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健美长寿学(四)
10765300000011

第11章 秋季养生篇

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气候变化经历两个阶段。立秋、处暑、白露的四十五天,其气候特点是:一方面暑热未消,秋阳似火,另一方面早晚有秋凉。在秋分、寒露、霜降的四十五天内,其气候特点是:暑热已消,秋凉逐渐加重而转寒。这个季节,雨水少了,自然界万物收藏,枝枯叶黄,碧草干枯,一片肃杀景象。

(一)立秋养生

“立秋一场雨,遍地是黄金。”“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1.风俗

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度,时值公历8月7日前后。“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即是禾谷开始成熟的意思。立秋三候为:“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民间则有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

2.起居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立秋时,天气仍然很热,但是已没有夏天的湿度大。因为秋天的气候特点为干燥。按照中医理论,立秋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本节气在精神上,要注意内心平和宁静,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起居养生,应做到“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睡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立秋后的早晨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此时不冷不热,气温宜人,天高气爽,使人精神爽快。

3.饮食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可适当食用芝麻、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二)处暑养生

“处暑十八盆,天气自然凉。”“处暑仍无雨,结实谷也秕。”

“谷到处暑黄,家家场中打稻忙。”“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1.风俗

“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月令十二集解》上说:“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亦不亚于暑夏之季,这也就是人们常讲的“秋老虎,毒如虎”的说法。

处暑三候为:“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2.起居

处暑节气时,炎热的气候已接近尾声。此时早晚温度低,白天气温高。所以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秋燥与人的体质有关,所以预防秋燥的最好方法是增强身体素质。预防秋燥的另一环就是要重视精神调养,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

老年人在此季节,要坚持午睡。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具亏,会出现昼不寝、夜不暝的少寐现象。古代养生家说:“少寐乃老人之大患”。《古今嘉言》认为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这是符合养生学观点的。

3.饮食

在饮食上有所禁忌也可预防秋燥,首先要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做到量少而频饮;其次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可吃些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另外要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多食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三)白露养生

“白露日晴,稻有收成。”“白露西南风,稻谷结不成。”

1.风俗

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天气渐凉,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成露珠,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便是说白露时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一般习俗认为白露节下雨,雨下在哪里,就苦在哪里。因此有句农谚如此说:“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

白露三候为:“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是说这个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白露是夏秋交替的时节,古谚云:“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气候已凉,打赤脯容易着凉。

2.起居

白露节气,夜间及早晚的气温低,正午时的天气仍然很热,是秋天日温差最大的时候,支气管哮发病率很高,要做好预防工作。此时秋高气爽,正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大好时光,然而,常有不少游客在旅游期间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其实这不一定是“感冒”,而可能是“花粉热”。“花粉热”的发病有两个基本因素:一个是人体体质的过敏;另一个是不止一次地接触和吸入外界的过敏原。此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并注意早晚不要受凉,并且要对过敏性疾病积极预防。

3.饮食

在白露节气中要防止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上述的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凡是因过敏引发哮喘的病人,平时要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

《难经》记载:“人赖饮食以生,五谷之味,熏肤(滋养皮肤),充身,泽毛。”这是两千年前古人对饮食营养作用的评述。在这一节气中要预防秋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服用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等,这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不过通过食疗预防秋燥为上策。

(四)秋分养生

“秋分白云多,处处好田禾。”“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

“秋分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收晚禾;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贵如何。”

1.风俗

此时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所以称之为秋分。秋分以后,日降水量不是很大,暴雨和大雨的机会非常小,但降水的次数增多起来。

秋分三候为:“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坏户,三候水始涸。”

在民俗方面,中秋节是此时最热闹、温馨的节日。

2.起居

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祖国医学认为,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等症状,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睡觉盖好被子。胃病患者还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应戒烟戒酒。服药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3.饮食

在饮食调养上,中医以阴阳平衡为出发点,将饮食分为宜与忌。有利于阴平阳秘则为宜,反之为忌。古代医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把食物的性能归纳为三大类,即寒凉类、平性类、温热类。其中以常见的三百多种食物统计数字看,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更次之。我们在平日的饮食搭配上应根据食物的性质和作用合理调配,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而辨证用膳,这是避免机体早衰,保证机体正气旺盛的重要条件之一。

(五)寒露养生

“寒露天凉露水重,霜降转寒雪花浓。”

“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冬晴。”

“月中火色人多病,者雨雷声菜价增。”

1.风俗

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寒露三候为:“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八大处还举办了重九登高节,吸引了众多的游人。

2.起居

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此时最易流行的疾病。因为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对于老年人来说,此时很多疾病会危及生命,其中最应警惕的便是心脑血管病。另外,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嗜喘病复发、肺炎等疾病也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据统计,老慢支病人感冒后90%以上会导致急性发作,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感冒。还要科学调理饮食、合理药物防治,改善居室环境,避免烟尘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在这多事之秋的寒露节气中,老年人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对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也是养生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六)霜降养生

“处署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止。”“寒露到霜降,种麦莫商量。”

“霜降一过百草枯,薯类收藏莫迟误。”

1.风俗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最低气温可达到0℃左右。霜是近地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结晶,色白且结构松疏,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称打霜,而经过霜覆盖的蔬菜,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霜的记述歌咏很多,《诗经》中就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名句。霜降在古时也是扫墓的日子。由于天气渐冷,所以这一节气中的民间食俗很有特色,古人一般秋补既吃羊肉也吃兔肉。厦门民俗常在霜降时吃红柿,据说能补筋骨。因为此时鲜菜已近尾声,人们开始腌菜准备过冬,近年来由于冬天也可买到新鲜蔬菜,腌菜的人少了。

2.起居

霜降节气,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按中医理论,此节气为脾脏功能处于旺盛的时期,易导致胃病的发作,所以此节气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耗热量增多,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必然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影响已有溃疡的修复。

溃疡病人在寒冷的深秋及冬天,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养,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由于天气变得一天比一天寒冷,老年人极容易患上“老寒腿”的毛病。“老寒腿”也就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3.饮食

霜降在秋,故五行中属土,在人体五脏中属脾。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于此时节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饮食进补当依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