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提问的艺术
10738700000044

第44章 设计模式五——主动提问

课堂教学应是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和自主学习的过程,是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师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学生单纯地视为被提问的对象;而要把学生看作是这一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精心设问,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学生能够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他们对自己不能掌握的知识经过努力,才能获得一定的收益。问题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和指引。教师应多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适时营造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景。

课堂教学一定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提问活动中来,因而,教师的提问就要注意操作细节,通过正确的操作,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过:“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当今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长学生的提问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着力创设一种引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境。比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事先预习课文,课堂上让有疑问的学生提问,而其他同学则可以解答,意见不统一的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讨论,这样课堂气氛会空前浓厚,学生就会在“提问—解答—辩论—得出正确结果”的过程中,体验到一个探索者的成就感。

当今教学活动注重教法改革,大力倡导启发式、研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这些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首要前提。鼓励学生自己去揭示题意、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归纳学法、评价效果是当今教学的主旋律;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辩论、敢于纠正别人的错误,发现别人未发现的问题,这是当今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学目标不应该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有问题,而是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问题”的好学生。

教学过程不是静态的表象,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教师要注意提问形式的灵活多变,并将学生提问的细节引入课堂。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并由学生自己来解决。这样,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疑问,可以让人们获得正确的认识。人们在怀疑中发现真理,在怀疑中发展真理、创造新观念和新体系。学生是否能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活动,也是衡量课堂教学优化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础。可见提出质疑对学生自身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语文课堂上的质疑问题,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无可比拟的影响。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拓展他们的思维,在给他们灌注生命的活力的同时,也要增强他们内在的探究力,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了质疑问题的提出,才有探索的过程,探索是创新的手段,创新是教育要求的最高目标。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和富有创新意识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每解决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教师应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善于质疑的勇气,教师要给予肯定,这种精神品质是弥足珍贵的。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质疑的空间与机会,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勇气和毅力。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做好引导工作外,就是当学生的思维偏离轨道时,要果断地将学生思维引入到正题,做到收与放、问与答、个体与全体等几方面因素,相互协调并有的放矢,又不浪费时间、更不会偏离主题,做到活而不乱,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教师,理应培养学生有所思,有所疑,且敢于发问的精神,同时避免对质疑问题的目的、意义、操作方法和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偏差,真正培养学生高质量的质疑水平和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