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秋获集
10760600000032

第32章 秦开“五尺道”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时,中国西南方的疆域,已经到达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和珠江发源地。也就是说,今天云南的北部、东北部、西北部和中部地区,早在秦王朝时,就纳入了中央政权管辖的版图。

云南地区是怎样纳入秦朝中国版图的呢?这得从战国时秦经营“西南夷”和开“五尺道”说起。

张若开发“江南地”

战国时,云南地区居住着的“滇”、“昆明”等部落,加上贵州地区的“夜郎”和四川西南的一些部族,统称“西南夷”。人们习惯于把秦在这一带的发展,叫做开发“西南夷”。

秦占有巴、蜀之后,迈出了开发云南的第一步。最初,是前310年时,在云南境内的两个部落——丹、犁,开始接受秦的统治。接着,前285年,秦昭襄王又派蜀郡郡守张若取“笮”(ze,音则)和“江南地”。“笮”是今天四川盐源、盐边和云南宁蒗、华坪、永胜地区;“江南地”是指这些地区的金沙江南岸(一说是岷江以南)的丽江、大姚、姚安一带。

这些材料说明,早在前3世纪秦统一全国之前,秦国的势力就已经过了金沙江,到达云南北部和西北部的一些地区了。

李冰和常开“五尺道”

公元前246年,秦王朝政执政时,又继续对云南进行开发。这次开发云南,是由因修都江堰而闻名于世的蜀郡郡守李冰指导进行的。

李冰开发的目标是滇东北地区。

为了沟通四川与云南东北部的联系,李冰决定从四川宜宾至云南昭通之间,开辟一条通道。然而,从宜宾至昭通一带全是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大有“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挚援”之势。在这样的地区开路谈何容易!何况当时的生产工具十分简陋,铁工具也很少,这就增加了筑路的困难。

善于吸取群众智慧的李冰,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像修都江堰吸取群众智慧,筑人工岛将岷江分为内江、外江,变水患为水利一样,又从群众中找到了开山筑路的办法,那就是“火攻”。将需要开路的山岩石头烧热,使之膨胀,接着在滚烫的岩石上用冷水浇灌,使之骤然受冷收缩。在这一热一冷,一胀一缩之间,岩石便爆炸开裂,开凿起来就容易了。这种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开山炸石的方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火药发明以前常用的凿石方法。李冰指导民工们终于用这种方法开通了从四川宜宾到云南昭通的道路。

这一带山岩上被李冰等人用火烧过的痕迹,直到东晋时人们都还清晰可见。传说修路时被火烧过的山岩,呈红、白、蓝、黄、黑等五种颜色,它的倒影映在金沙江中,使从宜宾游来的鱼看到后也不敢贸然通过,便折头回游。一些道士来到江边,看到此景,也被吓得止步退却。

李冰开凿的这条山路只有五尺宽,故称“五尺道”。当时的四川宜宾叫僰(bó,音帛)道县,所以这条山路也叫“僰道”。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又派将军常(è,音噩)继续开发云南。他的活动主要是开发滇中地区。

常在李冰的基础上,将“五尺道”延伸,由昭通又修到了曲靖地区。而曲靖与昆明之间,地势较为平坦,早已畅通无阻。这样一来,秦朝中央政权的势力就发展到了以滇池为中心的滇中地区,进一步沟通了云南边疆与内地的联系。

秦对云南的管辖与交流

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开发后,云南地区在秦统一全国时,就正式纳入了中央政权管辖的版图,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秦对云南的开发和经营,总的说来主要是做了三件事:一通道,二设郡,三置吏。所谓“通道”,就是开“五尺道”。所谓设郡和置吏,就是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县,并委派官吏进行管辖和统治。由于史书上只记载了设郡置吏,未说明叫什么名称,所以秦在云南设什么郡,委派谁来统治,就不清楚了,有待进一步考证。

在秦的管辖下,云南及“西南夷”各部落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起来了。关中地区与四川、云南之间,商人不断往来。他们把内地的铁器等输入云南,又把云南的牛、马运入四川和关中地区。这对云南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