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提问的艺术
10738700000043

第43章 设计模式四——层递式提问

所谓的层递式提问法,就是“层递”修辞法在提问艺术中的应用,具体是指对有一定深度或者难度的问题,可以采用分层次由浅入深地进行提问的一种教学方式。

这种层递式提问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知识的纵深方向发展,并且通过一环紧扣一环,一层递进一层的提问,层层剖析,循序推进地解决难度很大、很深的问题。

层递式提问法,也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结构上的整体把握程度,它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全局意识,前后的问题要有坡度,彼此相互关联,在逻辑上又层次分明。同时,这些问题又必须紧扣教学精髓,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问题的相关内容。所以,老师在设计层递式问题时,一定要力求科学、合理。

实施层递式提问的具体方法

像层递式提问这样一种把学生一步一步地从模糊概念引向清晰的提问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教学方法。相信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一定会改变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模式,也必然会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教学因提问而精彩。那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层递式提问的方法在什么时间提出较为合适呢?

导入新课时,层层深入提出问题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采用层递式的提问,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引入一个新奇的学习氛围中。在提问引入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及知识,就很容易激发出学生潜藏的学习热情。

深入理解时,进行层层递进式提问

对于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层递式提问法,进行层层递进式提问。比如讲到《藤野先生》这一课文时,在谈到藤野先生的品质特点时,许多同学都能从具体事件中自己进行概括总结,但是对于该课文的选材特点,学生们却难以提出独到的见解。

在了解到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后,老师就问学生们:“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一定在作者身上发生了好多事,但是他为什么偏偏就选择了课文中讲的那四件事呢?”

学生想了想后,回答说:“因为这些事都很典型,有代表性。”老师又问:“这些事情的典型性体现在哪里呢?”这样,先经过学生自己的一番深入思考,又在老师的引导点拔下,学生便对怎样选材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里,这位老师的提问,就注意到了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层递式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和方向,诱发了他们对问题探索的欲望,最终帮助他们完成了答案,获得了知识的真谛。

归纳总结时,采用层递式问题帮助理解

有的问题在归纳总结时难以顺理成章地总结出来,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层递式提问法将问题解决。总之,对于那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或者较深的问题,为了便于学生学习、理解、记忆和掌握,教师可以先把这些复杂问题合情合理地进行分解,有意识地降低其问题难度,提出一些较为容易回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然后再通过一层一层地递进、深入,从而达到解决那个棘手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