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健美长寿学(四)
10765300000010

第10章 夏季养生篇

立夏后,我国多数地区的平均气温达到或超过20℃,标志着华夏大地开始进入夏季。夏季起于农历立夏,止于立秋,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气候特点简言之可用一个“热”字概括。而详言之,又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自立夏至夏至结束,即农历四、五两个月。后一阶段,特指农历六月,节气属小暑、大暑。故中医学中将农历六月称之为“长夏”。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在夏季,气温常在37—39℃之间,甚至高达40℃,大大超出人体平常耐热的程度。

夏季暑热为阳邪,易伤人之阴,阴伤人则病。如外界温度超过了34℃,出汗受阻,体内大量内热蓄积,很容易中暑。体强者能适应这种高温,能够散泄内热,也不受外热的侵侮而致病。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受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总之,夏季是个阳气旺盛、万物生机活跃的季节,人们要顺应这一时令特点,精神上要力避懈怠倦惰;情绪上要平和愉悦,免生燥热;生活上既要防暑驱热,又要谨防贪凉受寒;作息上宜晚睡早起。

(一)立夏养生

“立夏东风少疾疴,时逢初八果生多,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

立夏时节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度,时值公历5月5日前后。“夏”原意为“大”的意思。万物至此皆已长大,故名立夏。

1.起居

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中,称之为孟夏(夏之初),此时天气渐热,植物繁盛。中医认为此时人体的心脏机能处于旺盛时期。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人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医学源流论》说:“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心主神志,既是心主神明,故称心藏神。

心的生理特性表现:其一,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医学实在易》称:“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其二,心与夏气相通应。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

2.运动

孙思邈在《摄养论》中说:“四月,肝脏已病,心脏渐壮。宜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卫气。五月,脏脏气休,心正王。宜减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气,卧起惧早。六月,肝气微,脾脏独王。宜减苦减咸,节约肥浓。补肝助肾,益筋骨。”

3.饮食

盛夏酷暑,人体出汗多,需补充水分,以保持机体平衡。夏日炎热,胃肠功能受暑热刺激相对减弱,为此,保证胃肠功能正常,选用食物滋养补益,抵御暑热侵袭,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古代医学家李时珍曾提出,食粥一大碗是夏季最佳饮食。如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并搁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胃、杜暑热的功效。

(二)小满养生

“小满高粱芒种谷,立夏种上玉蜀黍。”“小满晴,麦穗重。”

1.风俗

小满时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度,时值公历5月21日前后。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有“大落大满,小落小满”之谚语。“落”是下雨的意思,雨水愈丰沛,将来愈是大丰收。本节气在江南一带,气温平均22℃左右,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

七十二候中小满三候为:“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先是可以看到苦菜已经枝叶繁盛,并且可以采食了。

2.起居

小满节气中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下雨后,气温会急剧下降,所以这一节气中,要注意气温变化大,雨后要添加衣服,不要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夏天天气闷热潮湿,正是皮肤病发作的季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中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可见古代医学家对此已有所认识。

3.饮食

此气节是皮肤病的易发期,所以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蛇肉、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三)芒种养生

“端阳有雨是丰收,芒种闻雷美变然,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园内受熬煎。”

“四月芒种腾半茬,五月芒种光塌塌。四月芒种麦割完,五月芒种麦开镰。”

“芒种芒种忙忙种,芒种一过白白种。”

1.风俗

芒种时斗指己,太阳黄经为75度,时值公历6月5日左右。此时已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种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农谚“芒种忙忙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芒种三候为:“一候螳螂生;二候鸠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农谚说:“芒种逢雷美亦然,端阳有雨是丰年。”是说芒种与端午日下雨对粮食的丰收很有利。

2.起居

芒种时节,气温还会变冷的时候,御寒的衣服不要脱去,以免受寒。芒种的养生重点要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在精神调养上应保持轻松、愉快,忌恼怒忧郁,这样可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清除疲劳,有利于健康。

3.饮食

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饮食清淡在养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食物属性,即所谓“四气”,是指食物进入人体内,会产生“寒、热、温、冷”的作用。介于四者之间既不温不“热”,又不寒不凉,则属于“平”性。

(四)夏至养生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

“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夏至五月头,多种芝麻吃香油。”

“夏至出蒜,不出就烂。”

1.风俗

夏至正值盛阳覆盖其上,阴气始生于下,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表示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将逐渐死去。夏至与冬至是最早被人类测得的两天,我国远在以土圭测日的时代,便测到一年之中一天日影最长,而有一天日影最短。但“夏至”这两个字,却在《淮南子》一书才有所记载。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夏至三候为:“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夏蝉也叫知了,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夏至第三候“半夏生”的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以得名,也是一种阴性的植物。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一阴生,九日一变,经九九八十一天后,阳气衰退而阴气逐渐旺盛,于是天气由暑转凉;而冬至一阳生,经九九八十一天后,阴气衰退而阳气旺盛,天气由寒转热。《夏至九九气候歌》说:“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雪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出汗如沐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上床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文武百官要放假三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古代还规定夏至日前后不能晒布、染布和烧炭。

夏至时节,人们还有在门户上系彩色丝绸的习俗,目的是防止瘟疫入户。“夏至响雷三伏热。”古时农家把夏至半个月分为头时(前三天)、二时(中间五天)和末时(后七天),农人最怕的就是“时中下雨”和“时末打雷下雨”。

“疰夏”是一种季节性病症,主要源于暑热和体质虚弱。古人预防疰夏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这一时段的习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叶蛋的风俗;第二阶段则从夏至开始,有关“夏至防疰夏”。夏至日食俗中还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食面,一般指的是面条。北方则主要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食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2.起居

嵇康《养生论》中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意念中存想心中存有冰雪一样,便不会感到天气极其炎热了。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变化,一般夏季宜晚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3.饮食

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五行观点),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即是说夏天不能对心脏补益太过。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相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素问·臧气法时论》上说:“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颐身集》所说:“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五)小暑养生

“小暑热,果豆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

“入伏不种秋,种秋也不收。”“小暑一声雷,重新做黄雾。”

1.风俗

小暑时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度,时值公历7月7日前后。此时天气已热,尚未达到极点,所以称作“小暑”。小暑已是绿树荫浓,炎热之感渐渐袭来,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小暑是全年降水最多的一个节气,并会出现大暴雨、雷击和冰雹,农谚说:“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小暑一声雷,翻转倒黄梅。”又说:“小暑之中逢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小暑三候为:“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俗话说“热在三伏”,此时也正是将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也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三伏天的办法,要吃很多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除了排汗的食俗,我国还有“三伏天吃狗肉”的进补风俗。有的地方则以羊肉进补。

农历六月初四是民间传说的荷花生日,古人往往剪桃笺为莲花瓣的样子,散入池中以为庆祝。此时,南方的两季稻已经成熟,所以南方亦有六月食新的风俗。所谓食新就是尝新米,具体日期城乡各地不一定相同。新上市的蔬菜和酒肉,也谓之吃新。供品主要有苦瓜、丝瓜、茄子。俗谓“苦瓜保佑大家,茄子保佑老婆”。农历六月初一,在豫东和豫南,有六月初一过小年的说法。

2.起居

老子的《道德经》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小暑之季,已进入伏天,此时气候炎热,人易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原则。《灵枢·百病始生》上说:“喜怒不节则伤脏”。在高温天气中,人们最应警惕的是心力衰竭。在炎热的伏天,最易发生的季节病是中暑。谷话说的“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古人说的“冬炼三九,夏炼三伏”,对养生保健都是益的。

3.饮食

夏季饮食不洁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元凶,如痢疾、寄生虫等。若进食腐败变质的有毒食物,还可导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吐泻,重者出现昏迷或死亡。饮食偏嗜则会造成营养不良。饮食偏嗜有过寒过热之偏。多食生冷寒凉,可损伤脾胃阳气,因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偏食辛温燥热,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最终酿成痔疮。五味之偏是说人的精神气血都由五味滋生,五味对应五脏。梁代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当气温高时,人体消化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食欲神经受到抑制,饮食营养的调理和水分的补充至关重要,膳食应多样化。

(六)大暑养生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热在大小暑,好有雷阵雨。”

“头伏萝卜二伏乔,三伏里头种白菜。”“初伏有雨,伏伏有雨。”

“三伏之中无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此时若不见病危,定主三冬多雨雪。”

1.风俗

大暑时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度,时值公历7月22日前后。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比小暑还要热,所以称之为大暑,这个节气雨水多。《管子》中说:“大暑至,万物荣华。”

大暑三候为:“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相传为火神的诞辰。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关圣帝君的诞辰。这一天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过火把节的日子。福建莆田人在大暑节那天,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

2.起居

此节气中,炎热的程度到达高峰。中暑人数明显增多,当出现持续六天以上最高气温大于37℃时,中暑人数会急剧增加。天气太热,我们要以预防为主,常收听当地天气预报是十分有益的,在家也好,外出活动也好,应巧妙地避开最高气温段。

中暑的诱发因素很复杂,但主要矛盾还是气温。阴暑的致病原因不单纯是暑邪,而兼有寒和湿,所以阴暑不像中暑那样明朗化和发病急骤。此节气是心血管疾病、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一大危险关头。所以心脏病、糖尿病和前列腺病患者,在此节气中要分外小心。

3.饮食

大暑节气是大热天,民俗中人们往往吃狗肉、羊肉等属于热性的食物。暑天,运用饮食的营养作用养生补益,是减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证。

著名医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在中医学中,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故食疗药膳以清热解暑和温热升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