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10752300000022

第22章 教师要认真执教

当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便是认真执教、爱岗敬业。教师敬业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便是认真执教。认真执教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工作中心,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人才质量的高低。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有教学手段先进程度问题、实验仪器设备充裕与否问题、教材选用问题、师资水平问题、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否科学问题、教与学的风气以及教学环境氛围好坏问题等等。

但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素质。众所周知,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是高深渊博的学识,更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知执教,从严执教。知识传授的效果如何,从教师方面谈,与是否认真执教是息息相关的。只有认真执教,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促进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要将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认真执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

认真执教必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上

教学工作是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共同完成知识传授与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活动过程。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学过程包括备课、授课、批改作业、出题考试、阅卷评分等环节,每个环节紧密相扣,缺一不可。教师的教学唯有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顺利通过每一个环节,才能将每一门课程的教授任务圆满完成。所以,要将所授课程的质量提高,教师就一定要将认真执教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

1.备课必须严谨认真

上好课的前提便是备课,教案不仅能将教师的学识水平反映出来,也能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解,对教材研究的深度和教学技巧的理解等等。知识传授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是否充分,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备课严谨认真。在备课前,应反复钻研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广泛阅读有关资料,特别是有关新知识、新科技进展资料,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然后写一份条理清晰、富有新意的讲稿。一份能够反映教师严谨治学、认真备课的高质量的讲稿,就为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条件。

2.授课态度必须严肃

课堂之上,教师直接面对学生,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环节。因此,它对教师的要求是以十分认真的态度对待课堂教学。

第一,教师需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态度和蔼,在课堂之上给学生严肃可亲的形象。

第二,讲解知识逻辑要严密,条理要清楚,语言要简洁通俗。

第三,讲究教学的方法和教学技巧,板书要工整、规范,实验要严格按规程操作、示范。教学方法运用得体的课堂教学,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

第四,守信、准时,上课不迟到,下课既不提前也不拖堂。这也是教师以严肃态度对待课堂教学的表现。

3.批改作业要认真

不管是课上练习,还是课后的作业,都是帮助学生消化、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的一个必要环节。因此,教师对学生所做的作业,必须认真批改,为学生订正错误,同时自己也能对学生领会、掌握知识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漏。

4.执行考试纪律要严格

考试,也是教学过程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是全方位检查教师教学的效果、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十分重要的手段,是对教学质量高度进行衡量的重要尺度。教师在考试这一环节之上,一定要认真做好出题、监考、阅卷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出题要严密。所出试题应难易适中,覆盖面大,准确清晰而无错漏,特别是试题出完后,要严格保密,任何泄题行为都是不可宽恕的。

第二,要严格监考,对考试作弊的要严肃处理,切不可对作弊者漠然视之。

第三,阅卷要严肃、认真、公正。考试分数既是衡量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尺度,也是影响学生利益的大事。所以,在阅卷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认真仔细,准确给分,对待每一份试卷都要认真公正,不可以感情用事随意扣分或者是送分。

5.为人师表,严于律己

为人师表,就是教师要为学生起表率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执教,严格要求学生,首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时刻以严格、严谨的态度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严于律己,从严执教就能严而有威、威而有敬、敬而好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很难想象一个疏懒、疲沓、律己不严的教师能够执教从严,并能对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一个合格、负责任且具有敬业精神的老师势必是对待教学认真的老师。

执教不严会产生哪些不良的影响

1.败坏教风,影响学风和校风

执教不严就是教风不端。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也就不能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就会放松自己的学习,难以形成认真刻苦、好学上进的风气,就会令学风败坏。一所学风不正、教风不端的学校也自然不可能有良好的校风。

2.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如果教师的执教不严,不能够将自己厚积薄发、融会贯通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不能向学生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学生也就不能掌握好必须掌握的知识,这也就形成了知识体上的缺陷,影响的是教学的质量,受害的自然就是学生。

3.为国家输送的是不合格人才

执教不严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也就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培养出质量不合格的人才,不仅将教育资源浪费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人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在可惜。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然已经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就应当热爱自己的工作,以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不然,敬业精神不强,工作马虎、懒散,就会给学生以消极影响。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在敬业精神的激励下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以高尚的品格和对教学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工作,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会自觉认真执教,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