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做练习时遇到了这样一种情境题:在一座独木桥上分别写着“-8”“-7”,想要过河的小朋友必须用自己身上的数字,十几去减8和减7,得出正确的得数才能通过独木桥。题意全班的小朋友都理解了。因为那时他们个个摩拳擦掌,都想陪着图中的小朋友一起过河。
我看着每个学生都很认真的样子就想笑了。在平时的训练中,做口算是他们觉得最没意思的一件事,通常我强化他们口算时,他们都是这样回答我的:“老师,我们都会了,就是不太快。”一年级的孩子就知道找捷径了,如此思想一定是这个快速发展社会所带来的附属品吧?学习有捷径吗?
今天却因为图中的同龄孩子要独自过独木桥就很乐意帮他们,看样子每个人的心灵底层都是同情弱者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他们都渴望用自己的能力去帮他人。我笑了笑对学生说:“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都是懂事的孩子,都愿意用自己的智慧去帮他们,但老师有个要求,你看你们能做到吗?”我一边卖关子一边慢慢地说。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能做到的,快让我们帮他吧1孩子们急切地说。
我说:“我的要求是:帮图中的孩子过河,你必须要准确地说出答案,不可以说错了,否则,他就会掉到河里了。请想帮他过河的小朋友仔细算好得数。可以吗?”“可以1学生的回答让我觉得他们的力量是无穷的,谁也不会让那些过独木桥的孩子掉下去的。
于是,我们开始过第一个小朋友,他身上的数字是13,用13减8和减7,孩子们顺利通过了。这时站起来一位班级最老实的孩子,现在他的样子是涨红了脸,腼腆地说:“我能帮他吗?”我高兴地说:“可以啊1他说了14减8和减7,算出得数是14减8得5,14减7得7,班级立刻像炸了锅似的,吵得不行,我示意他坐下去,并没有立刻对他的错误进行指正。请班里的孩子们安静下来。对他们说:“谁愿意帮他?”举手的一大片。请班级里有名的“小博士”帮他,顺利说出了答案。可他不坐下去,“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老师,他没有说对,图上的那位同学怎么不掉下河呢?”“小博士”一脸疑惑,“他为什么不掉下河?”
“你为什么希望他掉下河?”我也是一脸的疑惑。
“我希望他掉下去,想知道他掉下去是什么样子啊?”
孩子怎么会这样想,为什么要这样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有这样与众不同的想法,我们的教育从启蒙段开始问题出现在哪?
他怎么不掉下河?亲爱的孩子,你到底想的是什么?童真年代里的孩子们,你们到底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