,下跪、磕头的礼节一般已不用了,只在一些特定场合和特定地域,还有所见。如1999年4月13日,李鹏委员长访问泰国清迈市。在清迈机场的欢迎仪式上,泰国群众就双手合十跪在地上,表达热烈欢迎之情。如晚辈给长者祝寿、过年给祖宗烧香、清明给死者上坟、晚辈给长辈吊孝,以及对别人恳求、对别人谢恩等。

现实生活中,身动主要有以下形式:

①鞠躬。一般表示敬意是上身向前倾斜15度左右,特别恭敬,则弯曲90度。日常交际中,鞠躬只用于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年轻的下级对年长的上级;同辈、同事之间,只在表示极深的谢意之时才用。非日常交际,如演员上台演出、演讲者上台演讲,他们也对观众、听众鞠躬,这是对公众的尊重,意思是谢谢公众前来捧场。又如吊唁死者,追悼英烈,人们也对其遗像、遗体、陵墓、纪念碑鞠躬,这是表达缅怀之情。除这些外,鞠躬还有请求和致歉的意思。我们经常看到,抗战时期侵略中国的日本军人,再次来到解放后的中国时,面对当年的受害者深深鞠躬,请求宽恕、虔诚道歉的情景。

②拥抱。这本是西方用以表达亲密、友爱情感的身体动作。现随着各国交往的频繁、人民间接触的增多,中国人也渐渐接受了这种方式。不仅在与外国人交往时用此,就是国人之间,也在一些地方流行。拥抱和紧紧握手一样,传递的都是热烈的情绪,仅仅是表现的方式不同罢了。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二次人大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关于中俄、中美关系时谈到叶利钦总统同他的会见。“会谈结束时,叶利钦总统走过来和我紧紧拥抱。我想这无非说明我们是真诚的朋友。”

③合十。合十就是两只手臂均弯曲于胸前,伸直手掌,十个指头紧紧合在一起,不动或前后摇动,闭目,身体略前倾,微微低头。这是佛教徒表达虔诚、友好的动作,在南亚、东南亚和我国西藏以及其他佛教地区流行。甚至道教以及非信教徒中,也有此动作。按照入乡随俗的观点,即使平时不用此动作的人,到了运用此动作的地方和与用此动作的人交往,也应运用。如《汪东兴日记》中,汪东兴回忆1947年10月19日毛泽东在陕北逛白云观,“道长出来迎接我们这些施主,主席双手合十,闭目低头与道长行过礼”。

除了上述三种形式的身动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域还以一些独特的身动形式来表达友好、亲密的感情。如维吾尔族亲友相见,先握手,口说“撒拉木”(您好),然后右手扶胸,躬身后退半步。蒙古族接受长者的东西,要稍屈身子,或跪下一腿,伸出右手去接。青海、甘肃藏族互相见面,伸出双手,掌心向上,弯腰躬身。满族久别重逢,以拥抱为礼,平时相见,则要稍稍弯曲身体,作下蹲状。塔吉克族久别相见,相互吻手,妇女相见,则相互接吻;告别时,男子右手扪胸、躬身,女子则双手扪胸、躬身。鄂温克族年轻人见长者要屈膝、侧身、拱手作揖。柯尔克孜族平时彼此见面均要以手抚胸、躬腰。锡伯族晚辈见长辈要“打千”——左腿前走半步,双腿下曲,双手扶左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