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10746200000051

第51章 待罪南荒

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并作为其骨干成员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柳宗元一生最为重大的政治行动,是他事业的辉煌顶点,而革新的失败,则又是他前半生的总结和命运的重大转折。

唐宪宗被大宦官俱文珍等扶植上台,对革新派的镇压毫不手软。永贞元年(805)八月四日顺宗禅位,五日即改元永贞,而六日即将王伾贬为开州(今四川省开县)司马(不久病死),将王叔文贬为渔州(今重庆市)司马(元和七年被赐死)。九日,李纯即位于宣政殿,标志着革新派的彻底失败。九月十三日,多位革新派人士一起被贬为远州刺史:韩泰抚州(今江西省抚州市),韩晔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县),柳宗元韶州(今湖南省邵阳市),刘禹锡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十一月十四日,朝议又认为对革新派的处罚太轻,于是在他们赴贬所途中,又加贬为远州司马。柳宗元得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韩泰得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刘禹锡得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当时贬为州司马的共八人,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八司马事件”。

柳宗元初贬韶州,还只算是被贬出朝。韶州虽是偏远的下州,但州刺史仍是正四品下的地方大员,表面看比他原来的六品上的礼部员外郎还提升了,当然,实际上已是很重的处罚。按当时规矩,被贬者应“闻诏即行”。柳宗元只好带着年近七旬的老母卢氏“累郡印而南适”。同行的还有他的舅表弟卢遵和堂弟柳宗直。他们一行还未渡过长江,又接到朝廷加贬永州的诏命,这无疑是对他更为沉重的打击。初冬时节,一家人渡洞庭,溯湘江,白天寒风呼啸,傍晚阴雨绵绵,柳宗元感慨无限地写下了《惩咎赋》,对自己无罪遭谴表示愤懑和抗议。溯湘江上行不远,便到了汨罗江口,柳宗元在此驻舟凭吊屈原,写下了辞情并茂的《吊屈原文》,名为悼屈原,实则为自悼。

这一年的年末,历尽艰难的柳宗元到达永州。唐代的永州相当荒僻,下辖不过三个县,并且由于赋敛苛繁,民不聊生,州民大量逃亡,这里更成为名副其实的远离中原腹地的“南荒”。

柳宗元被贬永州的职务全称是“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永州是中州,司马为正六品上,但司马本身照例只是个闲职,多由“内外文武官左转右迁者递居之”。而“员外置”即是正式编制之外安置,“同正员”即是在待遇方面同于正员。因而,柳宗元这个永州司马,既无公务可办,亦无官舍可居,只好临时寄居于潇水东岸古老的龙兴寺里。他在永州的政治处境,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俟罪非真吏”(《陪韦使君祈雨口号》),即是说,名为官吏,实则囚徒。

参加永贞革新的结果,是带给了他十年待罪南荒的贬谪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