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10758200000025

第25章 孩子,你为什么冷漠

一节课上,两个人摔倒了,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却摔得我心生悲哀。

数学公开课,老师面带笑容、和蔼可亲地走上讲台,正准备充满激情地带领着孩子们探索数学王国的奥秘时,谁想到,台阶和老师开了个不太严肃的玩笑,轻轻地一绊,上课的老师突然就倒下了,和教室的地面狠狠地亲密接触了,把老师摔得嘴巴都开成了一朵冬天里的花朵。老师扶了扶眼镜,吃力地从地上慢慢地进行着站立的运动,把眼泪硬是忍了回去。

我们几个听课者连忙都起了身,她却向我们摆了摆手说,她没事,接着上吧。

此时台下,孩子们奏起了一曲“开心”的歌——一阵此起彼伏的笑声从教室飞了出去……哈哈哈哈哈哈,笑得东倒西歪。

课继续进行。

无独有偶。正当老师们在聚精会神地听课时,突然,从台下又“咚”的一声。

我抬头寻找声音的地方。原来一个孩子凳子没坐好,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大哭。

怎么啦?没跌着吧?老师顾不得上课,也忘记了刚才的隐痛,快步走到孩子的身旁,扶起那个孩子无比关切地问道。

老师边把孩子抱起来,又帮她把凳子放好,用手轻抚着孩子的头,坐稳了,好吗?

全班立时鸦雀无声。

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为孩子的冷漠悲哀,更为我们的教育痛心埃

据调查,现在的孩子几乎没有人能准确说出父母的生日,唯独记住了自己的生日,有的甚至连最简单的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愿意。在他们看来,父母包括老师这样或那样都是应该的,他们没有一点同情和感恩之心埃

人与生俱来都应该有同情心的,因为同情心是人类的一种美好品质,如果人人都能具备这种良好品质,那么我们在关心他人的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这样就会营造出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温馨氛围,使我们心情舒畅,健康乐观地生活、学习。

人之初,性本善。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同情和感恩,替代的是自私和冷漠?

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恐怕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很在关系。如今的家庭教育,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一切向分数看齐,家长为了孩子的成绩,是一味地物质满足,吃要最好,玩要最棒,却忽略了在精神上对孩子的教育。并且在这个备受经济冲击的社会,我们大人也被自私自利的思想观念所左右,变得越来越冷漠,其心态的流露不可避免地侵蚀到孩子的情感领地。再看看我们的学校教育,为了成绩、名次抑或升学,忽略了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结果培养出“品”“学”并不兼优的学生,道德、伦理教育在学校处于边缘的地位,许多人成为“头脑发达”道德平庸的“单面人”。当然,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悲哀。看看我们培养的学生,是怎样对待老师的呢?我觉得很有必要反省一下,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我们是否为了赶进度、改作业、各种考试、竞赛,加之超负荷的工作,顾不上抓学生的思想教育?对于生长时期的小学生来说,现在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任何一个环节的发展都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教会他们感恩,将是我们家长和老师责无旁贷的责任。我们不但要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去拼搏、去竞争,更要多给予他们情感因素的辅导,鼓励他们多去关心人,还要教会他们心存感激。

但愿当我们再跌倒的时刻,有人能扶我们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