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10758200000091

第91章 给班级改个名……

哈佛大学的理念是让诚实看守校园。每走进班级,看着班级门楣上那红色的数字“四(8)班”,纵然是红色的火焰,天长日久,我依旧感到的是一种冷冰冰的心情,多少个白天,多少个学期,一直是这几个单调又丝毫引起不了人浮想联翩的数字,无数次闯入我的眼帘,时间久了,有近似一种折磨的感觉。那么对于我们的孩子是否更加是一种折磨?

课堂内外,就是在这个教室里,除了上课、听讲、发言、做作业、有趣活动还包括老师的批评、学生的嘲笑等,万般滋味都浓缩在这几个毫无生气的数字中了。

有的孩子在闲聊时分,偶尔会告诉我,邸老师,我一看到我们班的班牌,就有头疼的感觉。虽然我知道她说的头疼与班级数字无直接的关联,至少是与心理有关。

曾有人说,错误也是一种教育资源。那么我们能不能从班牌入手,把班牌也当做一种教育的资源呢?

数学活动课上,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以给班级起个有个性有文化的名字为主题,展开讨论。结果话音未落,班里就炸开了锅。这可是破天荒地第一次对班牌的挑战,也是从没有人对这样根深蒂固的班牌权威地位发出挑衅。孩子们一时激情难耐,纷纷开动脑筋,天马行空起来。

经过几个小组的激烈讨论,定夺,最后几个小组商定好了班级的名字,森林般的小手举了起来。

首先发言的是班里的女班长张延同学,老师,我觉得我们班取个火箭班名字最好,我们的理由是美国有个篮球队叫火箭,我们中国的优秀运动员在那支球队打球,为祖国争得了不少荣誉。我们取这样的名字,一是告诫我们学习要为祖国争光,另外我们的学习成绩也要像姚明叔叔那样直线上升,火箭般的速度……

话音未落,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旁的我也不住地点头,说的真好啊!

稍后,副班长那组也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我们班的名字也可以起叫洪泽湖,理由是我们都是吃着洪泽湖的水长大的,不管将来我们走多远,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家乡。同时我们还要有湖的胸怀,胸怀全球,放眼天下嘛!

嗯,不错,有志向啊!我也称赞道。

一旁不甘落后的文艺委员杜莫言站了起来,我给我们的班级起个彩虹班名字,因为我们的泗洪原来又称它虹洲,它不就是一座人间的彩虹吗?愿我们的将来,带给泗洪以及我们的祖国母亲是一道七彩斑斓的彩虹,照耀大地。这彩虹还像一座桥,一座老师你建起的人桥,我们从这座桥上走过,才会有我们明天的辉煌。

第四个讨论小组站起来发言道,为了宣传我们泗洪的旅游,我们还可以给班级起个湿地驿站名字嘛。你看许多地方的湿地还不如我们这的面积大、野味足,干嘛不把它选出去呢?为了更加细化我们的湿地旅游品牌,我们还可以按照湿地的景观如荷花组、生态组、观鸟园组、穆墩岛组和王沙组。不管现在,还是将来,我们无论走到哪,都是一块块活广告,都是家乡美景最别致的代言人呢,为家乡的旅游作贡献呢!

……

我深感诧异。没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班牌,同学们居然有这么多奇思妙想的名字呢!经过权衡或者说一种全新的教育,我采用了同学们的建议,一个月换一次班牌,每个月以什么名字命名,就以其为主题开展学习知识竞赛等活动。结果,什么旅游知识、本地风景、人文知识、名人故事、名言名句还有神话传说遍布班级的角落。走进改名后的班级,同学们都有种奇异的感觉,新鲜又亲切,还在无形中得到了人文的熏陶,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这小小的改动中得到了丰富、提高。

小小的班牌,简单的几个字的差异,却差异出一片神奇的文化风景呢!有了这些文化的熏陶,孩子们对班级更亲近了,学习的兴趣与风气更加浓了。

名师,她本姓“师”

名师,顾名思义,就是有名的教师。如果再具体地说,那么不外乎她做出了一流的业绩,培育出了一流的英才,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等。诚然,不管名师,还是普通教师,他们总归是教育工作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应当是所有教师的职业规范。然而,近年来,一些教师在成为“名师”后,便无心教学,逐渐脱离群体,脱离教书育人的队伍,成为游离于教育之外的另类人士。笔者认为,“名师”,不能忘本,她仍姓“师”,仍然要敲好教师的钟。

(1)名师,依然要立一个“德”字

君不见,一些教师成为名师后,自我约束意识较弱,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再热心,自己在校外办起了补习班,整天在荣誉、鲜花和掌声的包围中,人生的价值取向开始倾斜,方向开始迷失。有些名师甚至借名师之名,投入主要精力去编写和出版教辅材料、搞有偿家教,转而荒废自己的教学业务等。笔者认为,不管名师到达多高的层次,她依旧是教师,何时何地,她都应该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拥有高尚的师德,树立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积极价值观,这才对得起教师以及“名师”的称号,这样才能在教育事业中不断发光发热。

(2)名师,依然要求一个“真”字

名师,名起来,靠的是过硬的业务,是不怕火炼的“真”金。课堂应该是他们的主阵地,因为第一,名师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成名后,让名师依然回到课堂中去,这才是学校之幸、学生之幸,更是师之幸啊,而不是借其名,或让他们以名师自居,脱离课堂。如此,名师名之何用?第二,名师的名应体现在较强的科研能力上,名师的脱颖而出,是基于他们的教育教学研究达到一定的造诣、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所产生的影响。第三,名师之“名”应体现在示范作用上。名师应该能通过自己的一套教育教学理念或者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广大普通教师上好示范课,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以推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这才是真名师也!

(3)名师,依然要讲一个“教”字

名师本质仍是教师,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天职。名师,更应当增强对学生的责任感。真正有责任感的优秀教师应以此为奋斗目标,这样才不会愧对教师的荣誉。现实的情况是,成了名师的人,还有多少人依旧默默耕耘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或提拔?或浮于教学?或走向高一级学校或教育部门的领导岗位,或以种种理由不从事或少从事教学工作,荒废了教学与科研;这样一来,那些曾经叱咤教坛的风云人物离开了教学一线,名师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其名之何意?思量学校费尽心血培养、教师不懈努力而结出的名师“花朵”,以如此的途径走向凋落,不仅是名师本人与学校的损失,更是教育事业的损失。

(4)名师,依然要追一个“献”字

名师,作为荣誉与经济的双重获得者,是广大普通教师的楷模,更应当增强献身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在教育工作中,应处处做教师的榜样,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用高尚的情操陶冶或者影响着年轻的教师献身教育,为教育事业谋发展。现实中,许多教师的价值取向偏离了教师应有的职业价值取向,过分追求名誉,有悖于名师的精神称号。真正的名师应把培养优秀人才当作幸福,这样,才会享受教育事业的光荣,享受孩子成长的幸福,享受自我发展的愉悦。

名师,把握住一个“师”字,看轻一个“名”字,也许如此,才无愧于教育事业馈赠于他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