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做事技巧
10748600000043

第43章 让思考助你成功

一个做人做事有“技巧”的人,要想做出一番大事,必须善于思考,多向自己提问!多问一次为什么,就会多一份把握。

一个人要成就大事,首先得先思考你的事业,思考你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只有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事业的开创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思考自己所做过的、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事情;不断地向自己提出问题,看一看哪些是需要弥补的不足之处,哪些是应该改正的错误之处,哪些是该向人请教的不明之处……惟有如此,才会前进、成功。

向你自己或别人提出迷惑不解的问题,可以使你获得丰厚的报酬。现在的社会里,也有这样的例子。

自古盖房子出售,都是先盖好房,再出售,对此,霍英东反复问自己:“先出售,后建筑”不行吗?

正是由于霍英东这一顿悟,使他摆脱了束缚,迈上了由一个平民变为亿万富豪的传奇般的创业之路。

霍英东是中国香港立信建筑置业公司的创办人。在香港居民的眼中,他是个“奇特的发迹者”。“白手起家,短期发迹”,“无端发达”、“轻而易举”、“一举成功”等等,这些议论将霍英东的发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霍英东的发迹真的神秘吗?不!他主要是运用了“先出售、后建筑”的高招。

霍英东还有另一个可贵的品质,那就是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来发展自己的事业。朝鲜停战以后,霍英东慧眼独具,他看出了香港人多地少的特点,认准了房地产业大有可为。于是毅然倾其多年的积蓄,投资到房地产市场。1954年,他着手成立了立信建筑置业公司。他每日忙于拆旧楼、建新楼,又买又卖,大展宏图。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从此翻开了人生崭新的、决定性的一页!

如果说霍英东早年经营航运业是他创业初期练兵的话,那么他超人的经营理念则在经营房地产业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在他以前的房地产业,都是先花一笔钱购地建房,建成一座楼宇后再逐层出售,或按房收租。而他则“变了个戏法”,即预先把将要建筑的楼宇分层出售,再用收上来的资金建筑楼宇,来了一个先售后建。这一先一后的颠倒,使他得以用少量资金办了大事情。

原来只能兴建一幢楼房的资金,他可以用来建筑几幢新楼,甚至更多;同时,他又能有较雄厚的资金购置好地皮,采购先进的建筑机械,从而提高建房质量和速度,降低建造成本,更具竞争力的是他的楼宇位置比同行的更优越而价格却比同行的更低廉。而且,有时他还采用分期付款的预售方式,使人人都能买得起。霍英东的戏法真是高招,他开创了大楼预售的先河。

为了推广先出售后建筑的“戏法”,霍英东率先采用了小册子及广告等形式广为宣传。他说:“我们开展各种宣传,以便更多的有余钱的人来买。譬如来港定居或投资的华侨、侨眷、劳累了半生略有积蓄的职员、赌博暴发户、做其他小生意胀满荷包的商贩,都可以来投资房产。谁不想自己有房住?只有众多的人关心它、了解它、参与它,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霍英东的广告效果颇为不错。立信建筑置业公司在短短的几年里所营建、出售的高楼大厦就布满了香港、九龙地区,打破了香港房地产买卖的纪录。这个既不是建筑工程师出身,又非房地产经营老手的”穷光蛋,却用不长的时间便成了赫赫有名的楼宇住宅建筑大王、资产逾亿万的大富豪。

现在,霍英东名下的公司有60余家,大部分都经营房地产生意,或与房地产关系密切。由他担任会长的香港地产建筑商会,经营着香港70%的建筑生意。

霍英东就是凭借不断地向自己提问,以致成就了成功创富的大业,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任何刚开始创业的人,在下决心创业之前,一定要对自己多发问,注意整理自己的思路。这可以让人有一次机会,来合理地整理自己的思绪,或回想自己为什么或怎样会有这种决定。这个过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却在处理难题的实际情况中往往会收到奇效。

一个很成功的推销员曾这样说:他的成功源于他颇为自豪的习惯,而他的习惯就是:勤于思考,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我甚至还想出一个秘诀来养成这个习惯。”他说,“去拜访顾客之前,我一定要先静下心,喝杯咖啡,擦擦皮鞋。这样一来,在我真正踏入顾客办公室之前,我有一个后思索的机会——如何表现自己。所得到的效果好极了!除了能从容地应付对方所提的问题外,还使我推销了很多的东西。”

所以说,无论所作决定重大与否,一定要在此之前给自己以思考的时间,多对自己发问。

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向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才能在将来的发展中减少问题,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