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提问的艺术
10738700000023

第23章 课堂提问要讲究时机

课堂提问一定要讲究时机,时机把握的好,就会很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提问要讲究一定的时机,正确运用提问时机显得十分必要。

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课堂提问的形式与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提问细节则往往被教师忽视。而名师在讲授新知识前的提问设计,都有一定的教学目的。比如,名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对提问的系统设计,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在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启发式提问,目的也是引导学生的积极思考、抓住知识的重点;对于课堂小结时的提问,主要目的也是指导学生系统地、有层次地梳理学过的知识;在课堂结束前的检查式提问,目的是了解和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补漏。因此,名师提问的时机多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材料引入,对知识信息的相对集中,对学生巩固强化所学知识的环节中,名师都掌握了恰当的提问时机。有时,提问也可以在学生稍有疲倦,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时进行。教师选择好时机之后,可根据情况设定不同程度,或难或易,或诙谐或凝重的问题。

看准时机主要是指把握好“等待时间”。“等待时间”是指提出问题到回答这个问题之间的时间段,或回答完毕与下一次讲话之间过渡的时间,是一个安静思考的时间段。实践表明,若“等待时间”过短,教师就可以提问其他同学或再提另外一个问题,学生作答后教师可立即给予肯定或及时纠正学生的回答。久而久之,有些没有机会回答问题的学生,就会失去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影响他们思维的进一步拓展。如果教师将“等待时间”延长,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问题并积极主动提问。这对上好每一堂课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所以,根据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提问时机。因为,及时的提问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上课开始时的提问可以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上课过程中的提问可以起到疏通和理顺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思维方向,打开学生思维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时地提出适当的问题,可以有效地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课尾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和麻痹心理。这种把一些抽象的问题放在课堂中或现实生活中来解决的话,就会使问题变得既容易又简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传授新知识前切入提问,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

一般情况下,新知识总是从旧知识中引申发展而来的。为了讲授新的知识,就要切入新话题,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因为我们所讲授的知识都很有系统性,每一章节都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与新旧知识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内在联系。因此,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首先应该将与本课有关的旧知识,让学生进行回忆复习,从中找出与新知识相关的问题知识点,把学生引进旧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实现知识的真正迁移。这样,便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了很好的铺垫。

对学习新知识时的提问,要抓住知识的重点

教师只有针对每堂课的重点与难点,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突破,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知识的关键处,教师要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惑,突破知识难点。学生通过反复不断地从具体事物到抽象理论,又从抽象理论到具体事物的轮回式提问的过程,牢牢地掌握了新的知识点。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的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

对强化新知识时提问,要抓住知识的疑难点

在强化新知识的记忆,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教师应抓住这一可利用的时机,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由疑惑不解到积极思考,最后豁然开朗。对思考性问题,必须由远而近、由浅入深地提出,将问题的矛盾摆出来,不但能使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思维训练时的提问,要抓住知识的联想点

联想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教师的引导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抓住问题的实质,用问题的“面”去带知识的“点”,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以期达到学习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的思维时,要求学生联想已学过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问题,定向质疑,然后让学生将有关的知识加以比较、归纳,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让学生从个别中概括出实质,又从一般性推导出事物的特殊性,使他们找到知识的关联点,最后形成概念。通过联想、比较、归纳,使学生不但很好地掌握知识,而且思维也得到锻炼。

因此,提问时机的把握也是提问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问题教学潜力无穷,可以探讨发展的地方很多,诸如,提问中教师的仪态、举止及诚恳的态度、发人深思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节奏,都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探讨的问题。对于不同程度的难易问题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关于这一点,也绝不是一篇文章就可以概括得了的。然而,只要教师紧扣教材主题,突出重点,把握好提问的最佳时机,精心设计提问,就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目的,而且,在有限的时间里也能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