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提问的艺术
10738700000035

第35章 课堂提问要灵活评判

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主要是在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教师处理学生回答的技巧将直接影响提问的质量与数量。面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我们教师要做发现“千里马”的“伯乐”,不要做“故步自封”“井底观天”的青蛙。

学生作答难免有对有错,有时答案还出乎教师意料之外。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灵活评判,不要以自己设定的答案作为唯一标准的答案,更不要对有异议的学生或一时不能作出评判的答问避而不理。

教师应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及时给予评价。对于创造性的答案,教师应马上予以赞美;对于正确的回答,尤其是那些有进步的学生,应予以表扬,对于胆小怕羞的学生,应予以鼓励;对于一时答不上来的学生给予希望,希望下次能回答好,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对本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所以,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提问、不断鼓励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学好知识。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即使学生回答的不正确,也要肯定其答问的勇气、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精神。特别是中下等学生,在问题回答中只要有合理成分都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应允许学生有多种答案,并鼓励学生采用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其实问题的本身和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评价作为教学的手段之一,是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的,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评判和概括、总结的能力。如果教师的评价方法不当,就会对学生心理产生阴影,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整天不思上进,甚至荒废了学业的不良后果。这里,我们仅就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作为教学活动主体者的这两方面,谈谈课堂评价方式及其作用。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课堂答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举足轻重。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将来有可能会成为一名作家,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将来有可能去做一名律师,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则或许将来选择科研工作,所以,教师们对学生的评价如何将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整个人生。在教师现行的评价方式中,激励性评价方式已被愈来愈多的教育者所采用,它包括语言激励(口语及书面语)、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激励等。而只有将评价方式运用得恰当,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灵活运用多种课堂评价方式,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通过教师的评价之后,不仅能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还能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评判能力和激发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