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10758200000092

第92章 老师,您会改试卷吗

批改试卷,我们平常都采用减分的方法。因为这样的做法,有利于试卷算分,毕竟学生做错的题目少,对的题目还是多的。笔者也认为这是个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然而,学生一次偶然的发问,让我猛然惊醒。

那次发期中考试卷,发到萧然的试卷时,我很不耐烦地发给他,那上面密密麻麻的红叉叉,让我很头疼。萧然是我们班上比较落后的学生,刚来时语文考试是三四十分。经过我一两个月的辅导,这次考试还是不及格。

孩子们拿到试卷唧唧喳喳一阵后,都投入紧张认真的订正之中。

忽然,静寂中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冒出来。

“老师,我能请您帮个忙吗?”萧然拿着刚才的期中试卷。

“什么事?”

“我想把试卷上的减分改为加分。”

我有点疑惑。

“那有什么不一样吗?”我看到原本布满红叉叉的试卷已经被她小心地擦去了。

萧然黯然道:“我想在试卷上看到每道题目,这次又考了多少分,比以前进步还是倒退……”“多一分,对我来说,就是一分进步和希望呢1

我惊呆了。试卷的不同改法,竟然包含着一个孩子的期待和希望!是啊,我们批改试卷,眼里只盯着错的题目,错多少,该扣多少分,却从来没有想过这题对了多少,得了多少分。换个思维角度来看,试卷上采用减分,减掉一分,就是减去一分希望,加一分就是增加一分信心啊!

记得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人在黑板上挂了一张“画”,白纸中画了一个黑色圆点。问大家看见了什么。所有的人都回答道,一个黑点。一张纸上那么大的空白没有看到,却单单看到一个小小的黑点。

我们不少老师通常只看到“那个小小的黑点”。有的学生因为“黑点”比班里其他人稍微多一些,就成了老师训斥、指责的对象。老师在批评这些学生时,往往措辞严厉,随口而出,结果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如果老师换个角度,盯着学生“偌大的空白”,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呵护他们,鼓励他们,让自己的学生在鼓励下产生自信,那效果岂不更好?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指导一个学生语文第一单元考试时,不也是这样教育的嘛:“你不错,没看书就考了30分,下一单元你看一下书,一定能考40分。”是啊,魏书生说得多好,“改变了自己,昨天最难教育的学生可能变成今天最与自己知心的学生;昨天最不愿讲的课,今天讲起来可能成为一种享受。”

教育,当我们换个角度看待,会发现学生身上许多的闪光点,在适当时机称赞,也许我们会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收获一份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们,换个角度看孩子,面对他们洁白的人生试卷,我们应该点“墨“成金,把眼光盯向未来,让他们在自由的天空里充满自信和希望,填写自己最完美的答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