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语禅心
10752000000080

第80章 为王负机喻——坚意修为,勇敢面对

“佛语”

昔有一王,欲入无忧园中欢娱受乐。敕一臣言:“汝捉一机,持至彼园,我用坐息。”

时彼使人羞不肯捉,而白王言:“我不能捉,我愿担之。”

时王便以三十六机置其背上,驱使担之,至于园中。

如是愚人,为世所笑。

“译文”

从前有一个国王,想到无忧园里去游戏玩耍。他命令一个大臣说:“你去搬一把小凳子,拿到那座花园里,我坐着休息休息。”

当时那个被指派的大臣认为这样做丢了面子,不肯去搬小凳子。他对国王说:“我不能搬,但我愿意担着小凳子。”

当时国王让人拿来36把小凳子放在他肩上,逼他担着,到了花园。

像这样的蠢人,被世人所讥笑。

“禅心”

打肿了脸去充胖子,只能是自食恶果。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就要勇敢地去承担,推卸责任往往会被看作是居心叵测的体现,难保会因此受到变本加厉的惩罚。

大臣为国王效忠,那么替国王搬一下凳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唯独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断推诿,结果却招来了36把凳子的重压,何苦当初啊!勇于承担责任才是忠心的体现,大臣不明白这一点,那么他所宣誓的忠心永远只能是嘴皮子上面的功夫。

好事换一种方式去做,还依旧是好事;坏事即便披上了伪善的外衣,依旧改不掉吃人的嘴脸。大臣用挑凳子的方式替换了背凳子,其实质还是没有改变,换汤不换药,大臣还是要承受把凳子搬弄到花园里面的折磨,只是这次折磨却比上次要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

在其位便要谋其政,如何巧妙地处理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恐怕是每一个人心中都打过的小算盘。其实方法很简单——做你该做的事情。不要把自己分内的事情无限期推诿,不要把属于自己的任务肆意推脱给别人,这么做只是在证明自己没有能力去处理好一件事情。要让别人相信自己,首先要拿得出让人信服的证据。只有铁证一般的鲜活事例,才具有说服力。

一天,一个平时懒散的小和尚去请教老禅师如何才能悟禅,老禅师并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给他讲了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个人养了两匹马,一天他领着两匹马外出拉活。两匹马各拉一辆大车,前面那匹走得很好,而后面的一匹常常停下来。于是主人把后面一辆车上的货物挪到前面一辆车上去。等到后面那辆车上的东西都搬完了,后面那匹马便轻快地前进,并对前面那匹马说:“你辛苦吧,流汗吧,你越是努力干,人家越是要折磨你。”

回到家后,主人想:“既然只用一匹马拉车,我养两匹干什么?不如好好地喂养那匹勤快的马,把另一匹马宰掉,总还能拿到一张皮吧。”于是,他便把那匹懒马杀掉了。

那个小和尚听完这个故事后,若有所悟。

做一匹勤快的马,只有付出了劳动才能换来上等的马料。而越是偷懒,就越让人看不起,最后等待自己的只能是被屠宰的命运。

完成自己分内的责任,是每个人应该尽到的义务,而如何去高效率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呢?答案有很多种,但每一种答案都离不开勤劳作为坚实的后盾。只有像第一匹马一样,勤勤恳恳地去用心工作,才会换回别人的欣赏与赞扬。

天道酬勤。投机取巧可能会取得一时利益,但最终必定会让自己走进一条死胡同。通过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每一滴血汗都是奋斗的最好证明。品尝自己辛劳的成果,曾经的苦难都会转化成甘甜的果实,滋润生活中的时时刻刻。

勇敢承担,用最坚实的心去磨炼,生活必将被你的坚忍不拔所感动,还你一份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