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做事技巧
10748600000042

第42章 更新思维,灵活用脑

为了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增加人们的生存资本,做事有“技巧”的人善于突破思维,喜欢换一种思考方式,去创造新的,变革旧的,来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以增加自身的生存之本。而在做人做事上,大多数人都有急躁的毛病,但这样的确是有害而无益的,做事有“技巧”的人,往往是先思而后行,不妨让行动比思维慢上一拍,事情往往做得更完美。

如果想通过少做一些工作来得到既定的东西,那么你就一定要比普通人思考的更多;如果你想通过同样的付出来得到更多的回报,那么你就一定要比普通人更善于思考。这是做事的基本道理,虽然道理简单,但在做事过程中,如果你只长教训,不长记性,那么你永远也摆脱不了平庸。

平庸的人往往不是懒得动手脚,而是不爱动脑筋,这种习惯制约了他们的发展。相反,那些成大事者无一不具有善于思考的特点,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人生难题。当然,一个人再懂得做人做事的技巧,如果不善于更新自己的思维,也不能把该做的事做好。

全球首富比尔·盖茨虽然很少再像从前没日没夜地编写软件了,但是,作为微软公司总裁,不论他有多忙,每周总会抽两天时间,到一个宁静的地方呆一呆。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只有先用好脑袋,然后才能用好手脚。

作任何事情,在行动前先进行周密的思考,再作行动,你的手脚才会落到实处。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及文艺批评家洛威尔曾经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爱因斯坦也非常重视独立思考,他说:“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的本领。”人们解决世上所有问题用的是人脑的思维本领,而不是照搬书本。一个人做事灵活与否,关键体现在这里,有的人看上去很精明,做事很有一套,其实在聪明的人眼中,那只能算小聪明。

作家福斯写过一段值得人们深思的话:“在不通路径的地方,是开拓者闪光的心灵,照亮了自己前进的道路。”在遇到麻烦的时候,不要一味埋怨生活对自己造成什么不便,而要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在阻碍自己的事物上加以改进,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成功契机。做任何事,都不要一股脑地往前冲,留点空间和时间休息,或停下脚步重新评估、审查,这样你才不会冲昏了头,让自己一不小心掉进失败的陷阱。

有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工厂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由于薪资优厚,工作环境也相当好,伐木工很珍惜,也决心要认真努力地工作。第一天,老板交给他一把锋利的斧头,划定一个伐木范围,让他去砍伐。非常努力的伐木工人,这天砍了18棵树,老板也相当满意,他对伐木工人说:“不错,一定要坚持下去!”

伐木工听见老板如此夸赞,非常开心,第二天他工作得更加卖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天他却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为了弥补昨天的缺额,更加努力砍伐,可是这天却只砍了10棵树。伐木工人感到非常惭愧,他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老板,真对不起,不知道为什么,我越是卖力工作,砍到的树却越少。”

老板温和地看着他,接着问:“你上一次是什么时候磨斧头的?”伐木工望着老板,诧异地回答说:“磨斧头?我每天都忙着砍树,根本没有时间磨斧头啊!”

有句古语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忙碌不是最好的工作方式,但却是掩饰一个人无能的最好伪装。聪明的人忙碌,是手脑并用的勤奋,而愚人的忙碌,却是手脚并用的莽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