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历史教师最根本的基本功。每个历史教师备课的方法、程序、思考的角度,显然是不尽一致的。就像“教无定法”一样,备课也应百花齐放。备课虽然可以各有一套,但依然有着共同的规律,得按一定的章法进行。一些共同性的东西,是历史教师备课时,必须参考或遵守的重要依据。例如,对备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备课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备课的常规,等等,都是每一个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涉及的。
备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家都知道,只要是教师,人人都必须备课,人人都在备课。但是,把备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就不一定是每个教师都已经做到的事了。有的教师对备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理论上认识得十分清楚;有的教师似乎清楚,但又不很清楚,认识模模糊糊;有的教师则可能根本没有去考虑这个问题。因此,应该要求每一个历史教师都从理论高度来认识备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把备课由一个自在的行动,变为自觉的行动;把备课这一工作,由学校、教研组的要求等外来因素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也就是说,将“别人”要我做,变为我自己要做,必须做。
从理论上来讲,备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什么呢?
参照一些历史教学专家的研究成果,以及从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来看,备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备好课是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
人们无论要做什么事,特别是要做好所要做的事,必须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样的道理,历史教师要上好每一节历史课,也得要做好准备,那就是备好课。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不备课,就能讲好课的教师。如果真有不备课就上讲台的人,只能是无知狂人,其后果一定不妙。
这里所说的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是对所有历史教师,即不论老、中、青历史教师而言的。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刚上讲台的新教师需要认真备课;教了几年、十几年的教师,则根本不必备课。因而对他们来讲,备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不存在了。从表面来看,似乎确有这么一种议论或认识存在,但实际观察了解,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客观现实是,凡是课教得好,学生、家长、社会所公认的优秀历史教师,肯定是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认真备课,一丝不苟的。
这是为什么呢?
按理说,这些优秀历史教师对教材已经非常熟悉,处理和驾驭教材早已轻车熟路,教学方法也是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了,为什么还要依然一丝不苟地认真备课呢?其原因就在于备课非常重要和必要,备好课是上好课,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道理十分简单,因为教学工作是一件常教常新的工作。历史教学大纲的不断修改,培养目标和要求在稳中有变,历史教科书也随着大纲的修改而不断变更,需要再学习、再认识;历史观点、历史知识和史学理论,也在不断地更新;所教育的对象——学生,也在年复一年地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诸如此类的因素,就要求历史教师要不断地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常教常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每位历史教师,不论老、中、青,无论知识如何渊博,对教材多么熟悉,教学经验多么丰富,年年都要备新课。只有如此,才能把课讲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始终是一位优秀的深受学生喜爱的站在本学科前列的好教师。
二、备课认真与否,是衡量每个历史教师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的标尺
人们从事任何一项社会活动,都有一个敬业问题,只有那些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人民教师的敬业精神,就是要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和热爱。教师的敬业精神,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表现是多方面的。就教学而言,重要的就是要认真备课。
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观察,那些德高望重、深受学生爱戴的老教师,在几十年的历史教学中,他们的敬业精神都很强,备课十分认真,原因之一就是源于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据了解,少数教师不认真备课,甚至根本不备课,有的只是快到上课的时候浏览一下课文的内容,随即匆匆走上讲台宣而讲之。这显然是对教育事业,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态度。由此可见,备课认真与否,的确是检验一个历史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试金石或标尺。
我们强调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的。因为备课,除了集体备课外,全是靠教师个人私下进行的,而且大量的是利用业余时间。它全是靠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所驱使,自觉自愿,旷日持久地进行的。
三、备课是教师综合能力的检测
历史教师要培养、开发学生的能力和智力,首先自己要有能力,而备课就可检测出教师自身能力的高低。只会照抄照搬教学参考书或他人教案的教师,其能力肯定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上。能力强的教师,总是会采诸家之长,消化理解,融会贯通,取其精华,悟出新意,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备课思路,以及组织处理教材和讲授方法等备课程序。
这里所说的以备课来检测教师的能力,指的是综合能力。所谓综合能力,即掌握、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要求的能力;吸收他人经验和成果,为我所有的能力;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组织处理教材和讲授方法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人们常说,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上述综合能力的要求,就是在备课方面创造性劳动的显示。
备课是教师必须要做、不能不做的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备课、备好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犹如军事指挥员在战前必须做好战备工作,建筑师在修建摩天大楼前必须要有设计好的蓝图,农民在春耕前要做好播种准备,工人在开动机器前要做好工前准备等,一样的重要和必要。
备课应考虑的因素
有人认为备课只要看看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就可以了。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书,固然是历史教师备课的依据,而且是主要依据。但备课仅只考虑到书是不够的。历史学科备课应考虑的因素,可归纳为“五面、九方”。所谓“五面”,指的是书、人、时、法、具五个主要因素。所谓“九方”,指与这五个因素相关的几个方面的内涵。书,指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其他资料;人,指受教育的对象,即学生;时,指时事形势,即授课时的社会时事形势;法,指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具,指直观教具或课件。
一、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育部制定和颁布的指导性文件。它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指南,是检查教学质量的准则。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特别是大纲的说明部分,比较具体地确定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确定了处理教材内容的范围和重大原则,确定了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确定了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确定了古今中外的比例和课时的分配,还提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建议等。
因而,备课必须要学习教学大纲,了解、领会和掌握好教学大纲的精神,吃透、吃准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精神、原则和要求备课,历史课的内容要求、深浅程度,要求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所要培养的能力,所要进行的思想教育才能符合国家规定的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和教育教学目标。
二、教科书
教科书是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获得历史知识的主要读物。教师的备课,主要是讲解清楚教科书所编写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和主要精力,用来钻研教科书,掌握、熟悉教科书,花大力气弄懂教科书的内涵。这是备好课的前提条件。
但是,在教科书的使用上,备课时一定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从兴趣爱好出发,教师对自己熟悉的、有过钻研的问题,离开教科书去随心所欲的准备,乃至一个人物就可讲几小时。二是把依据教科书变为依靠教科书,照本宣科,或完全勾书背书,不去发掘教科书中有关问题的内在联系和其内容的深刻含义。
20世纪90年代新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其内容十分丰富,有正文、资料、注释、插图等,正文又有大小字之分。备课时,一定要掌握好分寸。以备大字为主,用资料、注释、插图等来补充文字部分,特别是补充大字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利用其他部分的文字和插图把大字中重点、难点讲深讲透。
三、教学参考书
教学参考书是教师进行备课的好助手。一般说来,教学参考书对教学目的,教学要点,课时安排,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有关资料等,都提出或提供了具体要求。所以,教学参考书是备课时非读不可的读物,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好教学参考书。
但是,教学参考书既然只是参考,就千万不能生搬硬套,照抄照搬。正确使用教学参考书的方法是:紧扣教科书的需要来选择其有用的部分,对那些无关紧要,可用可不用的部分,就要不用或少用。不然,就会材料庞杂,头绪和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不得要领,准备的课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对那些在教参中十分有用,而又非用不可的材料,也要重新组织,进行反思,使之使用得更好更巧。
四、其他资料
这里说的其他资料,指与教科书的内容紧紧相连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新观点、新材料以及考古新发现等。这些资料是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吸收的新鲜养料。如果历史教师的备课只是按照教科书的内容进行,不注意吸收学术界和考古工作的新成果,就会使历史教学显得陈旧落后,就满足不了不断进取、求知欲望十分强烈的青年学生的心理要求。如果这些新成果学生都已经知道了,老师还不清楚,就会使学生认为老师孤陋寡闻,学识浅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不过,对中学生讲新成果,一定要“适当”,不介绍不行,介绍得太多太深也不行。介绍得过多过深,就喧宾夺主,或使学生难以接受。所谓“适当”,就是要起到画龙点睛,激发兴趣,培养探索精神的作用。
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历史教师认为中学教师任务重,时间紧,没有空闲去查资料,谁还顾得上什么新成果。其实,只要有心,搜集资料并不难。再忙,也要挤时间看书看报,哪怕是临睡前浏览一下也好。要有意识地注意搜集相关资料,习惯了,坚持下去,资料就会源源不断地汇聚起来。
五、学生
学生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对象,在整个历史教学活动中,他们是主体。历史教师教学的好坏,通过他们直接反映出来。因此,学生这个因素,是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考虑和对待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生有低年级、高年级之分,即有年龄特征。这是教师在备课中,特别要关注的问题,历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程度、心理承受力决定在备课中如何把握教材内容的深浅难易程度,用什么方法讲授,如何培养能力、开发智力。
一般说来,对初中学生,备课时在处理教材上要注意抓住重点,突出形象生动性、故事性,要寓道理于故事之中,把大道理、小道理都融会在知识性、趣味性之中,使他们坐得住,专心听好课。在方法和能力要求上,应着重训练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他们学会读书和理解教材的内容。对于高中学生,备课时在教材的内容处理上,除了考虑抓重点,突出生动性、条理性之外,还应考虑哲理性。在方法和能力要求上,要在强化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加强综合归纳和分析论证能力的培养。
六、形势
一提到讲历史课在备课中要考虑时事形势,有的人就会很自然地联想起“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影射史学”,产生厌恶、反感情绪,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在备课时,还是要考虑时事形势这一重要因素。历史学科是阶级性很强的学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不可缺少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古老的过去的历史,有些内容与当今的政治形势总是会有着某些直接的或间接的内在联系。例如,讲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时,不联系“台独”问题,不批驳某些人分裂中国的行径,那是不行的。当然,结合形势,联系现实,也有个分寸问题,那就是要实事求是,不能牵强附会,要自然而然。
七、教师的教法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着诸多教法,有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标法、设疑解答法,还有勾书法等。从形式上看,可归纳为三种:一种是包讲到底,所谓“满堂灌”;再一种是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所谓“启发式”;甚至还有一种是一把尺子、几支颜色笔,一勾到底的所谓“勾书式”。
哪一种最可取,效果最佳呢?这是每个历史教师在备课时都要思考和选择的问题。实践证明,对中学历史教师来讲,拘泥于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都是不行的。教师考虑教法时,应该糅合诸家之长,创造自己的风格。例如,北京市特级教师朱尔澄,就是在讲述法的基础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情感教学法,从而闻名遐迩的。此外,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决定使用教法。教材中有些章节该包讲的就包讲到底,不要怕有“满堂灌”之嫌。但要“灌”得好,“灌”得巧。好和巧的标准就在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紧紧吸引住,让他们边听、边思考、边解决问题、掌握好有关的知识和理论。如果教材内容适合于讨论的,适合于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就搞启发式。但是,一定要启而必发,不要启而不发。至于勾书背书,也应是突出重点,记牢知识内容之后,让学生自己去勾、去背。在备课时把整堂课都设计成勾书课,就会把生动活泼的历史课变得毫无生气,使学生感到沉闷、厌烦,长期这样做,还会扼杀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培养与开发。
八、学生的学法
我们在强调学生是主体的同时,更特别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备课时,除了考虑教法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学法,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历史教师应该既教书又育人,既教知识也要教方法。
九、教具(或课件)
历史课的教具有模型、文物图片、地图、电影、电视课件等。使用教具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通过增加直观性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课的教学活动中,不能不使用教具或课件,但不能滥用,一定要用得适当,恰到好处。如果有的教具作用效果不佳,宁可不用,不要搞形式主义。比如说,一张某战役作战图,画得复杂而字迹又小,只有前两排的学生看得清楚,这种教具的作用效率差,就不如不用。如果这样的图,教科书上已有,就应该充分利用教科书上的图来进行教学。这都是我们备课时应该考虑的。
备课常规
历史课的备课常规,主要是指备课的形式、备课的内容、备课的类别和备课的程序等。
一、备课的形式
(一)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指的是本校教研组、年级组,或者是本地区的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备课。集体备课的目的,在于集思广益,集中大家的精辟见解,处理教材的好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方法,依靠集体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
1.年级学科集体备课
在集体备课中,年级组的学科备课是最基本的,要经常进行的一种备课形式。年级组学科集体备课,要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的和要求,统一讲授内容、教具(或课件)的使用和基本的教学方法,对各章节(或课)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对教材的分析处理,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年级组学科备课,还要备本年级各班学生的情况,针对各班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共同提高。
但是,由于历史学科课时少,一个历史教师同时兼任六七个教学班或几个年级的课,年级组备课根本无法组织。为了加强备课,发挥集体力量,提高教学质量,一些教学班较多的学校,可以实行交叉跨头上课的办法组织集体备课。至于一些教学班少的学校,历史教师可在校内与其他教师加强研讨,相互切磋,交流心得,共商备课中的问题。还可与外校,或本地区,乃至外地区的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专家取得联系,通过信件交往,电话通信等方式,对一些必须弄清楚的疑难问题进行请教。
2.教研组集体备课
学校教研组集体备课,主要是对本校历史学科的重大活动,如教学计划的制订,对各年级教学的要求,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课外活动的安排与开展,以及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重大疑难问题、教学改革的举措进行集体讨论,达成共识,统一步调,推动各年级组历史教学活动全面展开,落实、完成本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为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而努力。
这是广义的集体备课,它实际上是教研活动。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就狭义而言,主要指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和处理。在这方面尺度该如何掌握,则因校而异。在规模较小、班级少的学校,年级组力量单薄,授课教师少,就应把重点放在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和处理上;规模较大、班级多的学校,教材教法的深入研究和处理工作,则应在年级组进行,教研组主要是解决重大疑难问题。
3.地区性的集体备课
这种集体备课,主要是在有条件的大、中、小城镇举行。地区性的备课,由地区(即市、县)教研室,或者市、县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中心教研组之类的机构或组织出面进行。其研讨的内容,可以是对本地区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体研讨;可以是交流本地区或外地先进教师的备课和教学经验;可以是组织研讨观摩课;可以是请专家作报告,介绍某些史学研究和考古发掘的新成果、新观点;可以是研讨高考问题等。应该说,这些机构或组织进行的一切教研活动,就广义而言,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集体备课,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总体素质。历史教师要积极参加这些活动,有意识地与自己的备课有机地联系起来,吸取有用的营养,充实、提高自己。
(二)个人备课
历史教学的备课,大量的、经常性的、最根本的是个人备课。个人备课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大纲的要求,吃透教材的内涵;博览教参和有关资料,从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加强对重点、难点深入浅出的处理,考虑和选择最佳方案进行教学,编写和熟悉教案。个人备课注意以下几点:
1.独立思考
对教材的处理,重点难点的突破,教参的选择与应用,教案的设计,教法的选择等,都要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准则,以教科书为依据,以教学对象为根据,进行独立思考后,再加以安排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把备课变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千万不能将他人备课的教案照搬照用,不经过自己吃透、消化和理解的教案用以讲课是不行的。
2.借鉴
在备课中既要独立思考,不照抄照搬他人的东西,但是也要善于吸取他人的好经验,采诸家之长,为我所用。这就需要借鉴。借鉴,就是经过自己认真钻研,再结合本校本班学生实际,进行取舍,对那些在处理教材上,突破重点难点上,乃至进行思想教育和智能培养开发上,有独到之处,有真知灼见的经验,一定要借鉴,将之化为我有。
3.创风格
坚持独立思考也好,借鉴他人成功经验也罢,其目的在于创造自己的风格。如果说个人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上是开花结果的反映,那么其耕耘的过程自然是在备课之中了。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创造独特的风格,在备课中就要具有这一基本功。
(三)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关系
在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上,个人备课是基础,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备课形式;集体备课是提高,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两者不可偏废。当然,不能说个人备课不存在提高的因素,只是相对而言,集体备课提高的因素要多一些。这就要求历史教师都要舍得花工夫,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无私奉献出自己的成果或独到的见解。在个人认真备课的基础上,集体备课才会有较大收获,才不会流于形式。对各种形式的备课,历史教师都要认真关注,积极参与。
二、备课的内容
备课的内容有广狭两种含义。所谓广义备课,指平日看书、读报、资料积累,乃至观看电影、电视,都可视为备课。所谓狭义备课,指为完成教学任务直接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其中主要是钻研大纲和教材,分析和组织处理教材,拟定教学目的和计划,制作和准备直观教具,准备教学手段,编写并熟悉教案等。通常所说的备课,指狭义的备课。了解广义备课的含义,目的是发挥其作用,把历史课的备课工作做得更好。
三、备课的类别
大多数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历史学科的备课类别,可分为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和课时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两大类。
(一)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当学校领导或有关部门在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结束时,布置下学年或下学期的教师工作后,历史教师就应利用假期,为下一学年或学期的历史教学,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这叫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又可分为物质上的准备和教学内容上的准备两方面。物质上的准备,指领取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案纸,制作或准备教具或课件等,教学内容的准备,指抽空通读、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制订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编写出一学年或一学期教案的全部或大部分内容。
1.制订学年或学期工作计划的作用
(1)便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按时完成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
(2)便于有计划地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如中国古代史中的“氏族公社”、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等历史概念的演变。
(3)便于安排单元、期中和期末的复习和考查。
(4)便于安排课外活动。
(5)便于教具或课件的准备拟用。
2.制订学年或学期工作计划的原则
(1)要服从学校总体计划的安排、统筹兼顾。如了解下学年或下学期学校在重大节日中安排了什么重大活动,若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或国情教育,历史教师的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就应主动配合,作出相应的安排。又如,安排单元、期中考试时,要与年级组上的其他学科协调,不要使各科考试过分集中,加重学生负担。
(2)根据学校的校历,授课总周数、总课时确定后,以此为前提制订教学进度和安排课外活动。
(3)制订学年、学期工作计划要留有余地,有一定机动时间,以便在执行过程中调整,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制订学年或学期工作计划的格式
(1)整体工作计划。要用文字说明本学年或学期内,或年级备课组,或本班历史教学活动要做哪些大事,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安排和落实的。整体教学工作计划的项目可这样安排:
教学方面:第一,教学目标要达到什么水平?具体措施是什么?第二,对差生怎样加强辅导?对优秀学生怎样加强培养?面上如何大幅度提高质量?
教研、科研方面:第一,本学期要对哪些章节、专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方式及完成论文的时间如何安排?第二,对某些教师组织公开课,进行研讨;第三,落实每位历史教师要完成的学术或教学论文的课题(由教师本人定选题,定完成时间,但要列入教研组计划)。
课外活动方面:第一,本学年或学期在哪些班组织课外活动小组(或兴趣小组)?开展哪些活动?第二,本学年或学期配合重大节日或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哪些活动?具体落实的措施是什么?第三,本学年或学期组织哪些班级外出参观、考察博物馆、文物遗址?访问哪些革命老人或有关人士?
(2)教学进度计划。此类计划一般都是列表说明,下表所列仅供参考。教学进度计划各地各校规定不同,但项目和要求大同小异。
在制订这类计划时,要弄清楚本学年或本学期有哪些节假日,以及学校或年级在什么时间有哪些重大活动,占去了班或年级多少节课时,将被占的课时排除。这样,课时教学进度计划才不至于被动,或是前松后紧。但是,再周密的教学进度计划,都难免会被偶然的突发事件冲击。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教师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向年级组反映,要求调剂课时,或压缩不重要的教学内容。计划要订得留有余地。
(二)课时教学前的备课类型
可分为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两种。
1.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指在开学前准备工作中对教学大纲和教材通读、钻研,甚至在对本学期所上课程的内容全部或大部都已经备好课的基础上,再对教学单元进行全面准备。如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中的近代部分,就可分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1~7课),抗日战争时期(第8~14课),解放战争时期(第15~18课),民国时期的文化(第19~20课),4个大单元,弄清楚每个单元中的重大事件有哪些?重点是什么?难点何在?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提示?重大事件之间互为因果的部分怎样分析?
单元备课的目的,在于从宏观上把握好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纵横向联系。对学生来讲,单元备课是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好一个历史时期的全貌,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对教师来讲,单元备课是为了使教师在讲课中避免“脱节”现象,不孤立地处理每节课的内容,而要将其上下左右有机地联系起来,通盘考虑,统筹处理好教材。
2.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指历史教师在上每节课前的备课。这类课要求在开学前的准备和单元备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而准确地确定,或者再次审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的分析处理,授课方法,上下问题之间的过渡,乃至板书设计等,是否需要进行修改、补充或调整。最后写出正式的授课教案。
四、备课的程序
备课程序,实际上就是怎样备课,或者备课方法问题。一般说来,备历史课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深入钻研教学大纲(课标)
要通过钻研教学大纲(课标),弄清本学年或学期教学任务的总体要求和具体要求。总体要求是明确在三项教学目标上重点是什么?在教学内容上涉及哪些历史事件、历史问题、历史人物和有关的史学理论和概念?哪些章节是重点或非重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具体要求是弄懂教学大纲(课标)对每章每节的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内涵是什么?在原来泛读大纲(课标)的基础上,精读大纲(课标),吃透精神,吃准每章每节的要求,用大纲(课标)的要求来统帅教材,处理教材内容,做到轻重适当,纲举目张。
(二)深入钻研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目的在于要弄清以下问题:
1.要确定每章每节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要从三方面考虑,即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和智能培养。这三方面并不是每一章每一节必须全有,应该依据教材内容所要求完成的教学任务来决定,该确定几项就是几项。
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还要从课型出发。是常规课,还是复习课?应该说不同课型,其教学目的和任务,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如同样是讲隋朝这一章,复习课的目的和任务,除了与常规课有相同之处外,还应该有其特殊的目的和任务。弄清隋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比较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在常规课的教学中可以不要求掌握这些知识和能力,但是在复习课中就应该提出来,让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加深对隋朝历史深层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和分析论证能力。
确定每章每节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还要考虑听课的对象,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来决定讲授的深浅程度。
2.要把教材的内容及其内在的知识结构理顺,使之条理化
有些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结构,编写得很好,逻辑性很强。对这类教材,教师无须花大力气,就可以把其内容和知识结构理顺。有的教材却并非如此,其内容是跳跃式的,逻辑性较差,按其子目顺序无法理顺知识结构。如果备课时按其规定的子目顺序处理教材,就显得支离破碎,过度生硬。如果碰上这类教材,应大胆地调整其知识结构,颠倒其子目顺序,使之有逻辑性。还要吃透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弄懂其深刻内涵,用条理分明的办法加以处理,使之条理化。还要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考虑教材的哪些部分应该充实增加,哪些部分应该压缩从略,哪些部分应该调整完善。
3.要找出并突破每章每节的重点、难点
确定每章每节历史课的重点、难点,一是要从历史本身的实际出发;二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历史上本来就是重大事件、重大问题和重要人物的教材内容,理所当然地应该作为本章节的重点或难点。对于那些在教材中并不是重点或难点,而学生却难以弄懂,却又非要学生弄懂不可的内容,教师也应该把它们当做重点或难点来处理。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中经常碰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这两个概念,教材都未把它们列为重点或难点。但是,历史教师在讲中国近代史的某些章节时,应适当地把这两个概念当做重点和难点,给学生讲清楚。
重点、难点找出和确定后,还要设法突破重点、难点。突破重点、难点可以有多种方法,但其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是理清线索和深入浅出。那就是把纷繁的头绪理清,把深奥的东西简化成形象化。例如,“太平天国的防御战”这一条目,头绪繁杂,很不好处理。教师在发掘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可把它分为三个问题,将纷繁的内容理顺为:(1)敌人反扑(从四面八方再次包围天京);(2)太平天国重振军威的措施(军事上、政治上);(3)太平军展开防御战及结果。至于“太平军展开防御战及结果”这一问题,又可将其再分为:“枞阳会议”及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敌人从安庆退兵;破江南大营,护大战果;进攻上海失利,李秀成退守苏州;曾国藩湘军再次包围安庆,陈玉成、李秀成“打武汉,救安庆”计划未实现,安庆失守,陈牺牲,防御战失败等几个小问题加以处理,逻辑推理很强,逐层深入教材。备课时这样处理这一子目,就可把师生都感到难教难学,似乎是凌乱的内容,很清楚地展示出来,不再成为难点。又如,王明“左”倾军事路线的观点“全线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两个拳头打敌人”,是理论性较强的历史概念,初中学生很难理解。在备课中,教师就得想办法使之深入浅出,或者简化。对这些观点,有经验的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做一个打架时两个拳头都伸出去打人,胸膛和脑袋必然暴露在对手面前的动作,就把这个被动挨打的“冒险主义”理论深入浅出地形象化了。
4.要补充科研新成就和考古新成果
要适当补充学术界科研新成果和考古新成就,充实、更新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开发学生的智能。
(三)设计和编写教学教案是备课的结晶
这里,仅谈备课程序中教案的设计和编写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教案内容
应包括教学目的及任务,重点、难点,教材分析及要点,讲授方法,导入新课,提问及板书设计,教具的使用,最后归纳小结等几方面。
2.教案的详略要求
根据历史教师教学年限的长短,教学经验丰富与否等因素,可以几种类型来要求。青年教师为了打好根基,应该写详案,而且不能只写一两轮,应该是多轮次编写,使教案日臻完善。有相当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写个提纲即可。当然,这并不排斥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写详案。总之,在教案的编写要求上,应该因人而异,分层次要求,从实际效果出发,不玩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
(四)准备教具
教案设计和编写好后,要根据教学进度计划,把一个学期各章节所需要的教具都准备好。需要制作的,一定要在课前提前制作好。需要电教室帮忙播放的影视录像,也应提前联系,准备好,千万不要临时到上课了才来应急。
(五)熟悉教案
无论老、中、青教师,在上课之前都要再次熟悉教案,为讲好课打好基础。
在熟悉教案的问题上,最佳方法是,用逻辑推理和理解的方法来处理和记牢教材的基本内容,讲授的顺序,开展分析论证,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来讲,切忌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熟悉教案。
备课后的反馈
备好课的目的在于要讲好课。
可是,教师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是否一致呢?这就得让实践来检验。所以,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绝对不能备好课后一讲了事,还要注意各方面对自己备课、讲课效果的反映。根据反馈,对自己的备课进行反思,借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可根据下面几方面的反馈来进行反思。
一、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反馈
教师备课,讲课的质量如何,水平高低,学生是第一个评判员。如果教师所备的课讲授后,学生喜欢听,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了教育,同时还维护了学科的科学性,不是讲“天方夜谭”,不是胡编瞎扯,那么就应该肯定课是备得成功的。这时,就可以总结一下备课的成功之处。如果学生(或是通过家长)反映教师的课讲得不好,或不很好,教师就要检查一下,问题出在哪里?是备课的问题,还是表述的问题。假如问题出在备课上,经过反思,找出问题之后,就应对原来的教案进行修改和调整,乃至推倒重来,重新设计和编写教案。在讲下一个班,或下一轮时,按重新编写的教案再去实践。如此反复几次,必然会成功。
对待学生的意见,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首先要听,其次是反思,对的接受改进,不对或不完全对的,引以为鉴。在听取学生意见的问题上,教师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不听,人家说自己不行,自己还指责对方无知,自我感觉良好;另一种是灰心丧气,一蹶不振。
二、要听取同行的意见
备好课后,讲课时主动请同行听课,请他们对自己所讲的课进行评议。一般说来,同行的意见大多是中肯的,他们或是经验比自己丰富,或是教材比自己熟悉,或是在某方面有独到见解。因而,从同行中来的信息和意见,是历史教师修改教案,提高备课质量的一个关键。
三、要与公开发表的优秀教案进行比较
把自己备课时设计编写的教案,与那些公开发表的教案比较一下,相互的优缺点是什么?通过比较,肯定自己的长处,弥补不足之处;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取长补短,自我完善。
但是,对待公开发表的教案也不能照搬,只选择它的精华和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因为,从目前发表的教案来看,大多数都写得过多,有的是为了写给人看而有不适合讲授之嫌。如果不注意取舍,无法完成教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