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10762100000138

第138章 “祝融”是火的代名词

火的发现与利用,对于远古人类的生活、生存和发展无疑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韩非子·五蠹》中记载,在人类没有利用火之前:“民食果蓏(luǒ,瓜类植物的果实)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燧人氏就成为人工取火的第一人。

火的发明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们逐渐地学会了用火烧饭、煮菜、取暖、照明、驱除野兽。这在人类发展史上起了重大作用。

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方法,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但是为什么不把他叫为火神而称祝融为火神呢?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氏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无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这说明祝融原名叫重黎,是一个传说人物。

火正在当时是一个管火的官员,火在当时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技术,但相当麻烦,费时费力,因此保管火种就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颛顼的后裔叫祝融,是祭火神、管理火的官,也就是火正。

在那个时代人们已经懂得钻木取火的技术,但人们还不太会利用火及保存火种,他们必须经常带着火种,每到一个地方用完火之后,又得把火种小心的保存起来,这对于迁徙不定的族人来说很不方便。

由于在当时会用火是个大事,所以族人们都很敬重黎。有一次,黎的父亲带领族人长途迁徙,途中黎只把取火用的尖石头带在身边并没有带火种。等到大伙儿找到可以安居的地方后,黎就拿出尖石头坐在石山下面取火,但因为带来的木柴全是湿的,所以钻了很长时间,也不见烟火出来的苗头,黎累得喘着气、有点懊恼有点生气。

生气归生气,还得继续的钻,钻着钻着……最后烟终于冒出来了。他更加努力的钻,希望快点起火,但经过一段时间却一直没有进展,此时的黎情急之下竟把手中的尖石头丢了出去。不料,已经钻得很热的尖石头砸在石山上,喀嚓一声溅出很多火星来。

黎看到这幕景象,马上联想到一个取火的好方法。他采了一些干的芦花,把芦花絮放在石头下面,用尖石头靠着芦花击石取火。经过石头擦出来的火星溅到芦花上面,很快就冒烟了,然后他又轻轻地往冒烟的地方用口一吹,便蹿出了火苗。

自从黎发现了用石头取火的方法后,人们就不须再花时间费工夫的去取火,也不用特别的办法保存火种了。黄帝知道这件事后,就召见他,还封他为“火正官”,并赐姓为“祝融”氏,希望黎能给人间带来光明的日子。火是重要的,也是神秘的,因此大家对祝融非常尊敬,管他叫“火神”,“祝融”一词也就代表火了;又因为火是赤(红)色的,人们又称他为“赤帝”,每年秋后都向他朝拜。

火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健康,总之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人们用好火、管好火、节约用火都是重要的,屡屡发生的房屋着火、山林火灾,不仅造成物质的损失,还有人及家畜的伤亡。小心吧,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