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10749200000061

第61章 李继隆:抗辽猛将,老骥伏枥

李继隆(公元950~1005年)字霸图,祖籍上党,大宋名将。善骑射,晓音律,好读《春秋左氏传》,以礼待儒士,多智谋,谦虚谨慎。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迁侍卫马军都虞侯,为沧州都部署。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以河西行营都部署,破李继迁,擒赵保忠。至道初年,任灵、环十州都部署。真宗即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少年从军,勇冠三军

李继隆的父亲是著名的北宋开国将领李处耘。李继隆的妹妹经赵匡胤撮合嫁与赵光义为妻,后来就是著名的明德皇后。李继隆之弟李继和后来是镇守西北边防的名将。因李处耘和赵匡胤的结拜大哥慕容延钧不和,李继隆虽有才华,却屡遭压制,少年时代的李继隆只好每天游猎练武,等待机会。

由于后蜀叛军和盗贼猖獗,于是太祖募兵剿匪。公元964年,宋太祖讨伐后蜀的战争爆发,李继隆作为将门之家,年方16的他毅然参军入伍,参加征服四川后蜀的战斗。校军场上他每射必中受到赏识,被任命为果、阆州监军。慈母见到年轻的爱子将要远征不免非常担心,找来一些当年丈夫的老部下辅佐李继隆。没想到李继隆一口回绝道:“是行儿自有立,岂须此辈,愿不以为虑”,就此踏上了漫长的征途。军人的生涯充满了危险,蜀道更是艰难,在胜利归来的路上李继隆连人带马掉入了山沟,幸运的是给一棵树挂住了,人马无恙被救了上来。

随后李继隆和300名士兵被派到长沙去剿灭数千名当地的蛮族,武器只有刀和盾牌。但是年轻气盛的李继隆冒着蛮族不断施放的毒箭身先士卒,以伤亡100多人的代价打败了敌军。战斗中他的手臂被敌人的毒箭贯穿,危在旦夕,好在部下搞来了解药才得救治。这一战李继隆以勇猛传遍了全军。宋太祖听闻后对其赞赏有加,南征金陵后就派李继隆负责水路运输补给。唐军全力攻击宋军的水运,但李继隆屡屡击败南唐水军,并且斩杀了敌军一位高级将领,有力地保障了宋军补给。

宋太宗对北汉的战争开始后,李继隆一如既往“奋以先登,勇常冠军”,在攻打太原西城时一次敌军投石机投出的石头,正好落在他身边,一位随从亲兵当场被击中身亡,但他仍然毫无惧色从容战斗在第一线。北汉在宋军的打击下终于投降。李继隆为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幽州战役,大败辽军

北汉灭亡后,李继隆作为先锋参加了幽州战役,起初连连获胜,可惜高粱河之战,因为宋太宗失误导致契丹名将耶律休哥大破宋军,各路人马都慌忙败退,只有李继隆所属部队且战且退,安全撤离,耶律休哥看到了也大吃一惊。战后李继隆因为战功被任命为镇州都监。辽军随后转入反攻,契丹人派出耶律休哥和韩匡嗣带领大军直抵满城。宋军按照太宗皇帝的部署分为八阵对峙,宋军有人提出八阵的部署力量过于分散,应该改为二阵,但是宋军大将崔翰犹豫不决,恐怕违反了太宗的命令不好交待。当时身为监军的李继隆当场表示“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有了李继隆拍胸脯,宋军于是大胆地做了违背太宗意图的正确变阵。一场大战过后辽军惨败,被斩首万级俘3万,杀敌约8万人。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辽人再次卷土重来,辽景宗亲率三路大军南下。李继隆跟随名将潘美迎战于雁门,潘美以曹光实为先锋击溃了辽军。李继隆和潘美乘胜追击,攻破了敌军25寨,斩首000余级,俘获万人追击到辽境内的灵丘才返回。同时其他各路宋军也捷报传来,崔延进破敌于唐兴斩首数千级,斩杀辽军大将太尉奚瓦里,府州“折家军”也取得了胜利,辽军损失惨重,其入侵计划全面崩溃。

“静塞”骑兵,出其不意

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冬,辽军派“战神”耶律休哥再次大举入侵,攻克涿州,陷长城口。李继隆领兵北上增援不敌耶律休哥,宋军退保北平寨。耶律休哥领8万精骑继续南下,陷满城,南下祁州。李继隆再次赴战,路上遇敌激战之后斩获不少,最后依据宋太宗指令退保唐河。耶律休哥的精锐铁骑也没闲着,如风雷一般迅速扑向了唐河。面对辽军凌厉攻势,李继隆一面招来镇州都部署郭守文增援,一面在北岸设下000名伏兵准备背后偷袭。耶律休哥不愧为名将,很快发现了宋军伏兵,他首先对宋军伏兵实施攻击。李继隆见情况有变立即下令荆嗣出战救援,荆嗣杀入重围救出伏兵,迅速退到河边,把军队分为三阵,背水抵抗。辽将耶律休哥亲率骑兵主力登上烽火台求战,然后全力冲击。勇将荆嗣顽强抵抗,战斗拉锯了好几个回合后,荆嗣军抵敌不住且战且退撤到南岸和李继隆主力会合。辽军见势迅速杀过河桥。李继隆的部下袁继忠见此慷慨陈词。但黄门林延寿等却拿出太宗皇帝不许出战的诏书。李继隆早已下定决心一战,他下令田敏带领其数百名静塞骑兵来到阵前,“静塞”这个番号是大宋精锐骑兵部队,田敏不负众望带着骑兵“摧锋先入”。李继隆,荆嗣,郭守文乘势掩杀,辽军大败,横尸遍野,宋军一直追击到满城,斩首000级获马万匹。战后辽军南下的势头被初步遏制。大将裴济本来和李继隆不和但此战摒弃前嫌奋力拼杀,和敌人短兵相接,战后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徐河之战,大败辽军

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耶律休哥再率三万铁骑南侵,旨在切断威虏军的补给。宋朝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人建议放弃威虏军。李继隆表示反对,他召集镇州、定州、高阳关精锐万人,毅然出发运粮,归途中渡过徐河后遭到耶律休哥追击。李继隆派麾下大将尹继伦偷偷进至辽军后背。到了凌晨尹继伦乘耶律休哥不备,突然从背后袭击辽军,辽军正在用餐不及防备,顿时陷入混乱。尹继伦杀入辽军指挥部,劈面一刀,耶律休哥手臂差点被砍断,狼狈逃窜,但辽军毕竟人多,很快组织反击,尹继伦渐渐支持不住,连连败退。此刻李继隆和大将王杲,范廷召领兵杀到增援。辽军大败。宋军追击了几十里,辽军在曹河遭到宋军孔守正伏击,又死伤不少。徐河之战后,辽军嚣张的气焰被打了下去,此后10年辽军没敢再次大举进攻。

“点评”

李继隆少年从军,参与了宋朝开国以后的重要战争,一直到宋辽战争结束。就像影片《巴顿将军》里说的一段话那样:“他就是为战争而生的人,战争的结束意味着他生命的终结。”这句话也正是李将军一生的写照。李继隆勇敢果断,为人刚直,机智多谋,宋太宗赞扬他有“七擒之智”。李继隆的业绩应当为世人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