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10746200000048

第48章 未曾上任的蓝田尉

贞元十二年(796),柳宗元被吏部任用为秘书省校书郎,其职责是管理、校正国家所收藏的典籍,是个从九品的小官。贞元十四年,柳宗元考中博学鸿词科,被调任为集贤殿书院正字,仍为从九品,职责也与校书郎差不多。柳宗元在校书郎和集贤殿书院正字的位置上呆了四五年,虽然官位不高,但却有机会博览群书,广泛接触了许多京官朝臣,了解官场情况。还有一点对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他踏上了仕途捷径的第一个台阶。按照当时士子叙官的习惯,多是由进士出身,授校书郎或集贤殿书院正字,然后再出任京畿县的令或尉,再回到朝廷的台、省任郎官,这是一条快捷的升官路线图,柳宗元已踏上了这条快车道。

柳宗元在集贤殿书院正字任上三年期满之后,于贞元十七年(801)调补为京兆府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县尉,级别是正九品下,较前升了“半级”,但更重要的是这一任命是他仕途的必由之路,因为没有县、府任职的经历,是不能做朝廷的近侍官的,所以应看做是他仕途发达的又一步。蓝田是京畿县,县尉的职务是捕贼缉盗,伺察奸非。这样,柳宗元就由文吏变成了武官。不过,柳宗元只不过是空有了这个官衔,实际上他并未到蓝田去上任,去干分内应干的实际工作,而是继续留在了京城。为什么呢?

蓝田距长安约八十里路,属京兆府管辖,而当时的京兆尹是韦夏卿。这位顶头上司看重了柳宗元的文才,就用其所长,将其留在京兆府处理文书事务。柳宗元没有到基层去“锻炼”,仍处身于京城官僚的生活圈子里,这对他的社会活动和思想发展来说,又是十分有益的,因为这段生活使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腐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切身的感受。他后来在《与杨晦之第二书》中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及为蓝田尉,留府庭,旦暮走谒于大官堂下,与卒伍无别。居曹则俗吏满前,更说买卖,商算赢缩。又二年为此,度不能去,益学《老子》,和其光,同其尘,虽自以为得,然已得号为‘轻薄人’矣。”他当时地位同于“卒伍”,周围是自私而无能的“俗吏”。他亲眼看到的是官府的不作为,而大官们却热衷于放高利贷,出租公廨田以谋私利。这样污浊的官场使他难以忍受,但他又不得不在一定限度内“和其光,同其尘”,以求随俗。即便如此,他仍不免被人攻击污蔑。

环境的颓败沉闷,官况的无聊,使他厌恶,让他产生许多思想矛盾,但这个职位也给了他深刻认识和了解官场的机会,也使他逐渐交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而这一时期,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年轻有为的柳宗元,在京城社会上已经博得了相当的名声。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形容他“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想其声望和风采,俨然是一位“超取显美”的新进朝官。

两年之后,柳宗元结束了“基层”的挂职“锻炼”,于贞元九年(803)闰十月,正式入朝为监察御史里行。监察御史是御史台的属官,“里行”是见习之意,其品阶为从八品。这个品阶不算高,但对柳宗元来说,算是又升了“半级”,而更为重要的是御史责任重大,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供奉官”。这次晋升,是柳宗元仕途上成功的又一步,他也即将进入一生政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